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领导特质理论
2.2.1 领导特质理论的历史回顾
特质是“相对稳定而且连贯的个体特征综合体,反映出一定范围的稳定的个体差异”(Antonakis et al.,2004:104)。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西方学者关于领导者特质的研究进行回顾,我们可发现其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特质:领导者人格、领导者动机、领导者能力、领导者价值观和职业兴趣等特质。具体描述如下。
首先,人格特质是个体先天拥有的,产生人类的典型行为,也就是最自然的行为。在西方学者近20多年来的领导特质研究中,有关领导者人格(Personality)的研究在整个研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Zaccaro et al.,2004;Tuncdogan et al.,2017)。其次,动机也是较为稳定的特质之一,是能够引起、维持和指引人们从事相关活动的内在动力,这部分研究在传统范式基础上又有了崭新突破(Johnson et al.,2015;Kark and Dijk,2007)。再次,作为一种技能,能力特质能产生人类最高行为。在过去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领导者能力主要包括三大类: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ies)、社交能力(Social Abilities)及心理能力(Psychological Abilities),这些能力源于对领导者的角色要求(Mumford and Connelly,1991;Krishnan,2001)。对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要求是从大量信息中区别出重要部分,并记住最重要部分,这就对领导者的认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即领导者在知识收集时要具备较高的智力水平和才能。同时,领导者的角色也需要其拥有较高的社交能力,能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并很好地激励下属,还需要积极的心理能力去面对问题,特别是不确定情境下的突发问题。最后,价值观、职业兴趣等领导特质体现了领导者希望从事某种行为的意愿,是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关键特质因素(Fu et al.,2010;Guzman and Fu,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