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安全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 不会这么巧就遭遇危险吧?

安全思维4:侥幸心理是打开危险之门的钥匙

交通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1万,其中,14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超过1.85万,位居世界第一。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儿童步行交通方式死亡人数较多,儿童步行时横冲直撞行为较为突出。发生事故后,很多家长和受伤的儿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遵守交通规则,不心存侥幸该多好啊”。

每个人都会有侥幸心理,比如,当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都希望会发生奇迹,能够化险为夷;当考试的时候,我们总希望试卷上有很多的题目自己曾经反复练习过;当我们在足球场上激烈拼抢时,总希望足球砸到我们的头上然后改变了方向,径直飞入了球门……每当人们遇到压力事件、危机事件、两难事件、小概率事件等,心中充满焦虑、不安、渴求、希冀时,都会希望奇迹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按我们的意愿发生,期望收获大于付出,这就是侥幸心理。

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会经常发生,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不劳而获是行不通的,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成果、成功,就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机会只留给那些平时默默付出的人,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侥幸心理、小概率事件,结果往往是一次次的失望、失败。

对于我们的安全来说,侥幸心理是通往危险之门的钥匙。这把钥匙造型优美、色彩炫酷、充满诱惑,让我们把它插入那扇未知的门来看看结果吧。

过马路时,我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这个交通规则,但是可能会认为车离我们距离尚远,我们可以在车到达前顺利通过马路。但司机并没有发现我们,也没有减速,结果我们没有侥幸超过车速,车祸发生了……

夏天到了,小区边的小河中经常有人游泳,微风一吹,凉爽极了,但河边立着的牌子上写着“禁止游野泳”。这时候,我们会想,这条河一点也不深,这么多人游泳从来没出过事,我们去游泳应该也不会有问题,于是,我们也成了其中一员。没想到,由于夏季连续降雨,河水的水位升高,原来脚能碰到河底,现在一下水,整个人居然失去了重心,慌乱之下,很可能连灌几口河水,如果没有人施以援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同学聚会的时候,如果有人掏出了香烟请大家品尝,这时候我们会怎么做呢?一开始我们可能会犹豫,但是如果对方说“没关系,反正老师和家长都不知道,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分享,吸一根也不会上瘾”。这时候,我们也会觉得既然老师和家长都不知道,尝试一下也没关系。只要一条规则被打破,以后其他规则被打破就不那么难了。今天我们尝试了香烟,以后还有很多东西比香烟更具诱惑,是否也要尝试呢?

此类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博彩网站总告诉我们,动动手指就能挣到你一辈子花不完的钱;有人向我们推销一种“聪明药”,说吃完后学习成绩会迅速上升;平时撒个谎,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还能逃避家长的批评;考试的时候,偷瞄了一眼提前准备的小纸条,等分数出来后,发现成绩还不错,内心挺得意;放学回家的路一条是灯光明亮的大道,但是离家远,另一条是没有路灯的小路,但是离家近,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了小路;等等。侥幸心理具有足够强的诱惑力,会经常让我们头脑发热、失去理智,导致严重的后果。

如何抵抗侥幸心理的诱惑呢?首先,我们自身要强大起来,当我们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力和对事物强大的掌控力,就不会把希望寄托于侥幸事件上;其次,不要有贪图便宜、不劳而获的心理,要相信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超额回报在学生时代的学习和生活中并不多见;最后,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智库”。

从哲学的角度看,必然性中包含着偶然性,偶然性中也包含着必然性。如果我们对每件事都存在侥幸心理,期待有利于自己的偶然性事件的发生,终将竹篮打水、一事无成。因此,不要让侥幸心理成为自己心理上的“吗啡”。

装进锦囊的智慧

1.默默付出,不再心存侥幸。机会只留给那些平时默默付出的人,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侥幸心理、小概率事件,结果往往是一次次的失望、失败。

2.克服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通往危险之门的钥匙,要理性、客观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3.提高自己的掌控力。当我们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力和对事物强大的掌控力,就不会把希望寄托于侥幸事件上。

4.学会心理摆脱。虽然某次抱着侥幸心理获益了,但要知道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不要让侥幸心理成为自己心理上的“吗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