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内建筑业转型升级生产率测算的相关研究
虽然我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通过分析目前已有的研究,有利于了解我国建筑业生产率的现状,掌握测算生产率的相关方法,发现影响建筑业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更好地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李小冬(2000)测算了我国1990—1998年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相关曲线的绘制,发现除某几个年份生产率上升外,其余年份的生产率呈下降趋势。由此得出建筑业的粗放型发展不利于建筑业整体效益水平提升的结论。[83]
高金窑(2003)在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调研并对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之后,发现我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总体上缓慢下降,建筑业由于正处于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阶段,其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显著。[84]
史修松等(2006)对我国1993—2003年的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分析,发现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建筑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为正增长,但是各个地区之间的生产率增长的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的生产率增长幅度明显小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增长幅度。因此,他指出不同区域建筑业都应利用自己的优势,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发展方式,借鉴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采用发展较好地区的先进技术。[85]
曲建君(2007)将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方法分为增长核算法、指数法和生产前沿面法三类,为更加准确地测算建筑业生产率提供了方法支撑。[86]李忠富等(2008)采用了DEA方法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大型的建筑承包商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根据测算数据,在分析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情况后,总结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原因。[87]
崔秀敏(2013)对我国建筑业的技术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测算结果,明确指出了我国建筑业的水平、动力装备的配置情况与建筑业的技术效率呈正相关关系。[88]凌郁等(2014)分别测算我国各种经济类型建筑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将测算数据制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私营经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于总体水平,提出了需要激励私营经济企业的发展以提高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89]
谭丹等(2015)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与收敛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1993—2003年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从变化特征上,总结了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从影响因素上,概括出经济环境、科技投入情况、市场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产生影响。[90]
徐美玲(2016)认为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完善的法律法规、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导致行业中存在着竞争力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并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在2004—2014年的数据进行效率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建筑业发展潜力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多是因为对建筑业科技的投入资源缺乏,建筑业科技的更新速度过慢,建筑业科技驱动力不足。[91]
田友春等(2017)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以及数据选择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方法以及选取不同的数据指标对2004—2012年我国不同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测算。将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不同的测算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数据特征进行选择。此研究不仅思考了方法的合理性,而且分析了数据使用的特征,推动了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各行业的生产率测算方法与数据使用的完善。[92]
向鹏成等(2019)从低碳的视角出发,选择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在对2008—2017年建筑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后,从建筑业内外部对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指出在建筑业内部,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建筑业资本化水平等因素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而经济水平、劳动力素质、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外部因素。另外,从能源、人力资源、建筑业市场等方面探索了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改进路径。[93]
叶贵等(2019)认为提高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多方面创新的关键,建筑业要发展必须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研究从指标选择、研究方法角度系统评述了目前关于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相关文献,指出了现有研究中以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等应用为多,并且在之后的研究中应对生产率指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加大对劳动力、机械租赁等变量的思考,使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更贴合实际发生的情况。[94]
张静晓等(2020)通过对已有的生产率指数的研究改进,构建了一种新的生产率指数(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并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对2011—2017年我国建筑业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