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那个纵横家唱主角的时代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本是实力最弱的,但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在军事上实施五等爵制,规定不论出身、阶级和阶层,只要立有军功,均可享受爵禄;将士斩杀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普通士兵只要带着敌军的人头回来,就直接发田发房发奴仆;而高阶将领立了军功,立刻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将士们太喜欢这种简单粗暴的奖励方式了,打起仗来全都不要命,秦国一跃成为“七雄”中的最强者。
秦国一直怀有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野心,实行变法后,具备了实现这种野心的实力。秦国强大了,相对而言六国就弱小了。有人可能会说,别的国家也推行变法啊,大家一起搞,看谁变得更厉害。
魏国的李悝(kuī)、楚国的吴起和韩国的申不害都推行过变法,用的都是法家的主张,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魏国和韩国的支持者魏文侯、韩昭侯的去世,魏国、韩国的变法戛然而止;至于楚国,由于贵族势力过于强大,变法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于是恼羞成怒,集体扑杀了吴起。
那么秦国的变法为什么最为彻底呢?这是因为秦国推行变法的力度和决心最大。秦孝公和商鞅虽然死了,变法并没有终止,变法的成果得以传承下来。
既然单打独斗会输给秦国,那可不可以六国联合起来“六打一”,一起把秦国消灭了?
这里涉及沟通手段的问题。如果是现代,这事好办,六国国君可以拉个微信群讨论怎么对付秦国,但战国时期连纸都没发明,写信还得用竹简,多写几个字驿使就扛不动了,这还怎么探讨抗秦大计?不如找个人穿梭于六国间负责传话和游说,人能承载和传递的信息肯定比一捆竹简多得多。于是一种新的职业“说客”应运而生。
一些读过书的平民想通过参与政治的方式来改变命运,可当时又没有考试,他们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跑,“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替一个国家的国君去劝说另一个国家的国君一起消灭秦国。这条路非常难走,“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频频发生。此外,那些最终见到国君的人也不见得从此平步青云,因为国君们信不信他那一套不好说,即使相信了,也可能会说:“我同意。不过魏国国君能同意吗?”说客又得跑一趟魏国去说服魏国国君。到了魏国,魏国国君可能说:“那不行,齐国欺负过我国,我才不要和齐国一起合作,除非齐国国君向我赔礼道歉。”说客只好再跑去齐国。齐国国君说:“凭什么要我道歉?”……
南北曰纵,东西为横。秦国地处西边,六国在崤山以东,呈南北方向分布,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
鉴于六国各有各的心思,非常不团结,成功的说客凤毛麟角,其中最有名的叫苏秦。他凭三寸不烂之舌劝得六国达成合纵联盟,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苏秦的成功太励志了!无数说客热泪盈眶,将他奉为榜样,一时间“说客”遍地开花,每个人都努力成为下一个苏秦!
苏秦并没有得意多久,昔日的同窗张仪曾被他怠慢,一直怀恨在心。你帮六国,我就去投靠秦国;你搞合纵,我就搞连横。世上有矛就有盾,不信胜不了你。
张仪为秦王游说各国,对合纵联盟实行各个击破,瓦解合纵联盟。六国没有扛住张仪持续不懈的挑拨离间。秦国最忌惮的楚国和齐国断交;魏国一会儿退出合纵,一会儿又加入合纵,因忠诚度太过可疑而渐渐失去了其他国家的信任;韩、赵、燕均同意和秦国建交。
六国服从秦国并跟随秦国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
六国合纵从公元前31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41年,而秦国的版图扩展到和齐国接壤。连横成功,合纵失败,这是因为六国各自打小算盘,只见小利而忘大义。第一次合纵时,齐、燕、楚不愿意出力:秦国打的是你们三晋(韩、赵、魏),我们操那么多心干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唇亡齿寒”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吗?最后一次合纵时,楚国觉得大家一起抗秦,凭什么让我打头阵?所以和秦军刚开打,楚军就败了。六国中最三心二意的就数齐国。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政策,攻打邻国,但和相距最远的齐国结为友邦。秦王骗齐王说,不仅永不灭齐,将来还赠送五百里地,让齐王安享人生。齐王可能以为秦王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朋友,就相信了这番鬼话。五国灭亡后,齐王要秦王兑现诺言,秦国上下都快笑死了。给地?凭什么给?最后齐王被活活饿死。
这些奔走于各国之间,专职搞合纵或连横的说客称为“纵横家”。纵横家堪称中国最早的“外交家”。
一些纵横家心怀天下,为了百姓的福祉而努力,但大多数纵横家只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有些纵横家贪图荣华富贵,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但一些著名纵横家的言论、谋略展示出极高的智商和情商,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博弈故事也精彩纷呈,《战国策》正是一本记载了纵横家们活动的书籍,其中“策”的意思是纵横家的言论、谋略、政治主张和外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