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戏剧美育:戏剧式学习与教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跨界学习

美国科普作家史蒂文·约翰逊在《助燃创新的人》(The Invention of Air)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如果你想弄明白那些改变世界的问题,那么你必须从化学、历史学、生态学、地质学那里寻求帮助。”这种对知识的敏感性以及对知识连接的感受力,是思想者的第二天性,也是发明创造的根源。

按照目前大学的分科,仅人文社科就划分为8大门类,28个一级学科。这种分科式学习是否符合大脑的工作原理呢?

神经科学的发展,证明了认知的整体性原理(即上文所说的全息观),证明了跨界融合这一新型学习和工作方式的合理性。让我们先进行一些科普。

总的来说,科学对大脑的认识经历三个阶段:神经元、神经回路、神经网络。

神经元具有非常独特的形态,突触连接将神经元连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网络。神经元的力量来自它们的集体行动,连接将它们捆绑在一起,使它们能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相互合作。

很久之前我们便知道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了神经回路,而且正是神经回路的活动驱动知觉、思考和行动。然而,现代的网络概念让神经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维度。传统的从神经回路出发的思考,基于神经元之间高度特异的点对点的相互作用,每个连接都传递着特定的信息。回路作为一个整体,完全取决于这些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总和。由此可推论,回路功能可以被分解为一系列清晰的原因和结果。

相比之下,现代的网络神经科学强调,整体结果不是由一个个孤立的原因导致的,而且网络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超越了每一个个体要素的功能总和,可以理解为“1+1+1>3”。复杂网络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集体的相互作用,往往会产生低层次连接中不具有的新性质(即“层创进化”),这就是大脑复杂的系统动力:单个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微弱的,但集体的力量足以创造出大规模的神经模式。

大脑采用的是系统化的运作方式。虽然科学研究试图找到大脑某一领域的具体功能,但目前也仅能作一个大致的划分。实际上,对于任何一条信息的处理,大脑的各个部分都是协同工作的(尽管各有侧重)。单独的神经元无法学习,学习是众多神经元之间的互相沟通。我们的感官通道借此创造出独特的生命经验。

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连接”这个主题目前在神经科学领域中盛行。神经科学家越来越意识到,大脑的所有功能最终取决于网络的性质,也就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以及脑区之间的连接所形成的网络。连接对神经元的信息加工和计算功能非常重要。

连接在大脑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是驱动神经科学家创建完整的大脑连接图谱的主要动力。如今,完整的大脑连接图谱通常被称为连接组。有关大脑网络的新科学,称为网络神经科学(network neuroscience),其发展将从根本上推动我们对大脑功能的理解,也将引领一场学习革命。

近年来,项目式教学在教育领域热度与日俱增,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中。其本质是跨界学习。从理论上讲,成功的跨界学习将使学习成效呈几何级增长。

然而,跨界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把不同学科放在一起学,其核心在于不同学科之间互相映照、对比、佐证的系统化动力。很多人认为,用有限的时间、精力、资源将一门专业学好都很难,跨界学习更是难上加难。那么,跨界学习之“难”具体体现在哪里?

(一)跨界学习之“难”

总的说来,跨界学习的难点涉及以下几方面:知识结构的系统化、驱动性问题设置、知识的自然生长、目标与过程相统一,以及错误控制。

1.知识结构的系统化

项目式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学生主体意识。学生不仅要基于整个项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展示过程、分析结果。在任务过程中,学生进行深度的认知加工,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建构知识经验,发展和转变已有的认识方式,形成关键态度和情感价值,然后才能整合形成稳定的核心素养。

然而,学生作为主体进行主动探究,很难形成知识的系统和结构,容易造成“知识板块碎片化”,需要老师的引导甚至建构,这又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项目式教学的初衷。这是个教学逻辑上的矛盾。

因此,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首先,要有系统性思维和系统性知识结构,方可担当“引导”和“建构”整个项目之职;其次,要具有开放性心态和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即在“控制”与“放任”间、“有为”与“无为”间建立平衡。其艰难,每一个亲身经历过项目式教学实践的教师都有所体会。

开放的系统性思维就像地图,使自己在学习时不会迷失在知识森林中。教师不仅应该具备这种思维,还应该使学生习得这种思维。这是跨界学习的最高目标。

构建思维系统就像修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一旦修建完成,知识点就会得到高效的运用和整合。跨界学习目的在于挑战既有认知,拓宽知识边界,建立灵活视角,构建多种知识模型并能够辩证地看待它们,最终获得“意识的弹性”。意识的弹性,是一种开放的心智状态,这种状态不是依靠单一的理性认知所能达到的,还要有感知的层面,即体认的途径。

2.驱动性问题设置

学习非实际运用型知识,即抽象哲理,如孔子的“中庸”,应如何设置驱动性问题?

