红楼从落第秀才到盖世人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5章 七成与三成

阳春三月。

今年的三月格外热闹,以前稀稀疏疏的安息县城,逐渐多了一些生气。

就连街道上不曾见到的孩童,也开始无忧无虑的在街道上奔跑。

来往的行人,行色匆匆,脸上洋溢着笑容。

纵然他们此刻仍旧是面黄肌瘦,但眼神里面却肉眼可见的多了些许光亮。

那是希望的曙光,日子似乎真的有了盼头。

见着贾芸今日起床来,丫鬟晴雯连忙端来热水伺候着他洗脸,连山略一迟疑,说着:“老爷,我们什么时候回京城去?”

这也就是晴雯,性格勇敢,并不怯懦,若是换做别个丫鬟来,只怕也不敢当面提出这样的想法来。

离开京城数月,晴雯似乎渐渐厌倦了这个地方,睡觉的时候,梦中总是忍不住回想起来自己当初在荣国府生活的快乐时光。

至少,荣国府内的生活不差,比她们现在的生活可要好太多了。

由奢入俭难。

之前的好日子,而今却是换成了穷日子,总是不习惯的。

晴雯的话语立刻引来了袭人的皱眉,看一眼:“晴雯,你可莫要在这里胡闹,咱们家老爷乃是朝廷命官,一县的县令,怎能想走就走,想来就来,总要挑选好个时候的。”

袭人可不管晴雯心里面会不会觉得心里别扭。

她是不会惯着晴雯的。

与晴雯比起来,袭人更象一个懂事儿的贴心姑娘,只要日子过得下去,总能够顺从。

不过,贾芸也笑道:“若是得空,我们就回京城去。”

暂时他还没有将安息县城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是剿匪还是经济都在稳步推进,而这往往是最需要时间的。

治国管理非是儿戏,更不可能急于求成。

哪怕是身怀天命也需要稳扎稳打,步步前行,切忌好高骛远。

见到贾芸点头,晴雯则是努了努嘴巴,别过脸去。

若是平时,怕会耍小脾气了。

要是换做贾宝玉之流,只怕不会如此纵容与宽容这晴雯。

毕竟,晴雯只是一个丫鬟,也仅仅只是一个丫鬟。

古代的丫鬟,卖身契一签,就身不由己,宛如奴仆。

既是奴仆,何谈尊严与体面?

“今日你们自己早些休息,我今夜不回来睡觉。”贾芸笑着接过话茬。

下一刻,他将自己的铠甲与兵器给取了出来,穿戴整齐,打算今日发兵剿匪。

数月沉淀,内政已经初见成效,是时候出兵剿匪了。

不过,在这剿匪之前,他还打算聚集一群人,一群安息县城内居住的地方豪绅。

不多时,贾芸来到了安息县城内他所开设的春香楼内,望着聚集在这楼中的地方豪绅,衣着体面的有钱人,却是不由得笑了笑:“诸位能来捧我的场子,当真是贾某的荣幸。”

旁边的众人因见贾芸过来,又瞧贾芸身披明亮铠甲,腰间佩刀,就知道此人不简单,不是一个好招惹的主儿。

最近这些日子,他们也多有从府城打探关于贾芸的消息,知这贾芸乃是荣国府出身,老祖宗当年就是靠着从龙之功,以及在战场上面上阵杀敌获得战功,这才得以人前显贵,飞黄腾达。

而今再瞧贾芸,竟心觉得此人有几分当年荣国公的气派。

“了不得!后生可畏啊!”

“这就是咱们安息县的县令?看来是个狠角色,不可招惹。”

见贾芸出场,众人纷纷前去欢迎,各个笑脸相迎,奉承的话语络绎不绝,似乎是要将贾芸给吹捧到天上去。

贾芸也不扭捏,被众人一阵彩虹屁吹捧着心情更好,来到了前方的主位后,方一揖手:“诸位豪绅,今日我邀请诸位过来是为了剿匪的事情。”

“嘶!”众人闻言顿时麻了,感受了下这句话的份量:“剿匪?的确是紧要的事情。不知道贾大人想我们出多少银子剿匪?”

至于剿匪不剿匪的,还不是贾芸说了算?

他们也知道这是县令大人在巧立名目的敛财,却也无奈何,只是心中琢磨着如何少出一些银子,尽可能的俭省一些。

哪怕是真的要他们出钱,也不能够出多了,免得血亏。

一时间,城中的富户们都看向坐在主位上面的那几家人。

这几家人都是老油条,主要是三家,王家,李家,陈家。

他们都是祖祖辈辈在此处经营方略,可以说是真正的地头蛇,百年家族。

他们对于贾芸剿匪不剿匪的,还真不怎么关心。

这官府衙门年年剿匪,年年都要他们出银子,至于这笔钱究竟有没有用到剿匪的事情上,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他们心里面清楚,要是真的能够剿匪成功,这安息县城也不至于出现现在这般混乱的局面。

在沉思片刻后,彼此对视一眼,此刻王家的家主王学则是站起身来,拱手作揖,行礼道:“贾大人,我们王家愿意出一千两银子剿匪。”

话语落地,顿时引起众人哗然:“大气,不愧是王家,出手当真是豪气啊!”

一千两银子,起了一个高调,也成功带动了整个酒楼内的气氛。

不少人都是表面恭维,实则在心头嘀咕:“这王家莫不是疯了不成?竟然打算出一千两银子剿匪!还是说,他们在私底下与县令大人商议了三七分成?”

贾芸自然不可能得到七成,七成是人家的,而剩下来的三成才是自己的。

可这些人不会清楚,这次贾芸全都要,三成?狗都不要。

他一手军权,一手县令的官爵,谁人敢放肆?

权威。

他就是权威。

权势。

他就是权势。

在这个封建社会当中,抄家的知府,灭门的县令。

别看贾芸的官职不高,放在京城不算什么,但落到这里每一个人的头顶上去,那都是一座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山。

众人这样想着,嘴上却是没有多少迟疑,连忙喊价。

“我们李家也愿意出一千两银子。”

“王家,一千两。”

“明家,三百两。”

“.......”

有人带头,众人立刻就热情高涨起来,一个个纷纷慷慨解囊。

甭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贾芸坐在上方,指了指旁边的文书,吩咐道:“都给我记上,等来日我们好去他们家里面收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