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老头子你疯了吧
金陵帝都,紫禁城。
这座宏伟壮丽的皇城,在温暖阳光的轻柔抚摸下,闪耀着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大明皇宫那震撼人心的壮丽景象,堪称世间绝景,令人叹为观止。那巧夺天工的雕梁画栋,精美得仿佛是仙人的手笔,每一道线条都流淌着艺术的韵味,细腻而生动,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传奇。朱甍碧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辉,犹如繁星点点,又似梦幻中的奇景。每一片琉璃瓦都仿佛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它们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岁月的沧桑变迁。
汉王朱高煦悠然地漫步于这皇宫之中,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四周。眼前的景象,犹如一幅浩瀚无垠的宏伟画卷,在他的面前徐徐展开。巍峨高耸的宫宇大殿一座连着一座,绵延不绝,仿佛没有尽头。那些大殿气势恢宏,高大庄严,飞檐斗拱如展翅欲飞的神鸟,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威严与尊贵。在宫殿之间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巡逻禁军的身影频繁出现。他们身着整齐划一的精良铠甲,手持寒光闪闪的锋利兵器,步伐坚定有力,每一步都踏出钢铁般的节奏。他们的眼神警惕而专注,仿佛时刻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威胁。他们的存在,为整个皇宫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恢宏森严的气氛,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看着眼前这座巍然屹立、壮丽绝伦的宫廷,朱高煦的神情不禁有些恍惚。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那日惊心动魄的遇刺场景,当时的他在混乱中不幸中了毒箭,瞬间陷入生死一线的危急关头。好在宫廷御医们医术精湛,妙手回春,救治及时,再加上原主那原本就孔武有力、健壮非凡的身体底子,没过几日,他便已恢复如初,重新精神抖擞地站在了这宫廷的土地上。
在他养伤的这几日里,整个金陵帝都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混乱的石子,瞬间掀起了层层波澜,局势变得动荡不安。赵王朱高燧亲自率领着五城兵马司与锦衣卫的精锐人马,行动迅速而果决。他们将城门紧紧封锁,如同编织了一张严密无缝的大网。接着,他们挨家挨户地进行着细致入微的全城搜捕,那坚定的决心犹如钢铁般不可动摇,势要将此次胆大包天、刺王杀驾的幕后黑手给揪出来,让其无所遁形。
一时之间,上至朝堂上那些位高权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重臣,下到街头巷尾普普通通的黎民百姓,每个人的心中都被惶恐与不安所填满。他们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生活着,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无端牵扯进这桩惊天动地的大案之中,从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灭顶之灾,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倒是朱高煦,在这几日里悠闲地养伤,远离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他躺在舒适的床榻上,静心思考着自己的未来。经过这几天的深思熟虑,他已经彻底认清了现实,不再抱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坚定地打定了主意,准备前往云南就藩。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得很,如果继续留在京师,卷入这复杂而危险的权力斗争漩涡,未来等待他的,势必是如同瓦罐鸡般悲惨的命运。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干脆洒脱一些,早早远离这是非之地,远离这充满阴谋与算计的权力中心。
舍弃那不该有的、不切实际的夺嫡野心,去到云南那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地方,做一个逍遥自在、依红偎翠的王爷,岂不是美哉?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看似光芒万丈,实则充满了无尽的风险与争斗。每天要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吃得比猪还差,干得比驴还多……只有脑子进水了才会去争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位置。一想到这儿,朱高煦原本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心情也变得轻松愉悦。他迈着悠闲自在的老爷步,一步一步地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迎面而来的宫人见到他,纷纷恭敬地弯腰行礼,脸上堆满了讨好与谄媚的笑容,给足了他这位汉王爷十足的脸面。毕竟,如今在整个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汉王在前几日那场凶险万分的刺杀案中,表现得英勇无畏。为了保护陛下,他奋不顾身,差点就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了进去。皇上为此大发雷霆,不仅对太子爷进行了严厉的斥责,还毫不留情地收走了太子监国理政时期所批阅的那些奏章。
换句话说,皇上这明摆着是对太子殿下的表现感到极度的不满啊!
