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宋元之际遗民诗社对征诗的开启
命题作诗最初是唐代科举所采用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宋元之际模仿唐代科举命题征诗在诗社中兴起。诗社有社约、活动日期、活动形式,有主持人,有奖惩措施,往往以竞赛形式进行。命题是宋元之际诗社经常采用的活动形式,往往以同题的面貌出现在诗社中。同题易于比较诗艺高低,这是诗社奖惩的标准。不同时期的诗社征诗的主题是不同的,元初月泉吟社是影响力最大的诗社,性质属于遗民诗社,成员基本都是南宋遗民。拒绝出仕、保存气节的遗民群体,在仕途缺失的前提下,分外珍惜诗人这一身份。牟及“宋社既屋,屏迹山林。服衰麻终身,每赋诗以见志”(1)、陈一发“宋亡,归故山青林洞,吟咏自娱”(2)、许嗣“生元季,义高不仕,善吟咏”(3)。“以文会友”成为遗民群体保持气节、互相激励的主要途径,诗人身份是遗民群体一张响亮的名片。
宋亡后,诗社迅速建立起来,元初文人群体意识高涨,群体性交流互动规模空前,结社的目的性极强,出于表达亡国之悲、保持民族气节和互相激励的需要,诗成了他们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他们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命题征诗的形式。“月泉社吴清翁盟诗,预于丙戌小春望日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至丁亥正月望日收卷,月终结局,收二千七百三十五卷,选中二百八十名,三月三日揭榜”(4)。吴渭发起的《春日田园杂兴》为题的征诗活动,得到了遗民群体的热烈响应,短短三个月就收到2735卷,参与人数之众可谓史无前例。欧阳光分析其中的原因:“元蒙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取消了科举考试,这对于早已把参加科举作为重要的人生目标的汉族知识分子来说,犹如人生道路的大塌方,造成他们群体性的巨大的幻灭感和失落感。在这种情况下,借用科举考试的形式进行诗社活动,实际上就有了模拟科举考试的性质,知识分子可以通过参加这一活动,复唤起青衫之梦,得到些许精神补偿。这也正是月泉吟社的征诗活动得到知识分子热烈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5)
可以说月泉吟社开启了元代征诗活动的大幕,深刻影响着元代诗坛的风貌,在月泉吟社的影响下,有元一代征诗活动频繁、数量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