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元代亲郊背后的三重因素
将元朝与其他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王朝做比较,有助于理解元朝施行亲郊的进程。北魏于386年由拓跋珪建立,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次年亲祀南郊。(48)金朝1145年已在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建造郊坛。1150年,金海陵王以上尊号受册遣使奏告南北郊。1153年,迁都燕京(今北京),1171年,金世宗亲祀南郊。(49)清太宗皇太极1636年在沈阳初设郊祀,1644年清朝定鼎北京,清世祖立刻举行登基典礼,亲往南郊祭告天地,当年冬至亲祀南郊。(50)可以说,北魏、金、清的郊祀与其定鼎中原几乎是同步的,亲郊接踵而至,标志着统治者对中原礼乐体系的全面接受。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正式定都大都,便于1275年遣官告祭南郊,但亲郊至1330年才姗姗来迟,上距定都已近六十年。元朝亲郊的施行较北魏、金、清迟滞得多。
明朝官修礼书、史书认为元朝亲郊共四次,(51)是不准确的。元朝第一次亲郊在文宗至顺元年(1330)。(52)其后又有顺帝至正三年(1343)、至正十五年(1355)亲郊两次。(53)明朝礼书、史书之误很可能源于《庚申外史》。后者载元顺帝至正三年二月“卤簿、冕服新成,亲祀南郊”,又载十月亲祀南郊。(54)十月亲祀有《元史》可为印证。而二月亲郊既无旁证,也不合礼制。很可能是二月卤簿、冕服新成,《庚申外史》将亲郊事误植于此。总之,有元一代亲郊不是四次,而是三次。
明清学者倾向于从文化角度来解释元朝亲郊施行之晚与次数之少。(55)因为亲郊是最能昭示统治者“帝中国当行中国事”的重大事件,而元朝确实始终面临着二元文化的冲突与调和问题。如萧启庆先生考察元中期政治时所论,元中期以降诸帝虽然较忽必烈实行更多汉法,但未能从根本上转化元朝政权的性质,源自草原的制度与观念与汉地的各种制度相互抵牾,冲突不断。(56)这种思路对理解元朝亲郊也有裨益。在元朝诸帝中,文宗、顺帝的汉文化修养最佳,(57)较易接受亲郊。而且此前数十年的渐进积累,为亲郊奠定了基础。从较长时段来看,文化接触和认知的加深,促进了亲郊的实现。
然而,仅仅从文化角度理解亲郊还不够全面,还应考虑两重因素。
一方面是自然条件的阻碍。举行郊祀的冬至日,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宋代建立明堂,郊祀场所由露天移入室内,一定程度上为保障“三年一郊”创造了条件。(58)而元朝如同唐代一样,采取的是露天郊祀。据气候史学者研究,从14世纪开始,全球气候由暖期转入小冰期,中国这一时期平均气温也明显低于隋唐和宋代。(59)元大都(今北京)较唐长安、北宋开封、南宋杭州纬度高得多。在寒冷的冬至日参加冗长繁缛的露天郊祀仪式,想必是一项艰苦的差事。史载,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冬至,遣大臣代祀南郊,风忽大起,人多冻死。(60)这个悲剧事件提示我们,元朝皇帝走向亲郊之前必须克服自然条件的障碍。
另一方面,从具体史事来看,促使亲郊实现的最直接原因,是现实政治的考量。金子修一研究指出,自汉晋以来,亲郊就带有特殊性,只有在特别的场合才举行。(61)即使在唐代,亲郊的频度也比“三年一郊”之制低得多。(62)亲郊的出现,往往都作为传达权力合法性的仪式象征。元文宗并非元朝第一位有意亲郊的皇帝。武宗、英宗皆有亲郊计划。武宗大刀阔斧地推进郊祀制度,并决定亲郊,主要是神道设教,以期赢得广泛的政治支持。同时,武宗股肱之臣三宝奴汉文化水平颇高,(63)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武宗病重,亲郊未能实现。英宗是仁宗之子,武宗之侄。按照兄终弟及、叔侄相承的协定,仁宗应当传位于武宗之子。刘晓先生已经指出,违背兄终弟及、叔侄相承协定而即位的英宗,非常重视彰显皇帝尊严的皇家礼仪,希望借以宣扬自己的正统地位。(64)而且英宗即位后,颇受祖母太皇太后答己掣肘,郊祀礼仪大概也成为英宗发泄权力欲的一个排遣的出口。至治二年(1322)九月,英宗有旨议南郊祀事,大臣做了细致讨论,制定了亲祀仪注,然而当月太皇太后驾崩,南郊祀事权止。(65)次年八月英宗遇刺身亡。武宗在位四年,英宗在位三年,他们未能达成亲郊,与在位时间短暂有关系。武宗、英宗亲郊意图的出发点,主要是笼络人心、宣扬皇权,而不太能代表其文化倾向。英宗遇刺之后,武宗、仁宗的堂兄弟也孙铁木儿由漠北入继大统,即泰定帝。朝臣请求亲郊,泰定帝曰:“朕遵世祖旧制,其命大臣摄之。”(66)世祖旧制,是泰定帝施政的核心口号之一,是他宣示自身合法性的重要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说,武宗、英宗有意亲郊,泰定帝不愿亲郊,实际上都是政治策略。
即使元文宗的亲郊,也有很浓重的现实政治因素。文宗通过两都之战消灭泰定帝一系,又毒死兄长明宗,才得以即位。因此文宗上台后大力推动国家级文化事业,编纂政书《经世大典》,亲祀南郊,大赦天下,皆是皇权合法性的宣扬。亲郊在元朝并未常规化和制度化。文宗亲郊后不足两年便去世。宁宗在位月余,不及亲郊。顺帝在位三十七年,亲郊只有两次。顺帝年少登基,朝政把持在权臣手中。改元至正(1341),是顺帝铲除权臣、亲政的标志。至正三年,顺帝首次亲郊,恰合乎三年一郊之制。郊祀礼成,大赦天下,文官减资,武官升等,蠲民间田租,赐高年帛,(67)带有强烈的昭告意味。至正六年,到了三年一郊之期,尚书李絅请求亲郊,顺帝不听。(68)至正十五年,在册立太子、废立宰相、政局变动的形势之下,顺帝才再度亲郊,且明确要求“典礼从其简者行之”(69)。可见,顺帝对于繁复的郊祀仪式没有太大热情,只有在必要的现实政治背景下才施行亲郊。
总之,左右亲郊与否的三重因素是自然条件、统治者的文化修养和政治策略。寒冷的气候是一种客观的自然条件,对亲郊有一定阻碍作用。元朝统治者汉文化修养的日益提高,是实现亲郊的基础。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元朝有四位皇帝有亲郊之意,但很难说是出于对汉文化的热衷,而更像是一种政治策略。现实政治因素是元朝皇帝亲郊的直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