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4-6岁
第一节:恐惧与挑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母亲的养育下,我逐渐长大,母亲却逐渐变老。而我,也迈入了人生的新的关键时期——童年期。
儿时的我,特别调皮,好动,可爱,但在一些事情上也很胆小,比如:怕火,怕水,怕流血,还有恐高……我至今记忆模糊的一件趣事:去绿波打疫苗,针还没扎下去,我就哭了,把爷爷都整生气了。甚至到现在,我不是一个对自己感到自信的人。在面对这些方面的“挑战”时,我常告诉自己“这简直超过了我的忍耐极限,我不行!”对此,我常常选择逃避面对事实。
造成我对这一切的恐惧,一直困扰我到现在。也许正是儿时的一些事件,在幼童时期,对我造成了无法驱散的“心理阴影”。
第二节:住处与教育
儿时,我们一家住在李家街——市中心医院西面的一条小巷深处。但在母亲怀我之前,父母住在中山区石葵路的一间二楼小屋里。后来父母把房子卖了,来到了这片虽然集聚人间烟火,也饱含世态炎凉的静谧小巷……可是后来,我们又不得不离开这片承载了我数不尽的回忆的土地。
小时候的我,身体不好,再加上父母喜欢自主教育,所以我只上了幼儿园大班,是和小学是在一起的,没有上学前班。关于那里的记忆很模糊。不过听母亲说我在那里尿湿过几次裤子。但具体在里面的生活环境,经历,这些是不大重要的。
第三节:探索与好奇心
在父母的照顾下,我已学会了走路,并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探索这个陌生却充满新鲜感的世界。我开始学积木,玩赛车,拼图,绘画……儿时的我沉浸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痴迷地探索这个世界。
那时的我,不懂就问,常常问出父母难以解答的问题。父母和家人朋友都称我“十万个为什么”,甚至于长大之后和亲戚们到饭店吃饭,他们常常回忆以前“十万个为什么”的我,经常把我妈逗得大笑……
那时的我,好奇心很强。然而,“好奇心害死猫”是真的。我痴迷的探索着身边的一切。曾把手指头插进插座里被电到;用木棍捅蚂蚁洞被密集恐惧症吓到;组装拆卸电子零件;甚至打破了的水银温度计的汞珠也被我玩弄了一番……当然,如今仍在探索着未知。要是像那时候的我,那理科就不至于那么差了。后续经历了一些事转变了我,是的,在理科思维的事物上,我懈怠了。这些年,相比于同龄人,我的兴趣往往和人们不一样,有时也为此做了很多错误的选择……
第四节:玩具、娱乐与节日
当然,作为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男孩,我当然也喜欢玩玩具。自有记忆时起,父母给我买过很多玩具,从拼接的积木,不倒翁到遥控赛车,遥控飞机,机器人,竹蜻蜓……我都非常喜欢玩。虽然那些遥远的记忆已如片段般模糊不清,我仍然能够从中寻找到那些快乐美好的瞬间。我喜欢充满新鲜感的玩具,但是往往不太会玩……遥控飞机的方向总是掌握不好,竹蜻蜓也是很久才学会,正如到现在我也不会玩魔方,甚至肢体协调能力差到连广播体操和一些体育项目的动作都不会做。……但是在父母的陪伴与指导下,真的很开心。
楼下的小巷永远是静谧的,只有偶尔来过的车流,时而传来的收废品吆喝声,以及酷热的夏日卖雪糕冰棍的叫卖声。尤其喜欢冬天下起一场大雪,身着羽绒服和一顶黑帽、蓝手套和爸爸妈妈一起玩雪。雪花拂过脸颊,爸爸妈妈牵着我的手,在雪地里奔跑。厚厚的雪地,唯有我们仨的脚印。
也许有人会觉得:李家街是毫无生机的。但我并不这样想。虽然楼下的小巷永远是静谧的,但那里其实别有一番天地。在那里的那些年,每年春节家里都会放鞭,虽然我永远都是跑得最快的,也没有敢点过火,但是那种紧张的气氛里却带着激动。然而自从搬离了那里,就没有想去放鞭的激情了。
第五节:院子与自然
庭院之下,无论是在生命奔放的夏天,还是在生命即将凋零的秋天,母亲总会带我去看庭院下的那片向日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你看这向日葵呀,它可以朝着太阳转,是不是很神奇呀?”我总是懵懂得看着母亲的笑脸,自己也会哈哈大笑。长大后,我想感谢那位种花的陌生人,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也未曾认识,但也许正他的那片向日葵,使我产生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那时我们全家信教,是因为姥姥信教。虽然我和父母都不太认同,但每天还是会祷告,祈祷一些好事儿。后来搬走了那里,不曾有过。
第六节:老街的世态炎凉
李家街那一带,集聚人间烟火,也饱含世态炎凉。
就像在那一年的秋天,我和母亲走在路旁,当一辆失控的货车冲撞大树,命运保佑了那位善良的司机。
住在中心医院附近,每天都能听到救护车声,虽然那时不像现在对于生命的思考更加丰富。但毕竟一听到声音,一种担心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同时,小时候身体不好,还经常去中心医院,空余时间还经常到中心医院附近散步……