3.知识的自然生长

知识的自然生长就如面团发酵,揉和之后的面团会自己生发。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基础上,也需要重新归纳、演绎,形成新的知识点。这是跨界学习的核心价值,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由于缺乏恰当而必要的铺垫,导致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没有形成,没有实现知识的自然生长。

4.目标与过程相统一

如果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只按照一般教学模式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路推进,便难以实现真正的跨界融合。这需要过程中的“目标强关联”。

5.错误控制

错误控制问题包括: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主体是学习者还是老师,是否允许犯错,多大程度上允许犯错,如何将犯错后果控制在可控范围,犯错的任何后果是否都应该可控,学习中的“试误”过程到底由谁来主控。通常的教学模式中,“错误控制”的权力掌握在教师手里,这也是教师“权威”的体现。而跨界学习对“权威”提出了挑战,因其魅力和价值正在于“不可预测”。对于跨界学习,我们所期待的正是超出既有认知的部分。相比传统教学,它势必需要更宽容的“错误控制”。如何看待跨界学习中的“错误”,实现既允许犯错又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既保证项目的总体目标又兼顾每个学习者不同的需求和教育目标?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戏剧课堂是否可以为以上问题提供解决之道?

(二)跨界学习的戏剧方案

2018年推出的《高质量项目制学习框架》(Framework for High Quality Project Based Learning)借鉴了数百名项目制学习实践者和许多倡导以项目制学习为核心教学策略的组织的见解。其倡导者认为,此框架确定了6项准则,在一个项目中,每项准则都或多或少得以体现,这个项目才能被评定为“高质量”的项目。就学生学习而言,对每一项准则的重视程度越高越好。

6项准则如下。

智力挑战与成就:深度学习,批判性思考,追求卓越。

真实性:学习项目与学习者的文化、生活和未来相关联。

公开作品:项目作品被公开展示、讨论和评论。

协作:学生以面对面的形式或通过网络与其他学生协作,与导师和专家进行交流。

项目管理:学生使用项目管理流程,以有效地开展项目。

反思:学生在整个项目中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进行反思。

以下是让项目制学习焕发活力的关键。

项目是课程的核心,而不是一个附加的或额外的教学单元。

学生参与真实世界中的活动,实践演练学科中所使用的策略方法。

学生可以合作,有时甚至可以进行全球性的合作,以解决对他们和受众重要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学生会尽早参与项目设计,并在发现问题时贡献他们的想法。科技是集探索、合作、创造和沟通于一体的工具,能把学习者带到他们无法到达的地方,并且帮助教师以新的方式来实现重要的教学目标。

越来越多的教师相互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跨越地域甚至跨越时区的项目。他们通过网络交流各自的想法,并改进项目制学习的实践水平。

一个好项目所产生的能量可能会带来螺旋式效应,这将远远超出我们之前的课堂教学。那些“大阵仗”的项目也可能会吸引媒体的关注,这样的关注会帮助社区成员领会项目制学习的价值,并更好地了解为什么项目制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所不同。

在这些有价值的建议之上,我们提出跨界学习的戏剧方案,内容如下。

1.认知的系统性

请先来做一个小测试。

你可以从表面没有关联的两件事上,看到一种内在的关联吗?比如烤面包和学习,打羽毛球和现代舞,等等。

你可以以其他专业或领域的术语或观点来解释你自己的专业或专长吗?

你可以把比较复杂或抽象的知识点,如黑格尔的“正反合”,给儿童讲明白吗?

这个测试涉及认知的系统性和结构性。

系统化、结构化可以避免无效学习和知识碎片化。就像一个有着优良收纳空间的房子,比较容易让我们养成整洁的习惯,因为生活中各种琐碎物品都能有所安放。一个令人沮丧的发现是,人的认知通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僵化,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害怕既有的认知系统瓦解。认知层级越低的人越固执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一个新观点挑战了既有认知,即这个新观点无法放置在任何一个认知系统的抽屉里,人就会本能地拒绝它,因为它的进入会导致系统混乱甚至崩溃。这意味着学习的真正终结。如果学习是不停地证明自己的既有认知,比如搜集不同的信息以证明同一个观点,一定意义上这是一种原地踏步。

如果我们有一个完整而开放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容纳和整合所有新观点,甚至与既有认知相左的观点,我们就不会抗拒新知识,而是会像儿童一样充满好奇地欢迎它。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对于一个知识点可以提供不同的角度,互相阐释、佐证、对比,使理解更为深刻,记忆更牢固,并且为以后的运用提供广泛的情境示例。“系统化的认知”,其基础是底层逻辑,这里先举一个课堂实例。

2021年母亲节那天,我们以《易经》“坤卦”为主题探索“母爱之美”和“女性意识”。

母爱的本质,女性性别角色发展,阴性能量接纳、承载、柔和与包容的品质,虽不局限于生理上的女性性别,但我将其总称为“女性原理”,坤卦是其象征。

我们学习《易经》,侧重于学习它对事物的发展规律的总结。《易经》是中国式辩证性思维的典型代表,它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和全息的态度看待一切人、事、物。

在我看来,将《易经》与戏剧结合,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内容与有趣的形式,而且具有许多可供阐释的角度。那么对于空剧团的孩子们,该选取什么角度呢?

