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理论基础
2.1.1 企业创新理论
“创新”这一概念始于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早期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新知识和发明通常被当作理论分析框架中的外生变量(Freeman and Soete,1997),创新的作用一度被忽视。1912年,熊彼特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对创新的内涵及表现形式进行了阐述,并强调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自此以后,创新理论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创新及其产生的经济效应成为经济管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经久不衰。根据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通过在现有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生产要素,或者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获取更多的利润和潜在收益。具体而言,创新可表现为五种形式:推出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工艺、采用新的原料、开拓新的市场、调整和变革组织形式(Schumpeter,1942)。在早期创新理论之后,熊彼特分别于1939年和1942年对创新理论进行了拓展和补充,将创新与发明创造的概念区别开来。他提出,发明创造是指新的概念和试验产品的产生;而创新是指将新技术和发明引入生产体系生产出商品,并进一步将商品推向市场,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此外,他还提出,由于创新活动往往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伴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大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强调了创新对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理论。
对创新概念的界定是创新理论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熊彼特之后,众多学者基于不同视角阐述了创新的内涵。Flexner和Pfeffer(1957)提出,创新是发明创造、资本获取、厂房建造、劳动力雇佣等企业生产过程的组合。Mansfield(1968)将创新定义为企业从新构思开始,直到完成新产品交货和销售为止的整个探索活动。Freeman(1995)延续了这一观点,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发现新机会,并经过开发、生产、营销等环节实现将发明创造成功商业化的反复过程。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科技发展概要》中对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技术创新是“发明首次被应用于商业”,应该同时包括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实现商业化的过程,并强调要重视新技术和发明创造的成果转化与推广。此外,国外学者Christensen(1997)基于资源改造的视角,认为创新是企业组织改变现有资源产出、实现财富创造和价值增值的过程。Christensen(1997)指出,创新体现为企业将资金、劳动力、原材料和信息等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产品的科技活动中的变革,涵盖了企业日常经营的诸多环节。国内学者许庆瑞(2002)最早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研究,认为技术创新是指对现有知识进行新综合,或者将新技术首次推广应用进而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可见,他延续了创新过程的视角,认为技术创新不仅指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采用、生产工艺的改进等,还包含将这些成果进行市场推广和实现商业价值的过程。
依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分类标准,可将创新分为不同的类型。Myers和Marquis(1969)按照程度不同,将创新划分为渐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和系统式创新。对现有产品、服务和生产体系的改良,以及技术的变革提升为渐进式创新;对现有产品、服务、生产和销售体系的全新突破与更替为突破式创新;现有生产体系中各要素的重新组合和新功能的实现为系统式创新。根据技术来源不同,又可将创新分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是指通过引进、购买等方式获得核心技术和方法,进而进行改进和研发,形成自身特定的创新成果;合作创新主要是指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业进行分工合作和开展研发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以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自主创新又称“内源创新”,主要是指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并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由于创新往往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同时又存在风险性和时间周期的不确定性,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是现实经济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创新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同创新能力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创新存在不确定性和失败的概率,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是企业创新的典型特征,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将随着创新程度的提高而加大(Carl,1999)。国内外不少学者研究了企业创新的风险。一般而言,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不仅包括政策法规、市场发展趋势等外部因素,还包括企业资金渠道、发展战略、研发团队等内部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动和不确定性均可能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失败。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以及生产的不确定性形成了创新中的技术风险;市场需求、市场竞争趋势、市场进入时机的捕捉和把握构成了创新中的市场风险;企业决策失误、高管与核心人才的激励、财务和信息系统的管理构成了创新过程中的组织管理风险;政治法律、技术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因素等企业运营环境的变化均可能引致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风险。以上诸多因素都会对创新的成败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王立新 等,2006)。吴涛(2004)认为,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局限性都可能导致创新活动的失败,从而使企业无法实现目标;企业员工或者管理层对变革的抵制(Galia and Legros,2004;Hewitt-Dundas,2006)、高层管理人员对创新的支持程度也会影响企业创新的成败。相比企业创新本身,创新能力是企业在日常运营和创新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核心能力,体现为企业成功采纳新思想和工艺形成新市场化产品的能力,是技术研发能力、战略管理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市场洞察能力等的系统整合(Barton,1992;Burgelman,l998),是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效率、未来增长潜力和内在价值的综合指标。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创新逐渐被纳入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研究范畴,学者对创新领域的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创新产生的经济效应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创新对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的积极影响已在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中被证实(Lanjouw and Schankerman,2004;Mosnier and Gayet,2004;徐欣、唐清泉,2010;周煊 等,2012)。Chan等(2001)从研发投入的角度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发现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研发投入越高的企业,股票超额收益越高。创新能力与企业出口增长呈正相关关系,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力(Guan and Ma,2003)。创新能力能显著促进新兴国家中小企业出口绩效的提升,有助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Oura et al.,2016)。从长期来看,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对企业的成长能力和营利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Cho and Pucik,2005;Prajogo,2006)。考虑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时滞后,研发投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将产生促进作用(梁莱歆、张焕凤,2005)。Cainelli等(2006)的研究证实了创新对企业生产率和增长率的正向推动作用。以技术知识存量衡量的创新能力能为企业创造未来市场价值(任海云、师萍,2009;罗婷 等,2009),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王铁男、徐云咪,2012)。创新投入通过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效应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唐玮、崔也光,2017)。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围绕创新的概念和内涵、创新能力的度量、创新绩效、创新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诸多探讨,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已被普遍接受与广泛认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生产实践中,高创新能力的企业能通过引进或者自主研发的方式将新技术和新方法引入生产体系,改进现有的工艺和产品质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市场发展趋势迅速开发出新产品或新服务,在市场中获得垄断优势和定价权,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和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这为本书将系统风险冲击、企业创新能力和股票价格波动性纳入统一研究框架,考察企业创新能力对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