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厂长也没跑
张德宁回到了她忠诚的京城。
重进走进燕京文艺的办公室,熟悉的气息让她卸去了旅途的疲惫。
“哟,德宁,你可算是回来了。”
一个表面看起来很忙、实则闲的放屁的人看到她,登时找到了事。
张德宁一看是李拓,阴阳怪气就上来了。
“诶哟喂,这不是拓爷嘛。这四九城的事儿那么多,怎么有空跑到我们这小庙来视察工作啊?”
李拓老脸一红,随即想起自己脸皮厚,于是恢复平常。
“等我做了燕京文艺的主编,看我不把你发配边疆。”
张德宁满脸不屑,直接立起了flag。
“你要是能做我们燕京文艺的主编,我就丰泽园连摆十天宴席。”
李拓也不认为自己能当燕京文艺的主编,更关心张德宁的出差。
“怎么样?事情搞定了?那小家伙怎么样?有啥出奇的地方没?”
燕京文艺就这么大,有点啥事根本不存在保密的可能。再说了,张德宁也没想过保密,所以李拓这个溜达鸡都知道她干啥去了。
说起这个,四周的编辑们全都凑了上来,一个比一个八卦。
“那小家伙可不得了,现如今报纸、刊物上,全都因为他吵架呢。”
“要我说呀,有些人就是心思龌龊。人家写了一篇爱国和美好的文章,居然这也有质疑声。”
“呵,能没有嘛?你又不是不知道,想着出国的人那是上蹿下跳啊。”
张德宁一听跟李子成有关,登时来了精神。
“怎么了?怎么了?听你们的意思,起论战了?”
李拓拿来一大摞的刊物和杂志,明显看到眼睛里都是羡慕嫉妒。
“热闹着呢,说啥的都有。有说故事虚构,歌颂虚假美好的。有说立意深远,值得宣传。现如今啊,是什么牛鬼蛇神都跳出来了。”
这是哪里?
这是四九城。
所以张德宁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问道:“上头怎么说?”
李拓嘿嘿一笑,也知道她为啥这么问。
“上头?上头什么也没说。”
张德宁却不甘心,思来想去,转身去了主编办公室。
“主编,我回来了。”
李青泉正在办公。
他这个月被派到燕京文艺,走马上任主编的岗位,正在熟悉工作,手头的事多如牛毛。
“哦,是德宁啊,出差辛苦了。怎么样,取得作者的许可了?”
刚才在外面,张德宁没敢多说。此时没有了外人,她嘿嘿一笑,开始献宝一样往出掏。
“何止拿到许可了,您看看,我这一趟啊可是挖到宝了。”
看着张德宁拿出来的一大堆东西,李青泉也知道一时半会捋不清头绪。
“那你简要说说,都取得了什么成果?”
他本以为是年轻人积极性发作,做事没有章法,所以不管轻重什么都搞了。或许张德宁带回来的东西里,值得一用的寥寥无几。
然而等张德宁说完,李青泉人都傻了。
“一首歌卖了五万美元?什么歌啊?金子做的吗?”
张德宁捡出李子成和李香兰的合照,很满意主编的表现。
“那我就不知道了,反而人家日本的雅马哈公司就是买了。这我可是亲眼所见,而且据说这笔钱已经进了部里,您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以李青泉的级别,自然能问到。
这种事从未有过,又过于惊人,估摸着现在上边已经传开了。要不了多久,下面也会知道。
听张德宁这么一说,李青泉就知道事情假不了。
“了不得啊!了不得啊!这算是创汇了吧?你做的好。这是第一手资料,下一期上面赶紧安排。到时候,咱们燕京文艺保证一炮而红。”
他做了主编,心心念念地就是搞出成绩。结果张德宁带回来的何止是成绩啊,简直是卫星。
张德宁倒是很有操守,将关于五万美元的事挑了出来。
“这个就别报了,成子不让。我已经答应人家了,不能失言。”
要么李青泉是领导呢,一下子就听出了弦外之音。
“你拿到他的稿子了?”
说起这个,张德宁就不禁呲牙花子。
“那小子的案头就摆着一部还没完成的作品,我跟您说,那质量……不比《茶馆》、《雷雨》差。”
嘶……
李青泉成为了气候变暖的凶手之一。
“稿子呢?”