适逢母亲节,我们从母爱这个主题切入,探索阴性品质。

初一下学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关于青春期性别意识的教育,大意是勇敢、坚毅等特质不仅属于男孩,女孩也可以拥有;温柔、细腻等特质也不仅属于女孩。男性可以具有女性的品质,而女性也可以具有男性的品质,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性别意识的扩展。从辩证法来看,阴阳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融合的,或者说是合作的。太极正是代表了这种阴阳能量的运作方式:黑色的部分有个白点,白色的部分有个黑点,代表阴阳的相互融合。母爱与父爱,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和原则:一个是接受、承载、包容、臣服,一个是给予、规范、影响、控制。我将它们分别称为阴性品质与女性原理,以及阳性品质与男性原理。这就是关于性别的底层逻辑。

如何引导孩子们理解并内化呢?我从意象的工作方法入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坤的总体意象是母马,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而是他们在做“意象姿态”的练习时,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当他们得知自己竟然有和周文王、孔子一样的智慧时,不知有多高兴、多受鼓舞!而接下来的彖辞、象辞、爻辞也好像是他们自己的“发明”。当我把他们的语言翻译成文言文时,不需要解释,他们自然懂了,同时升起对文言文由衷的热爱:文字原来可以这样简练这样美。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译文参考如下。

坤卦,初始亨通,利于像母马那样保持温顺的德行。

彖辞说:至大无际啊,坤元的始生!万物都借助你得以生成,你顺应、秉承着天道。大地深厚负载万物,品德博大没有边际。包容无限而广大,各类事物都因你而亨通。牝马属于地上的动物,驰骋四野没有疆界。阴柔温顺利于正道。

象辞说:大地顺应天而行,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道德负载万物。

文言说:坤是最柔顺的,然而它可以变得极其刚健;坤是安静的,但它的品德方正不邪。它是顺着乾阳运行的,但有着自己的规则。它包容万物,化生的功能广大无边。坤道便是顺应之道吧?它顺应天道的四季运行。

以上是底层逻辑的学习,后面开始引申:如何发展阴性品质,运用女性原理?我们简单对比了乾卦——阳性品质与男性原理,结合戏剧情境去感受和辨识母亲、女性的品质,以及男性身上的女性品质。

最后,是对艺术作品中母亲形象和女性形象的赏析,可以从课文中选取,也可以从名著或电影中选取。这里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避免被原型形象占领。从荣格心理学角度来讲,这里涉及了母亲原型与阿尼玛原型。被原型形象占领,意即无法区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原型,简单来说,表现为对于母亲、妻子有许多标准而难以接受眼前的这位特定的人。因而,感受和认识身边具体的女性角色也是课程中重要的部分。这个问题留待第六部分探讨。

2.演出计划与系统动力

演出计划其实就是一种项目管理。因戏剧的制作周期短(通常为一两个月左右),而演出的时间不可更改,因而需要计划和实践可控,并需要对项目产品——演出严格负责。所以说,戏剧的制作过程是一种最刺激、最高效的项目管理。

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在导演系进行的相关学习对我的工作和学习助益最大,总结为几点:目标关联、系统弹性、进程强控、过程评估。我将它们称为由演出计划发展演变而来、施行于跨界学习的“系统动力”,以解决学习中驱动性问题设置、学生自主性角色、进度监管、项目产品展示等问题。

(1)目标关联。

当参与者被告知一定时间后将进行汇报演出时,学习的效率通常会呈几何级增长,这就是目标关联的作用。

汇报演出这个目标与考试的目标相比,明显要紧迫得多:考试面对的是自己,演出面对的是观众。目标可以给自我制造一种适度的压力,从而提高在学习过程中的自驱力强度和投入程度。

“自然之子——五大元素即兴舞动”是空剧团四天的集训,最后以苍山洱海为“环境剧场”进行演出;“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是四天的集训,学习、背诵、吟唱了二十四首古诗词,并在凤羽稻田剧场进行了二十分钟的“丰年”主题演出;“上古的天空——二十八星宿”在2020年国庆节四天集训,最后进行了纪录片的录制;我还曾给某学校30个7—12岁的孩子进行了四天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训练,并给家长们进行了45分钟的汇报演出;“诸子百家戏剧哲学课”每一堂课都以“哲学小品”的形式进行表演。这样的目标设定,使学习能力得以最大程度集中发挥。

