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人都有一个“肮脏”的小秘密
《透明人生》(Transparent)/2014年/美国/10集
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那位好脾气的神探马普尔小姐有一句名言,“乡村生活看似平静,实则充满罪恶”,意谓,你那些体面光鲜的邻居,紧闭的大门后说不定就藏着一具柜中骷髅,你摸不透人行道上看似平静的躯体下潜藏着怎样一个个肮脏的小秘密。《透明人生》中普弗曼一家人人都有小秘密:身为大学教授、知名学者的父亲莫特决定出柜,昭告天下——“我是一个女人的灵魂住在男人的躯壳里”,还把名字改成了“莫娜”;母亲(莫特的前妻)因为照顾患上阿兹海默症的现任丈夫已濒临崩溃,暗自希望他快点结束生命,好把自己解脱出来;大女儿莎拉生活优渥,家庭美满,却一心想和前女友鸳梦重温;儿子乔希是个性瘾患者,床伴能列出长长一个名单,事业和经济状况却一团糟;小女儿艾丽打小就是个慕男狂,已到而立之年还是个低配版的啃老族……
没错!就是这样骷髅满柜、各怀鬼胎的奇葩一家亲,每个人都像生了病的黄油在煎锅里滋滋作响,大量重口的床戏、露点以及惊人的话题尺度将观众挑衅得如坐针毡,27家美国权威媒体却清一色打出了零差评。亚马逊首次投拍网剧,欲从因《纸牌屋》而红透半边天的Netflix公司手里抢到一杯羹。当全世界都唯《纸牌屋》的大数据制作模式马首是瞻时,《透明人生》却反其道行之,回归到家庭的方寸之地,它没有触及任何尖锐的社会问题,节奏也控制在常态化的冲突频度上。导演除了参与制作过《六尺之下》,没什么耀眼的履历,演员更是摒弃了吸睛的帅哥美女。然而,只要你坚持过最初的30分钟,就会被它迷人的质地彻底俘获,世界上最惊心动魄的风景都来自人心,而人心是“算”不出来的。
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LGBT群体(L=女同性恋,G=男同性恋,B=双性恋,T=跨性别者)也获得了一些公开发声的机会,虽然他们对自己的性倾向抱持着健康自然的态度,却依然无法撼动异性恋主流价值观的排他性看法。近几年美剧表现LGBT群体的作品无论从篇幅还是尺度上都堪称锐意精进,一些上佳之作如《威尔与格雷》《橘子郡风云》《同志亦凡人》《拉字至上》等,在消除社会歧视上称得上居功至伟。
《透明人生》将各种毁三观的人设和LGBT元素集中到一个犹太家庭,调子漫不经心又举重若轻,在世俗而自然化的表达下写尽边缘人生的失意厚重,信手拈来的黑色幽默,自嘲却不刻薄,隐藏的欲望、在人前扮演的角色、内心的冲突和对抗,这些严肃的命题都被消解在令人会心一笑的细节中,故事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进行科普说教,也没有堕入哗众取宠的煽情,虽然讲的都是边缘人群,亦不从猎奇和揭秘的旁观者态度出发,而是带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自我审视感。片头颇具复古情调,音乐唯美忧伤,演员们强大的演技让你完全忘记这是表演,父亲的扮演者杰弗里·塔伯几乎已经提前锁定了明年的艾美奖座。镜头真实却不露骨地出没于成人世界晦暗沉郁的沼泽地,将愁与忧来回吞咽,从不爆发,一直酝酿。一部小制作的网剧,却拍出了独立电影的风骨。
本剧没有像其他影视作品那样将特殊群体与主流秩序的摩擦表现得惊心动魄,它的内核十分清晰:别人怎么看你无关紧要,自我定义才最重要。剧中所有的家庭成员都随心所欲地使用着自己的身体,仿佛身体是个篮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谁都可以拎走,然而,他们又从未滥用过身体,身体是他们用以自我探寻的密道,通往一个终极答案:我是谁?对68岁的父亲来说,婚姻与家庭是他迫于压力而与社会达成的一种和解,那个肮脏的小秘密,多年来一直被他封印在潘多拉之匣中,去日无多,现在他要将它放出来了。剧名“transparent”语含双关,既暗示父亲“transgender(跨性别者)”的身份,又含有“透明公开、光明正大”之义。父亲的出柜只不过是全剧的一个开场白,他在坦诚了一辈子的秘密之后,变成了一面镜子,每个人的秘密也随之变得透明,除了直面别无他法。
还在婚姻存续期间时,父亲就偷偷跑去参加变装癖者的聚会,但他发现自己并不属于这个群体,变装癖者只是纯粹迷恋女性服饰以求达到满足自身性幻想的目的,本质上还是男人,而自己却是因为心理性别和生殖性别不一致而喜欢变装。他要的更纯粹,为了获得大家的认同,他勇敢向儿女坦白,参加跨性别者分享会,浓妆艳抹地出现在各种正式场合,从最初的吞吐犹疑、矛盾纠葛,到后来的越来越决绝,整部剧里大概只有他活得越来越轻松。莎拉貌似是适应得最好的一个,率先改口把父亲叫“妈爸”,她以为自己找到了正确答案,火速抛弃掉丈夫和女友共筑爱巢,乔希在慌不择路间和几个女人上床,艾丽把所有的火撒到了父亲身上:我之所以一无是处,是因为13岁那年你取消了我的成人礼!