张德宁唉声叹气。
“人家答应给上海文艺了,我晚了一步。”
这下李青泉急了。
“这么好的稿子,他答应了你就不要了?你就应该不择手段……啊不是……是不辞辛劳地打动他嘛。”
如果让李子成看到,准会将李青泉和苏耘划等号。
张德宁也怕自己失分,赶忙安慰他。
“别着急,别着急,这次的稿子虽然拿不到,但是那小子已经答应我了,下一个稿子必须给咱们。”
行吧,总算聊以自慰。
李青泉缓过心情来,郑重吩咐道:“你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妥善整理好。即使不提那五万美元的事,也足够精彩了。”
能不精彩吗?
十八岁的作家,十八岁的编剧,十八岁的制片,还会日语,还会写歌,还会乐器。
这样的人,甭管是妖孽,还是全才,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
张德宁却没着急走。
“你这儿的电话借我用一下,我要打给成子。”
李青泉将电话推给她,疑惑地问道:“还有什么手尾吗?”
张德宁把那些报纸刊物给李青泉看。
“这上面闹哄哄的,那小子远在东北,一时半会儿还不知道呢。我怕他年纪小,被吓到了。”
李青泉点点头,也不禁为张德宁的细心而赞赏。这个女同志,看来可以重点培养,能成为燕京文艺的支柱啊。
电话自然是打到苏耘的办公室,结果没想到苏耘接听了之后,马上就换成了李子成。
“哟,张大编辑,刚回去就想我了?是不是要给我寄稿费啊?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啊?我还没动笔呢。”
张德宁对他的不要脸早已免疫。
“成子,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这话说的严肃,李子成也不说笑了。
“咋滴?有人知道我赚了五万美元,想要抢劫?”
这脑回路……
“不是,是你的那篇《伐木人》。如今有各种言论,其中不乏批评和指责。不过嘛,在我看来,全都是歪理邪说,你不用在意啊。”
她说完了,李子成却没有回复。
这让她误以为李子成被吓到了。
“你放心,肯定没有多大事。我敢保证,你的文章没有任何问题。”
直到这时,李子成才回复。
“你给我打电话,就这?”
这下给张德宁干不会了。
“就这……还不够吗?有人骂你,你就不担心吗?”
“呵呵……”
李子成说了一句前世烂俗的话,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却无比惊艳。
“我又不是人民币,没指望谁都喜欢我。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
饶是张德宁见多了风雨,也不禁为这份豁达的心胸所折服。
“真是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已经到了宠辱不惊的境界。”
但李子成又故态萌发了。
“主要是那些人又不给钱,我懒得搭理他们。要不你问问他们,如果我跟他们掀起骂战,每篇稿子他们给我稿费,我现在就动笔。”
“您呢,还是忙去吧。”
张德宁受不了了,干脆挂断了电话。
“得,咱们白担心了,人家活的通透着呢。”
这个时代的电话没那么隔音,所以李青泉也听到了。
“是个有趣的小家伙,绝非池中之物。”
李子成放下电话,座山雕一般的眼神盯住了准备挪动屁股的苏耘。
“走吧,老头,今儿个你跑不掉。”
被发现了,苏耘浑身不自在。
“哎呀,你看看,你看看,我这儿多忙,你找别人去吧。我都多少年不拍电影了,我这手都生了。”
“嘿,又不用您玩摄影机,手生不生的能咋样?”
李子成直接绑票,架着苏耘就来到了楼下的一间办公室。
这里已经布置好了,符合剧本中的要求。
之所以要用到苏耘,因为即将拍摄的一场戏,是给许灵均恢复身份的部分。
需要一个演员来演董主任。
大家正琢磨谁合适呢,李子成直接将苏耘拉来了。
“厂长来演,那最合适不过了。”
“就是,董主任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主任,咱们可是厂长出马,手拿把掐啊。”
“去去去,你们少起哄,等着看我笑话是吧?”
奈何这个时候的苏耘毫无威严,甚至不少得到消息的职工都跑来看热闹。
李子成可不管那么多,将剧本塞到苏耘手里。
“大爷,您搞了一辈子电影工作,可是却从未在电影中留下影像,您就不遗憾吗?来吧,跟随我的脚步,我帮您补上最后一环,这样您死了也能瞑目。”
“滚犊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苏耘气的要踢他,幸好他躲得快。
不过李子成的话击中了苏耘的软肋。
是啊,从1948年来到长影,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
这三十年间,他从摄影科副科长、技术处副处长、处长、副厂长,到如今的厂长。
他的人生早已和电影联系在了一起,多少精品名作都是在他的主持下拍成的?
可是那么多经典的电影里,却没有他的形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