(2)系统弹性。

系统弹性包括愿景共创、教师的导演角色、叠加态学习。

首先是愿景共创。

戏剧的产生,是在集体的共同愿景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的创作过程。

在戏剧创作中,整个剧组包括各个创作部门和每一个人,其共同愿景是在“导演构思”的引领下创建的。导演的重要作用是带领整个创作团队进行统一的表达,关注剧目的主题解读、思想立意、演出风格等。

如同导演工作重在激发创作团队中每个人的创作动力与热情,跨界教学中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而不是像看电视一样消极被动地接收信息。

创造一个能够令全剧组激动的共同愿景,是导演工作的关键。当强有力的共同愿景出现时,演出的成功是必然的。在跨界教学中,驱动性目标通常是一个理性的任务,而共同愿景渗透着情感,因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共同愿景与驱动性目标结合,可以形成兼具感性与理性的目标驱动力。那么该如何操作呢?上一个《易经》坤卦的例子中,共同愿景可以是:将阴性的品质贡献给世界,做地球的母亲。

共同愿景要具备以下要素:其一,具有行动性,让人产生积极的具体行动的渴望;其二,具有情感性,能够唤起内心的感动和共鸣;其三,具有普遍性,是绝大多数人关心并能够体验到的。

其次是教师的导演角色。

导演的角色非常有趣。对于职位所赋予的权威,何时该用、何时不用是导演工作的难点,导演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在跨界教学中的教师应该如何借鉴导演艺术呢?

戏剧演出的创作过程与跨界教学,都像一场探险之旅,作为领队的导演和教师虽然知道目标,但也很难预测整个过程中到底会发生什么,有时候他们自己也会迷失。为了不在这种时候丧失信念,带领者必须提前准备好在最差的情形下的应对方案。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是最重要的。

从《木兰辞》到《二十四炁·少年游》,再到“诸子百家戏剧哲学课”每一次的哲学小品汇报,我都提前构思好一个基础方案,我明确知道这个方案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完成的。此外,我也会构思好一个很难达到的高水平方案。在教学和排练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自由发挥,去探索实现高水平方案的可能性。我很少将构思强加给他们,只是把我的构思作为参考,让他们恣意狂奔时可以把握大方向。

2019年5月,我们进行了一次名为“共同的创造”的三小时课程,这是一次将个人经验与集体共同愿景相结合的实验。参与者可谓“五花八门”:有舞蹈编导、主持人、企业高管、律师、导演、演员、大学生、剪纸艺术家等共十余人,年龄范围为18岁到60岁,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昆明等多个城市。其中有一个是我二十余年的老同学,其他人我大多是第一次见,他们之间除了两对情侣,其他人彼此都不认识。

这样一群人中,有专业的戏剧人,也有戏剧“门外汉”,课程内容如何让所有人能够接受并具有一定挑战性且最终让每个人各有所得呢?根据这样的团体特点,我确定了“共同的创造”这个主题,我们的集体愿景是在三小时的最后二十分钟里,进行一场包括即兴歌唱和舞蹈元素的演出。

为了让大家都能有所突破,而不是试图浑水摸鱼,也为了打破“社交保守主义”(只和自己熟的人互动),我故意设置了这样的游戏规则:除了共同创造一台小演出,每个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侦察这个群体的人物职业背景和人物关系。每个人既要隐藏自己又要观察他人。我特别提示茶歇时是最容易暴露的时候。

我们进行了冥想、解放身体、打开声音、无语言交流、自由绘画等练习,以训练团队默契、提升个人感知力、唤起创造的活力。最后二十分钟,我们一起即兴舞蹈、自由歌唱,每个人都很投入和享受,这是真正的艺术创造。之后我请每个人发表他的“侦察”结果,判断其他人的职业和关系——那几位专业的舞蹈编导、舞蹈演员和戏剧演员并没有像我担心的那样暴露身份,倒是那位律师被当成了导演,两对情侣也被乱点鸳鸯谱……听到我公布“答案”,大家笑得七倒八歪。

最后的分享环节,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收获:有的人突破了在众人面前唱歌的障碍,有的人发现自己竟然可以画画,有的人找到了真实的表演状态,有的人摆脱了对舞蹈技巧的依赖,有的人感觉到对陌生人的信任。几乎所有人都感觉到强烈的连接感——一种“在一起”的感觉,并体验到了共同创造的快乐、彼此支持的幸福,以及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性。

最后是叠加态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分段式学习,即一次性学习或练习一项技能,直至掌握之后,再进行新技能的学习,也就是说:在学习技能B之前,需要先学会技能A,且只有在学会技能B之后,才能开始学习技能C。如果我们以字母按顺序标出每个技能的学习时段,分段式学习模式应该呈现为“AAABBBCCC”。

跨界学习,必须打乱这种顺序,将相关技能的练习叠加重组,使得最后的学习计划看起来像是“ABCBCACBA”,并且它们有时候是同步进行的。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叠加态学习”。

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科学的知识点如何进行叠加态学习呢?是否能形成一个跨学科的“课本剧”呢?