本剧在前半部就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上帝一手打造的秩序一一推翻,把所有的离经叛道变成了日常。美剧在极端题材的铺设上非常注重对日常逻辑的强调,以避免观众产生架空感,《黑道风云》里的黑帮老大,卸下八面威风同样避不开教育子女、婚姻瓶颈、家族矛盾等一大波中年危机的逼近,《绝命毒师》里的老白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嗜血判官》的男主则是个窝窝囊囊的小公务员……细节踩得实,观众也就顺理成章接受了异端人物的行为逻辑。而在这个强调自我身份认同的年代,渴望“活出真我”的柜中处境绝不仅仅为LGBT群体独有,因而引发了普遍的共鸣。
然而“真我”是否就该凌驾于个人所有的社会关系之上?“出柜”改变的,其实是周遭所有人的角色定位和生存经验,红尘万丈,你从来不是局外人,而是一个积极的同谋者,一起参与打造了一张社会关系的天罗地网,即使你的精神投射已经发生了改变和偏移,它仍然以特有的方式对你的认知和行为实施着监控,更遑论“真我”本身在实体性和稳定性上是如此可疑!
社会身份毕竟不是一只隔夜的餐盒那么容易扔掉,它已经成了我们的另一件衣服,庇护我们的灵魂免受赤裸之虞。所以当它回头来反噬那些践踏它的愚勇之辈时,可想而知有多么凶残。就像《故园风雨后》中,查尔斯重返庄园,原以为这座老宅已经是虚张声势、不堪一击,然而当他站在老宅中,他发现,任何铿锵的是与非都不得不在那混沌而强大的力量下妥协,坚定的也要变为犹疑,并容忍自己所相信的变得暧昧。《透明人生》在末尾处开始交待一家人的前尘往事,镜头平和淡漠地在当下和往事之间来回切换,时间的力量就这么沉甸甸地渗透了出来。最后两集,剧情发生逆转,随着过山车一样的快感逐渐降温,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不可收拾,新生活让莎拉陷入焦虑,更糟的是,她发现自己对丈夫还有感觉,乔希和保姆的私生子突然空降身边,父亲对艾丽凄厉地喊出:“如果不拿我的钱,你还会爱我吗?”
然而,原本疏远的家庭关系也在剧烈的摩擦中拉近了,三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子女开始从自己的行为解构、理解父亲的决定,探索着家庭的意义,并重新定义自己。
如果说生命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美长袍,普弗曼一家的这袭袍子就只剩下了虱子,可就是这么漏洞百出的一家人,最后终于坐在了一张餐桌前,手拉手进行祈祷,在人生的漫漫长夜中,他们仍然是担惊受怕、互相慰藉的一家人。这也是所有死局和困境得以和解的源泉——家庭的力量,它超越所有让人心脏悬停的欲望和情感,超越让人自我膨胀、令关系无法长久的离心力。即使世界变成了隔绝的孤岛,他们还有彼此可以触摸。他们的小秘密是那么“肮脏”,还有那么一些悲伤,但他们居然都没有被击垮!借用剧中犹太女拉比的一句祈祷词:“只有那些生来自由的人,出生在荒野的人,才能进入应许之地!”
(发表于《博客天下》2014年9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