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主登基险情起,巧妙退兵化危机
刘备驾崩的噩耗如阴云笼罩着整个蜀汉,成都城内一片悲戚。灵堂之上,白色的幔布随风飘动,群臣与百姓皆身着素服,哭声震天。
在这悲痛的氛围中,年幼的刘禅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登基大典在皇宫中举行,气氛庄严肃穆。
刘禅身着华丽的龙袍,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上皇位。他的脸上还带着稚气,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不安。
钟声敲响,回荡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群臣齐齐跪地,山呼万岁。
刘禅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上,显得有些局促。他望着下方恭敬跪着的群臣,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肩负着父亲未竟的大业,承担着整个蜀汉的兴衰荣辱。
丞相诸葛亮站在前列,他抬头看向刘禅,目光中充满了期许与坚定。他高声说道:“陛下,今先帝已逝,然大汉之业不可废。愿陛下承先主之志,励精图治,复兴汉室。”
刘禅微微点头,声音颤抖却坚定地说道:“朕定当不负先帝之望,与诸位爱卿共兴大汉。”
此时,宫外的天空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未来的艰难险阻。
然而,新主登基的喜悦还未散去,危机便已接踵而至。
许昌的宫殿中,曹丕正与一众大臣商议着进攻蜀汉的事宜。曹丕高坐在皇位上,眼神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诸位爱卿,如今刘备已死,刘禅新立,蜀汉正值动荡之际,此乃天赐我大魏一举消灭蜀汉的良机。”曹丕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司马懿站出一步,拱手道:“陛下圣明。此时蜀汉新主年幼,人心未稳,正是进攻的绝佳时机。但蜀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还需谨慎谋划。”
曹真紧接着说道:“陛下,臣愿亲率大军,直取汉中,为陛下开疆拓土!”
曹丕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但此次作战,不可单靠我大魏之力。朕已派使者前往东吴、西羌、南蛮,邀其一同出兵,四面夹击蜀汉,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大臣们纷纷附和,称赞曹丕的英明决策。
使者们快马加鞭,分别前往东吴、西羌和南蛮。
在东吴,孙权听闻曹丕的提议,心中暗自盘算。他深知蜀汉的实力不可小觑,但面对如此诱人的机会,也心动不已。经过一番权衡,孙权决定出兵相助,企图从中分得一杯羹。
西羌的首领们收到曹丕的邀请后,召集部落首领商议。他们对蜀汉的富饶土地垂涎已久,在利益的驱使下,决定派兵参战。
南蛮的部落中,一些首领被曹丕许诺的丰厚回报所诱惑,纷纷响应,准备出兵攻打蜀汉。
曹丕在许昌积极筹备粮草,集结大军。他亲自检阅军队,士兵们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
“此次出征,定要一举拿下蜀汉,成就我大魏的千秋霸业!”曹丕站在高台之上,大声激励着将士们。
蜀汉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刘禅坐在皇位上,面露忧色。
诸葛亮神色沉着,分析道:“如今局势危急,但并非毫无应对之策。南蛮之地,民风彪悍,但多有猜忌之心。可派魏延前往散布谣言,称我军已有防备,且南蛮内部将有叛乱,使其不敢轻易来犯。”
众人听闻,觉得此计可行。
接着,诸葛亮又道:“西羌方面,马超将军威名远播,羌人对其多有敬畏。可派马超将军前往坐镇,必能镇住西羌之军。”
马超挺身而出,拱手道:“丞相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对于东吴这一路,许显光(关羽)主动请缨:“末将愿亲自坐镇荆州,抵御东吴大军。”
诸葛亮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最后,诸葛亮看向赵云:“子龙将军,汉中乃是关键之地,魏军来势汹汹,还望将军坚守不出,以逸待劳,待其粮草耗尽,自会不战而退。”
赵云抱拳应道:“丞相放心,云定当坚守汉中。”
魏延率先领命,他目光坚定,抱拳说道:“丞相放心,末将定当不辱使命。南蛮之人,多有猜忌,末将必让他们不敢轻易来犯。”说罢,魏延点齐兵马,迅速奔赴南蛮。他一路上思索着对策,深知散布谣言需要巧妙利用南蛮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到达南蛮边境后,魏延派出众多细作,混入各个部落,四处宣扬蜀汉大军早已严阵以待,且南蛮内部有部落与蜀汉结盟,准备趁机夺权。这些谣言迅速在南蛮部落中传播开来,原本气势汹汹的南蛮首领们开始心生疑虑,互相猜忌,进攻的步伐也因此放缓。
马超接到命令后,毫不迟疑地率领兵马奔赴西羌。他所到之处,尘土飞扬,气势如虹。西羌的军队远远望见马超的旗帜,想起他昔日的勇猛,心中已生怯意。马超在阵前大声喝道:“吾乃马超,尔等若敢进犯,定叫你们有来无回!”西羌首领见马超威风凛凛,又想到他的威名,权衡之下,不敢轻举妄动。
许显光(关羽)则率领一队精锐直奔荆州。他一到荆州,便召集众将,部署城防。他亲自登上城楼,视察防务,鼓舞士气。“将士们,荆州乃战略要地,吾等定要拼死守护,让东吴小儿有来无回!”许显光(关羽)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士兵们备受鼓舞,个个精神抖擞。东吴军队兵临城下,看到城楼上威风凛凛的许显光,心中不禁生畏。许显光(关羽)身先士卒,多次击退东吴的试探性进攻,让东吴军队不敢贸然强攻。
赵云率领大军坚守汉中。他深知汉中的重要性,下令加固城防,囤积粮草。魏军气势汹汹地前来叫阵,赵云却紧闭城门,按兵不动。他在城楼上观察着魏军的动向,冷静地指挥着士兵们做好防御准备。“众将士,以不变应万变,待魏军疲惫,便是我们反击之时。”无论魏军如何挑衅,赵云始终坚守不出,使得魏军无可奈何。久而久之,魏军粮草逐渐耗尽,士气低落。将领们开始心生退意,最终不得不选择撤退。
在诸葛亮和诸位将领的巧妙应对下,四路敌军纷纷受阻,蜀汉成功化解了这场巨大的危机。
然而,危机虽然暂时解除,但蜀汉的未来依旧充满挑战。曹魏和东吴不会善罢甘休,南蛮和西羌也可能再次生乱。诸葛亮深知,唯有不断发展国力,加强军备,培养人才,蜀汉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