朱高煦心情不错,和颜悦色地同众人打着招呼,那温和的态度让宫人们更是受宠若惊。他一路闲庭信步,很快便来到了御书房的门外。
他轻轻迈步走进御书房,只见身着明黄色龙袍的永乐大帝朱棣,正斜斜地倚靠在软榻之上。他的手中还握着一本奏疏,双目微闭,似乎正在假寐之中。
“老二啊,你来了?身子骨怎么样了?都好全了吗?”
听到这个中气十足、充满威严的声音,朱高煦的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波动。那声音仿佛带着无形的力量,让他瞬间回到了现实。
永乐大帝,朱老四。
他按捺不住内心深处那难以抑制的好奇,竟然有些违背礼仪地抬起头,大胆而直接地看了过去。
永乐大帝啊!
这可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永乐大帝!
只见这位大帝面容英武硬朗,线条犹如刀刻斧凿一般分明,每一处轮廓都彰显着他的坚毅与果断。那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眸,紧抿的嘴唇,无不透露着他的威严与霸气。然而,那眼角细微的皱纹和双鬓微微泛起的斑白,却又透露出他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日夜操劳的疲惫与沧桑。尽管此刻他斜倚在床榻之上,但那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那掌控天下、挥斥方遒的非凡气度,依然让人感到无比的敬畏与尊崇。
这,就是缔造了永乐盛世的千古一帝,永乐大帝朱老四。
朱棣似乎察觉到了他那略带探究和惊讶的目光,有些狐疑地睁开眼睛。那目光犀利而敏锐,仿佛能洞察一切。他看向自家这个平日里有些莽撞冲动的老二,下意识地扯了扯自己的胡须。
朱高煦这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准备跪地行礼,以表尊敬和惶恐。
朱棣却笑着摆了摆手,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宽容和亲切,说道:“你这小子,几日不见倒是变得如此拘礼起来了,爹问你,身上的伤可都好利索了?”
“爹,区区小伤而已,不足挂齿。”朱高煦挺直了腰杆,声音洪亮而坚定地回答道。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坚毅,试图让朱棣放心,让他知道自己依然是那个英勇无畏的汉子。
朱棣听了之后,欣慰地笑了笑。那笑容如春风拂面,温暖而慈祥。对于这个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武艺高强的儿子,他一向都怀着深深的偏爱。这种偏爱,一方面源自于太子朱高炽的温文尔雅、书生气质,与他这个一生征战沙场、马背上打天下的老子性格迥异。
朱高炽性格温和,处事稳重,更擅长以文治国,与朱棣的勇猛刚硬形成鲜明对比。而朱高煦则继承了他的勇猛和果断,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毫不畏惧。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初决定将老大朱高炽立为太子时,朱棣的内心深处始终对朱高煦怀着一份难以言说的愧疚。毕竟,那些年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浴血搏杀、冲锋陷阵、拿命去拼的,不是老大朱高炽,而是眼前这个勇猛无畏的老二朱高煦。
“你今天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吗?这才休息了没几天,就闲不住啦?”朱棣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关切和好奇,紧紧地盯着朱高煦,仿佛想要看穿他的心思。
迎着永乐帝那充满期待和询问的目光,朱高煦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硬着头皮开口说道:“爹,如今四海承平,国富民安,儿子想……想去云南就藩。”
朱棣听着他前面的那番话,脸上顿时露出了诧异的神情。他太了解自己这个二儿子的脾气秉性了,向来野心勃勃,不甘居于人下。怎么这次受过伤之后,竟然会说出如此文绉绉、酸溜溜的话语?
但当他听到后半句时,原本还算平和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豁然坐直了身子。那瞬间的变化,让整个房间的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
“老二,你告诉爹,你方才说的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朱棣的眼睛瞪得溜圆,脸色铁青,声音冰冷而严厉地问道。那声音仿佛从牙缝中挤出,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
老二竟然主动请求前去云南就藩?