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会对叠加态学习进行更深入的阐述。

(3)进程强控和过程评估。

当驱动性总体目标确立以后,为保证具体实施效果,还要进行目标拆解,制定阶段目标,记录每个阶段的学习轨迹,并测评完成的效果。学习是接收大量信息的过程,保留学习的轨迹,将保证学习计划的完成,有利于检验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并为未来学习流程的完善及改进提供参考。

轨迹记录,由戏剧创作中的“场记”工作发展而来。在空剧团,这项工作通常由几个年龄较长的学员承担。目标拆解则由教师负责。对于教师和学习者的阶段测评需要分别完成。针对不同的学习项目,教师需提前制定测评模板。

3.动力情境

我们并非以概念的形式认识世界,而是以身体直接介入世界。身体对一个生物而言,意味着介入一个确定的情境,进行行动,并持续置身于其中,维持运转。心智、身体、环境融为有机整体,根植于情境。

学习的情境化或情景化,正日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也是项目式教学和跨界学习的关键要素,它直接关系到零散知识点之间的聚合性。如果把戏剧式教学比作一条河,那么情境就是河床。

空剧团的课堂所提供的情境,具有模拟性、具体性、应用性、审美性的特点,不仅能使抽象的知识得以具体运用,也使知识点在“学习的输入—信息获取和输出—实际应用与艺术表达”各环节建立有机关联,具有相互影响的系统动力,因而我称之为“动力情境”。它包括以下要素:即兴适应、N重编码,以及情境叠加。我将在下文对这三个要素进行详述。

(1)即兴适应。

“情境”在操作层面的关键因素在于“即兴适应”,这可以训练我们面对跨界学习中“不确定性”的能力。即兴,意味着很多事情都不是计划出来的,但是当机会到来的时候,要敏锐地抓住它。达尔文说过:“在漫长的进化史中,占优势的永远是那些能够学会合作和即兴发挥的物种。”未来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于是,即兴成为在未来世界生存发展的必要技能。

“即兴发挥”和“充分准备”并不矛盾。传统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总认为通过学习可以记住所有问题的答案,学得越多,记得越多,准备得越充分,应对问题的时候就越有把握。可在真实的世界中,很多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预见会面对什么样的具体情境。过度的准备,一切按计划行事,不仅会让人因必须符合期待而产生紧张,还会错过意料之外的惊奇。

既然即兴是为了应对不确定性而主动采取的行为,那么它就必然要求行事者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敢于承担风险,信任伙伴,并坚持行动。而这样的“即兴力”,就像肌肉一样,每个人都有,但是需要不断练习,越练越强健。只有这样,才能脱离固定的“项目方案”或“教学大纲”(即别人写好的“剧本”),不断地创造可能性。这样的即兴学习,你敢试吗?这样的即兴人生,你敢过吗?不管你想不想、敢不敢,真相是,你永远在“即兴”中。

戏剧训练可以开发“即兴力”。“即兴力”的土壤是情境。费曼说:“创造一种模拟环境,为信息设计一个扎实的落脚之处,而不是孤立地等待大脑的录入。简言之,我们要把学习对象放到一个应用场景中,将自己放到一个需要表达它、分析它、理解它的实实在在的角色上。”

(2)N重编码。

戏剧式教学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来看待学习的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人的智力至少可以分为八个范畴: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然认知智力。目前,学校教育多重视前两种智力的开发,倚重背诵、记忆和推理的模式来学习。身为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者,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重新省思身体经验的价值,尝试从不同的学习模式出发来设计课程,使学习成为不同认知通道共同参与的过程,提高学习中的信息吸收率。

通过不同认知通道学习的效果有差异。研究数据显示:视觉的信息吸收率为25%,听觉的信息吸收率为15%,多通道参与则可使信息吸收率超过65%。戏剧课堂提供的正是多种(甚至是全部)认知通道协同参与的学习过程。

下面以空剧团学习《诗经》中《蒹葭》一诗的过程为例,说明动力情境与N重编码的运用。

《蒹葭》的动力情境是“白露”节气。这一时节,昼夜温差加大,晨间的露珠由清澈转为凝白,因而得名“白露”。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与地理气候、天体运行规律有关,更与生活有关,也与人体相对应,渗透于古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二十四炁·少年游》就是24个动力情境的综合呈现,也是24堂中国文化课。