在这座老街待久了,会感觉到身边的人也老了。公园里活动的大多是老人,院子里每天也是安静的。要问哪里是我最常去的最热闹的,那就是华北路市场了。
第七节:“扭扭车”与华北路市场
那时年纪小,走路有些不方便,母亲就拿“扭扭车”载着我成天到处跑。所谓“扭扭车”,就是儿童车,后面拴着一个绳子,可以拖着我到处跑。就这样,我几乎每天都跟母亲去一趟市场。那时的华北路市场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乐趣的源泉,因为我通过了这种方式认识了世界,认识了社会,认识了人性;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回忆起来有一种萧瑟之感。
很长的一条街,走起来能有个半里地,人很多,摊子也很多。其中一位朋友是一位卖蚕蛹的婶婶,善良,祖母那侧的亲戚,这么多年了,直到现在还在卖。很感动她的坚持。
在市场待时间长了,熟悉了那里,就开始喜欢在两旁的废弃的原工厂或居民楼间逛一逛:看普普通通走过的人,看人家理发,看小胡同表演……
第八节:华北路市场的变化
如今,得益于政府的工程,华北路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新铺的路,有了很大面积两层楼的市场,还加装了扶梯。直到现在,母亲去管理房子的时候,还会在那里逛逛。
我见证了华北路市场从当时到现在的发展。但是,值得珍惜的是,地方是静的,而人是鲜活的。正是因为有了人,那里才有了活力。所以,我还可以说,我见证了那里的朋友,见证了那里叔叔阿姨多年的坚持与生活。
第九节:“警察”阿姨与我的童年
老街的邻居,是一位十多年的朋友。尽管从四年级起我和那位阿姨没有太多联系,但母亲一直和她保持着沟通,并了解了我的情况。她是我的邻居,我从小就把她称作“警察阿姨”,大抵是母亲的称呼。所谓“警察阿姨”,不是以身份命名的,而是她有气场,性格雷厉风行。岁数和母亲相仿,儿女早年已经毕业了,是一位很有阅历的,在能力上值得认可的人。在母亲对我从小到大的培养里,提供了很多的建议。那些年里,“警察阿姨”是除父母外,和我最亲近的人。不曾记得是我们如何认识,但是这就是人生,你永远不知道会不会遇见一位导师,陪伴你走过人生路,你们彼此见证岁月的流逝,收获岁月的果实。
第十节:计算机与我,与父亲
我对计算机的兴趣,始于那时。四五岁那两年,当时在电脑刚流行时,父亲买了第一台电脑,是台式机。我还小,一开始还没法自个儿玩电脑,父亲就抱着我。因为父亲在大安机防工作,在计算机方面是精通的,父亲就一点点教我,从最简单的方面讲起,我在计算机上也有一定的天赋,到后来了解多了,自己就开始玩了。
那个年代的系统,用的是Windows7或者XP系统。有了它,再整了个“长城宽带”,就可以上网了。当时的网络环境,其实是很糟糕的。网络初期,各种广告,违禁信息遍布网络……最初玩的是4399小游戏,里面有很多种,我尤为喜欢“冰火人”那种闯关游戏,或者“黄金矿工”。所谓黄金矿工,就是在挖掘机下来时快速按下空格键。如此简单的游戏,对于那个年代,却充满了新鲜感。当然,父亲也喜欢硬件,我更喜欢看父亲“拆机”。一看到父亲打开机箱整理各种零件,心里就莫名的非常开心。
六岁那年,母亲卖掉了这个房子。
我明白,待我熟悉了这里,我也长大了,要离开这里了。
第十一节:思考与思维
什么是思考?思绪不止。在我的一生中,每时每刻都在回忆,回忆过去的那段时光,尤其是静谧的深处大自然中的悠然与释怀。于我而言,戴着耳机听一辑纯音(一个由我整合的专辑),抑或是呆呆的望着那早已亮的耀眼的灯光,我都会陷入沉思。我们人类的渺小,时而会让我感到迷茫与落寞。有时,我会觉得自己有些多愁善感了,但当我仔细想想,诶,我也很欣慰我如此的富有情绪,富有思绪与沉思。是啊,如果我连这些都失去了,那我还剩下什么?诚然,理性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感性也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关于思考,有学习上的埋头苦思,也有摆弄事物时对原理的思考,还有那些生活中数不尽的琐事。在幼儿时,我指着一株向日葵问母亲:“妈妈,它为什么会动呀?”妈妈也不知道答案。这些事随着长大就逐渐淡忘了,但我始终没有停止对他们的思考。是啊,那时我还小。但在渐渐长大的这些年里,我意识到了思考的源泉。人为什么会思考?思考的意义是什么?我又为什么容易陷入沉思?从儿时不及母亲腰高,再到如今已经没过母亲的肩头,思考的源头正是人间百态,或喧嚣热闹,或充满世态炎凉。也许正是儿时母亲带我从小就多见世面,我才有了丰富的思绪。平时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欢独处,抑或和朋友消遣一段静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