这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永乐二年的时候,就已经册封他为汉王,藩国定在云南。
可当时他却说:“我有何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坚决不肯前往藩国。
朱棣考虑到北伐蒙元的战事还需要他继续征战沙场,为国立功,索性也就对他的违抗之举听之任之。
这一滞留,就一直留到了现在。而且在这期间,老二还时常做出一些狂妄悖逆的举动。
对于他的这些小心思和小动作,朱棣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
可如今,怎么突然就转了性子,主动请求前去就藩了?
这可不像是你汉王朱高煦一贯的作风啊!
朱高煦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沧桑,缓缓地说道:“爹啊,儿子自幼便追随在您的身边,征战沙场。当时儿子年纪还小,人还没马镫子高呢,就跟着您上阵杀敌,冲锋陷阵!”
“那些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儿子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从未有过一刻胆怯。每一场战役,都是生与死的较量,都是血与火的考验。”
“这些年来,出生入死,身上留下了三十七处刀疤,十六处箭伤,大大小小的战事经历了百余次。每一道伤疤,都是儿子为大明立下的功勋;每一处箭伤,都是儿子对朱家的忠诚。”
“前几日又经历了那样一场生死考验,儿子险些就命丧黄泉。在那生死边缘徘徊的瞬间,儿子突然明白了许多。”
“真的是觉得身心俱疲,累了。儿子不想再这样打打杀杀,不想再这样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
累了?
真的累了?
朱棣听到这番话,神情微微动容。他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那些年与老二一同征战沙场的一幕幕场景,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涟漪。那些激烈的战斗,那些生死与共的瞬间,那些热血沸腾的时刻……
但很快,他又恢复了那副冷若冰霜的表情,大声喝道:“你说你累了?皇上的儿子不受点罪,那谁来为我老朱家拼命打仗?”
“这大明江山是我老朱家的,如今战事尚未完全平定,北方的鞑靼依然虎视眈眈,西边的吐蕃也蠢蠢欲动。你就说你累了,想要撂挑子不干了,好啊!”
不出所料,朱高煦被老爷子毫不留情地怒骂了一顿,那叫一个狗血淋头。
老子骂儿子,天经地义,朱高煦也只能乖乖地站在那里,低着头,一声不吭地默默承受着。
只是他的心里,对永乐帝却是暗自腹诽不已。哼,留着自己不就是想让自己替他在战场上拼命打仗嘛,还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真是个腹黑的老头子!
朱棣痛骂了自家老二好一阵子,骂得自己也有些气喘吁吁。看着朱高煦那副低头受训、老老实实的样子,心中又有些不太忍心。于是,他缓缓起身,走到了朱高煦的身前,伸出手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二啊,爹老了,精力大不如前了。你大哥的身体又一直不太好,这大好的河山,未来还得依靠你继续努力守护,为老朱家开疆拓土啊!”
朱高煦听了,心里顿时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脸上露出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心中暗自叫苦:“???”
我尼玛……
这老头子也太不要脸了吧?
朱高煦只觉得这句话似曾相识,顿时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顿了顿,朱棣又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爹知道你心里那些个小心思,以退为进,对吧?”
朱高煦一愣,脸上满是懵逼的神情,呆呆地看着朱棣,急忙解释道:“爹,不是啊,我真的不是这个意思啊爹……”
“爹也知道,你心里委屈,你不就是想趁着这个机会,跟爹发发牢骚,诉诉苦吗?”
“这样吧,朕把五城兵马司交给你掌管,再让你监国三日。那些个官员,该审查的审查,该抓捕的抓捕,一切都顺着你的心意来,怎么样?”朱棣拍了拍他的肩头,眼中闪过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朱高煦闻言,当场就呆若木鸡,整个人仿佛被雷劈了一样,愣在了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随即暴怒道:“让我监国?老头子你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