视觉通道,在传统的学习中,指通过视觉器官输入信息。空剧团对视觉通道的拓展表现为开发内在的视觉器官,即“内心视像”,通过想象在内心形成清晰视像的能力。

我们将《蒹葭》一诗提前写在白板上,这是通常的视觉通道。

听觉通道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应处于重要位置。通常在孩子们做好静心练习后,处于“聆听”(戏剧课堂技术之一,详见第六部分)的空间时,我会进行诵读或吟唱(运用录音也可,只是效果次一级),他们将神速地掌握语感、节奏、重音、音调、旋律等,并在老师的讲述中自发地形成内心视像和画面,这是听觉和视觉的联动。当孩子们在吟诵时,是更深一层的听觉输入,发声过程中的气息运动其实启动了身体许许多多内部肌肉的运动,并使得“气”在“七个中心”(详见第三部分)中处于活跃状态,这些内部感官是通常的“五感”不能囊括的。

味觉和嗅觉的通道,通过“茶道”来开启。茶分很多种,不同的茶对应不同的节气,白茶对应的节气是清明和白露。清明当天或者前后两天采下来的白茶,统称为“清明茶”。白露当天或者前后一周采下来的白茶,统称“白露茶”。精于茶道的人能区分二者的差别。空剧团最早的学员子曰,她的妈妈研习茶道多年,在这一天受邀为空剧团准备茶席。在适当的课程环节,她带领孩子们铺上原木木板,大家席地而坐,学习茶道多年的子曰为大家泡茶、奉茶。在《蒹葭》的古乐中,孩子们静静地闻茶香、品味道,感受茶气在身体里的运动。这是听觉、嗅觉、味觉的联动。

触觉,是通过皮肤接触物体产生的感觉,包括压觉、滑动觉、温度觉、痛觉等。我们通过道医的“导引术”来打开触觉通道。

节气与十二经脉相对应,这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白露对应着足阳明胃经,养护脾胃是关键。白露导引式“正身旋脊式”以足阳明经络的导引为主,体式要点在于形成对足阳明经筋的拧转牵拉,其动作类似瑜伽体式中的“半蜗牛式”。导引术包括动作和呼吸,正如瑜伽包括体式和调息一样。孩子们在练习中至少能明显感觉到两种触觉:压觉和痛觉。《蒹葭》的戏剧演绎,以导引术的动作作为“编舞”的基本参考,加入吟唱,让触觉、听觉、视觉(内心视像)实现联动。

这是以身体读诗,是《诗经》与茶道、中医的合奏,涵盖静心冥想、身体感知、茶道品鉴与诗词赏析。我们在白露节气这个总体情境中,动力整合了诗词、白茶、吟唱、导引术的技术和知识点,并统一在一个全息意象里——《蒹葭》的所指和能指。以上是表面上的N重编码。在认知活动中,我们的身心内在也进行着一场无形的编码、整合,使得我们最终既记得它的抽象意义,又记得它的图像意义,而通过“情境叠加”可以让我们更长久地记住它们。

(3)情境叠加。

戏剧课堂提供的场景,并非只是与知识点相关的场景再现,或运用该知识点的场景模拟,而是一种叠加态的情境。

如《蒹葭》这首诗,既是蒹葭、白露、水构成的地理环境,一个白露节气的气候环境,也是当代的课堂学习情境,还是一个戏剧排练的情境,这些属于“物理性情境”。同时,它也是追求“伊人”的爱情情境,而本质上是追寻梦想的原型情境。这是我们通过主观解读所赋予的情境,在这里称为“戏剧性情境”。戏剧课堂可以使以上情境叠加:以“白露”的节气氛围为统领,展开“蒹葭”的地理情境、追求“伊人”的爱情情境,以及追寻梦想的原型情境。

情境原则上可以进行无限叠加。在上文提到的《蒹葭》的基本动力情境之上,也可以叠加孩子们的课堂情境和生活情境,最后有个扩展情境(以联想、类比等方式扩展),以向整体性情境延伸,最大的情境是天人合一。而在代表白露节气的《蒹葭》之外,再叠加其他节气小品的情境,直至构成24个节气,就形成了空剧团《二十四炁·少年游》的演出结构。

《诸子曰》的演出结构也是这样形成的,它是《诸子曰》十个基本课堂情境的叠加、十个人物的叠加、诸子和空剧团的叠加、一个未来课堂的叠加、十种时空结构的叠加。这是一种叠加态的复合情境。而这个相对完整的结构实际上还可以继续延伸,比如加入古希腊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而成为《轴心时代》的戏剧演绎。

(4)感知模拟。

在输出知识时,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场景,并逼真地模拟出不同场景中人们对应的感知方式,包括感受方式和认知方式。感受方式包括感受的识别和表达,将在第四章“心魂辞典”中详述。认知方式包括记忆、思维与界限三个方面,将在第五章“弹性意识”中展开。

感受方式和认知方式构成了戏剧式生命学感知模型。动力情境提供了感知模拟的可能性,使我们身临其境,可以强有力地刺激大脑的不同脑区,加强理解和记忆功能,使得学习在整个身心系统中得到整合。

让我们继续以《蒹葭》的戏剧式教学为例,说明“感知模拟”的运用。

当我们在进行多种感官通道的N重编码时,每个人内在都会生成一个对于《蒹葭》的完整感知,每个人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情境提供给我们体验另一种感知的自由。个体之间的感知差异体现在哪里?

