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里有个裱画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故宫博物馆

第二天早上,李天佑早早的就起来了。

洗澡收拾自己,一切都收拾利索,出去寻找合适他口味的早餐。

酒店有免费早餐,但是作为一个在BJ生活了几年的北漂党。

早上吃什么,还是有他自己的选择的。

地铁口附近不远处,肯定有一些专门给打工牛马人准备的早餐售卖点。

不要那种固定面包早餐车。就要那种流动经营的早餐点。

什么肯德基帕尼尼早餐,什么咖啡提神套餐。

都不如来口煎饼果子吃的舒服。

京城离着天津近,所以京城当地到处都有这煎饼果子卖。

但是李天佑他老家可没有这种早餐卖。

他老家那里,早上都爱吃面皮。

凉皮不叫凉皮,只有他们本地人才叫面皮。

正大口开心的炫着早饭,老妈一个电话就打过来了。

害怕他睡忘了,这是叫他起来呢。

不论自己多大了,在老妈眼里,自己就是长不大的小娃娃。

来京城这一趟,事情多重要啊,他是有多么的心大,才能在这睡忘了?

给老妈说自己早起来了,现在正在外面遛弯呢。

老妈让他吃完早饭,早点过去,今天京城文化馆的要过去交接一些东西了。

匆匆擦了嘴,确定脸上没啥不干净的了。

一溜烟跑到文化馆。

负责对接的人,在昨天晚上宴会上,就已经认识了。

引领着他们前往一处工作室。

进来的路上,介绍了一下当地文化馆的建筑分布,自己在哪里工作。

馆里的各个职能领导又在哪一处办公。

来到了一间工作室。打开门看装修风格是书法绘画的的画室。

地方还挺宽敞,但是可能因为是画国画的书案,中间这块大桌案,上面铺了厚厚的毛毡。

老妈需要的是光滑桌面。

所以联系了一下工作人员,看看怎么解决。

当地工作人员说他负责搞定这个,等会去解决一块大的毛玻璃。

搬来盖在桌案上,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交接了这间画室的钥匙。

不一会就拿来了一个琴盒大小的手提箱。

当着他们面,把盒子里的文物碎片,挨个清点。

盒子里面还有一本册子。

彩色打印的每个碎片细节,并在每一片上都有标注碎片的编号。

这样就可以对照着每片碎片,进行整理和复原。

确认无误后,办理了交接工作。

这个时候,这个事就全权落在了他们身上。

画室的桌案,还没有安排稳妥。

碎片也不可能现在就摊在桌子上进行查看。

李天佑在旁边坐下,翻看起了人家准备的这个册子。

碎片大大小小,各式各样。

大的不过手背大小,小点的,就只有指甲盖大小了。

部分区域还有污损,缺失。

单看碎片,看不出来原作的任何美感。

合起来册子。把收纳碎片的盒子,小心的放在旁边桌子上。

帮着老妈,一点点把随车带来的各种工具一一摆放出来。

记得上火车过安检的时候,他还跟老妈开玩笑呢。

咱家的工具,基本上都是竹子制成的,金属警报器都不会响。

把各类工具摆放好,清点着还缺啥。

列一个清单,等会去外面找个超市,再买一些。

美工刀,剪子来点。

学生图答题卡的垫板来几张。

调浆糊的小盆,也要急着买俩。

收拾了一番,发现今天还是没法开工。

跟当地工作人员打了一声招呼。

让他们把毛玻璃弄好桌案以后,再给自己打电话。

下午,收拾好东西,俩人前往了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

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古代建筑群、宫廷收藏、历代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占地100余万平方米,是咱们国家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故宫的前身是明清皇宫紫禁城。

1925年的时候,于外朝区域成立古物陈列所,于内廷区域成立故宫博物院。

依据不同质地和形式,可分为绘画、法书、碑帖、铜器、金银器等25大类收藏。

这里藏着我们国家,最顶级的各类文物。

老妈今天要来这里,目的就是去好好看一下这里珍藏的《雪溪放舟图》。

只有在实体画作面前,仔细感受一下作品的美感。

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的意境于绘画手法、习惯。

但是去寻找雪溪放舟图之前,老妈先拉着李天佑,

优先去观摩我们国家的,国之重宝--《五牛图》

《五牛图》是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

因为它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

所以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画作本身的稀缺性,都是当世国之重宝。

唐朝中期的时候,韩滉绘制《五牛图》。

元代时期,该画先后经赵伯昂、赵孟頫、元太子等人收藏。

清朝初年,曾藏于浙江桐乡汪氏求是斋,金农曾两度观赏《五牛图》,

最后一次是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十二月。

此后《五牛图》流入清宫。

但是,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

一直到了民国时期,《五牛图》几经辗转,最后被香港企业家吴蘅孙买下。

1950年,周总理立即给文化部下达指示,不惜一切代价购回。

并指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文物安全。

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币成交。

6万港币,在1950年是什么概念,那都是天价级别的。

高价买回来一堆破画,当时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总理的意图。

1977年1月28日《五牛图》画卷被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由裱画专家孙承枝先生主持修复。

历时8个月之久。

耗尽不计其数的同朝代宣纸颜料,孙先生才修复完成这幅作品。

这是修复时候的样子。

最后完成的样子。

现存于故宫博物馆的国之重宝,五牛图

《五牛图》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和政治家韩滉。

他曾官至宰相,出身名门望族,是唐朝宰相韩休的儿子。

韩滉虽然身份高贵,但生活简朴,喜好田园生活的风俗画,在担任宰相期间,他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因此这幅画蕴含着鼓励农业生产的深意。

战火的缘故,使它曾经丢失海外。

一身残破,历经沧桑回到祖国。

经由手工装裱匠人悉心呵护修复,终于重获以前荣光。

孙承枝老前辈的手艺,那是代表了那个时代,国内最顶尖级别匠人的巅峰之作。

国宝“失而复得、损而复全”,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段传奇佳话。

李天佑跟着老妈站在展柜前,久久不曾离去。

自己从事的行业,前辈之人的巅峰之作,会给他们带来多少庞大的冲击。

或许,这一刻,李天佑能够理解一些母亲,在这个事业上,投入那么大的心血精力的原因了。

自己现在还算手艺不精的行列。

但是总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前辈一样,为了这些文物画作,献出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