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Web 3.0的3个特点
Web 3.0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目前众多行业在以太坊上产生的重大影响只是冰山一角,以太坊能够带来的商业创新浪潮远远超出我们想象。如果这些商业创新项目成功开发,将为保护用户隐私的新市场和商业模式铺平道路,并允许企业开发更尖端的应用程序。由此产生的基于Web 3.0的以太坊系统将在许多去中心化部门之间产生更开放、更安全的交互模式。Web 3.0有3个主要特点,如图1.7所示。
图1.7 Web 3.0的3个主要特点
1.开放性——分布式网络结构
Web 3.0是开放透明的,用户行为可以不再受第三方平台的限制。跨应用平台、跨虚拟与现实地完成Web 3.0的生存方式,打破了Web 2.0时代的“围墙花园”(walled garden)模式。围墙花园是与“完全开放”的互联网相对而言的概念。
释义1.3:围墙花园
一个控制用户对网页内容或相关服务进行访问的环境。一般围墙花园把用户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只允许用户访问指定的内容,同时防止用户访问其他未被允许的内容。
Web 3.0的开放性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用户在某个互联网应用“领域”中的准入充分自由、门槛低。例如,用户利用一个区块链账户地址,就可以登录链上的应用,无须多次重复注册,操作便利。二是用户行为不再受第三方主体限制,在互联网应用原有的所谓生态内、生态间的界限和隔阂被打破,在复合代码运行逻辑的原则下,应用之间具有高度的组合性和复合性。最直接的案例就是DeFi Lego—任何应用都可以对其底层基础协议(如DEX)做调用或聚合,合成资产平台也将现实世界资产映射到链上(无交割关系),这等于打破了所谓线上线下和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三是通过“跨链”协议,实现Web 3.0内部基于不同基础设施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因此,用户在Web 3.0世界多个应用间的行为可以生成类似社交关系的图谱,进一步提升数据价值的挖掘潜力。
2.隐私性——用户隐私保护加强
在Web 3.0时代,用户倾向于用更彻底的方式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即实现数据所有权和价值的转移。在应用去中心化、链上数据可查的情况下,用户行为产生的数据乃至应用协议,亦需得到隐私保护。隐私保护是多方面的,包括基础区块链平台隐私保护、存储数据隐私(分布式存储)保护、用户私钥管理、匿名协议等方面。Web 3.0时代的用户数据不再归平台所有,而是将所有权转移到分散的个人身上。分散的数据网络使个人数据(如个人的健康数据、农民的农作物数据或汽车的位置和性能数据)出售或交换成为可能,与此同时,用户也不会失去对数据所有权的控制,更无须依赖第三方平台来管理数据,这都将在更大程度地保障用户的隐私。
3.共建性——用户共建共享内容
用户在Web 2.0互联网应用中进行内容创造时,是多方面受限的,如平台审核限制、跨平台限制、社区治理方面的限制,因此也就限制了用户在创作者经济共享方面的价值获取。Web 3.0将打破这些限制,同时区块链的代币激励机制将内容经济的价值有效地反馈给创作者。此外,在合成资产、NFT等组合下,可以在非许可、无交割的前提下将传统的资产融进Web 3.0。Web 3.0的激励机制促使同一个社群的用户自发地共建、参与共治,并共享利益成果。
Web 3.0生态的建设,诸如应用、工具、协议等,都离不开协作,使用户有序协作的组织形式就叫做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是去中心的一种组织形式,与Web 2.0时代的公司类似,本质是对公司、政府这种组织形式的革新。Web 3.0时代,用户因共同的目标而组织起来,利用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进行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从而保证公平的社区自我治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