粗略地讲,有的人侧重于身体感受或情绪情感,有的人侧重于理性解读,而不论是身体感受、情绪情感还是理性解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表面上我们处于同一种情境,而我们的内在情境并不完全相同。

总的来说,“动力情境”具有整体性、叠加态的特点。这种整体性的情境特征在传统文化中有重要的体现,是一种从事物本然的境域中来理解事物的方法,将在后文“全息生命观”中详述。

4.错误控制

射击运动员在射击之后会去评估这次射击偏离目标的程度,并以此为参考调整下次的射击动作。正是这种错误反馈让射手可以微调他们的枪口,并同步在内在调整神经网络,进而更好地校正自身与外部世界进行对齐。学习正是对错误的不断发现并进行校正的过程,甚至可以说,错误是学习的起点及最初驱动力。

“有效失败”是新加坡国家教育学院的研究员马努·卡普尔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个理念建立在学习悖论的基础上,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与取得胜利一样有价值,甚至更有价值。

卡普尔认为,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模式(即从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知识的结构和指导,并持续提供支持,直到学生能够自己掌握为止),可能并非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卡普尔看来,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自主探索。

(1)错误反馈——他人视角。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研究者罗伯特·雷斯科拉和艾伦·瓦格纳就提出了下列假设:人脑只有在感知到它所预测的和实际所接收到的信息之间有差距时才会去学。没有发觉到错误的话,学习不可能发生——“有机体只有在事件违反了他们的预期时才会去学习”。法国教育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在《精准学习》 一书中提出了学习的三大核心支柱:只有当大脑选择了适当的感觉输入(注意),利用它们来产生预测(主动参与),并且评估预测的准确性(错误反馈)时,学习才会发生。

错误反馈是学习的第三大支柱,大脑依靠侦察错误、校正错误的过程逐渐调整它应对外界环境的方式。脑中所有区域都会发送并交换信号。有实验证明,人脑在侦察到一个不符合预期的信号时,听觉皮层和前额皮层的延伸网络都会有所反应。当前东西方教育体制中几乎都把考试分数或等级当成错误反馈,而实际上这样做缺乏详细性和建设性。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这样说:“现在我要谈谈漏洞百出的教育体制,它使根深蒂固的给学生打分的传统得以形成,以至于我们很难想象不重视分数的学校。根据学习理论,分数只是奖励(或惩罚)的信号。而分数的明显缺点就是它完全缺乏准确性。考试分数通常只是一个简单的分数总和,它包括了很多不同来源的错误,但没有细致地区分它们。因此,它提供的信息不够充分:就其本身而言,它没有说明我们犯错误的原因,也没有说明如何去改正。甚至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给学生一个F(不及格)评价,其实并没有提供任何有用信息。因此,如果缺乏详细的、有建设性的评估,分数本身就不能算是错误反馈的来源。分数不仅不精确,而且常常被推迟几个星期才公布。这时候,大多数学生早就忘记了是什么内在推理误导了他们。”

(2)自我评估——个人视角。

普通学习者对于自己的学习效果与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往往是懵懂无知的。这导致我们都在学习,但结果天差地别。我们在教育中不仅需要完善错误反馈机制,同时也需要教会学生“自我评估”的技术,让他们不被动地等待别人的反馈,而是有能力自己判断、评价自己的表现,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方案,成为具有评估能力的学习者。

本书第二部分将提供一个完整的身心框架,以作为错误反馈和自我评估的参考。错误反馈出于他人视角,自我评估出于个人视角,主客观共同作用完成学习过程。

排练的过程,就是一个暴露问题的过程。在与他人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信息的缺失,以及在理解和运用信息方面的局限。而通过戏剧演出,我们能够最快地看到错误反馈,把演出效果(观众的反应)和演出预期进行对照,很容易就能发现问题。

(3)双轨并行——全视角。

错误反馈是通过他人来启动的;自我评估是不依赖他人而发生的。这两种“错误控制”的方法需要同时进行,并贯穿在学习的各个阶段。

以“诸子百家戏剧哲学课”为例,课堂上的自由书写,每堂课都分为几个段落进行的小品展示,家庭作业所留的绘画笔记,都提供了自我评估和教师进行错误反馈的机会。这样的设计很像戏剧学院的教学风格。对于导表演专业的学习来说,每一点进步都来自和同学一起排练时的切磋,课堂回课时老师的反馈,以及学期汇报演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不足与可提升之处。这样高效的学习方式,不应该为戏剧学院所独有。

5.自然合成

整个排演过程中最具魔力的阶段是舞台合成,即演员表演、舞台布景、服装、灯光、音响等元素在舞台上组合在一起的阶段。虽然导演在想象中已经无数次模拟了这种效果,但实际情况永远有不可预测之处,这是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最大的魅力。

与演出计划相似,跨界学习最关键的也是“合成阶段”:相对独立探索任务和目标的个体学习者将发现与所学贡献于集体,并形成具有系统性和艺术完整性的“作品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形成系统的“自组织性”,即知识在系统组织动力之下自然生长,便是教育过程中最令人兴奋的时刻。

(1)自组织。

自组织是指,系统结构增加、变化或进化的力量。自组织使得系统具有适应力,在一定变化范围内保持自身的存在和运作。系统之所以有适应力,是因为其内部结构存在很多相互影响的反馈回路。这些回路以不同的传导机制起作用,有不同的时间周期,也存在一定冗余——如果其中一种机制失效了,另外一种就可以补位。正是这些回路相互支撑,使系统在遭受巨大干扰时仍然能够以多种方式恢复至原有状态。

如果有一组反馈回路,可以修复或重建反馈回路,系统的适应力就比较强,这种适应力也可称为“元适应力”(meta-resilience)。由具有更高适应力的反馈回路组成的“元元适应力”(metameta-resilience),往往具有更加复杂的系统结构,有更强的复原能力,可以学习、创造、设计和进化。

适应力总是有限度的。有适应力的系统可能是经常动态变化的。相反,一直保持恒定的系统恰恰是不具备适应力的。

人体就是一个具有很强适应力的系统。它可以抵御成千上万种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的入侵,可以适应不同的温度以及差异很大的食物,可以愈合创伤,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速度,甚至可以在一些器官受损或缺失的情况下做出调整或代偿。

雪花和冰晶中,也存在着自组织的工作原理和机制,种子发芽、孩童学话、公司运作等都是更复杂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是系统具有最高适应力的表现形式。一个能够自我进化的系统,可以通过改变自身,创造新的结构和行为,来适应各种变化以维持生存。“自组织”意味着系统可以改变自身的任何一个方面,包括增加全新的物理结构、调节回路或增强回路,甚至是新的规则。要想实现进化,自组织机制需要一定量的实验和测试,这种“多样性”通常并不受欢迎,因为它意味着“失控”。不可预测性始终与自组织形影相随。它需要自由和试错,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混乱。

在教学中,自组织是最难控制,也最值得期待的部分。

(2)层次法。

跨界学习中一个完美的目标描画是这样的:一个集体有一个共同的项目总目标,每个小团队有次一级的拆分目标,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目标。

用戏剧创作来类比,一个演出团体的总目标是共同打造一台剧目,将这个总目标拆分,分派给各个职能部门,便有了职能部门的目标,而职能部门中的个人也有自己的目标,比如,演员想突破自己的演技,或者借此角色探索和整合自己,等等。这种层次性,对于跨界融合来说非常重要。

在空剧团“诸子百家”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我尝试了这种“层次法”。

“诸子百家戏剧哲学课”通过“十堂课,十个人物,十个主题,十种心智模型,十个生命印记”达到“弹性意识”状态,是教学总目标,每一节课都要将知识点融合为一个戏剧情境演绎。我们探索了小组交互式学习的方法。比如在“老子——无为”这一课,学生们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轮转到别的小组,聆听对方的策略,并贡献自己的智慧。各小组在吸收了大家的建议之后,再次调整自己的策略,拿出最终版方案进行展示。教师是团队中的一员,分不清谁在影响谁。这个方法在公司培训中使用也同样有效。

层次法减少了信息量,使得系统各部分更容易记录和跟进。在具有层次性的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内部的联系要多于并强于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虽然每件事物都和其他事物存在联系,但不同联系的强度并不一样。要想让系统高效地运作,层次结构必须很好地平衡整体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责任和权利。这意味着,既要有足够的中央控制,以有效地协调整体系统目标的实现,又要让各个子系统有足够的自主权,以维持子系统的活力、功能和自组织。

(3)有意失控。

对于教师来说,在运用“层次法”进行跨界教学的同时,也要掌握“有意失控”的技术,这是“无为而治”的智慧,为系统发挥自组织性提供空间。

《大地的事情》的剧本生成过程可作为“有意失控”的一个操作案例,这是作为编剧和导演的我最大胆的一次“有意失控”,将在第五部分“无为——不确定性”中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