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陈雨诗:画纸—天堂
《像自由一样美丽》。活着,直到重新回家的那一天。
直至将书合上,我依然无法想象那个时代的犹太儿童,究竟背负了,承受了多少。他们不过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孩子,可是在他们的童年,在他们还未曾领略到人生之美好时,苦难便已降临,一万五千多名犹太儿童,最后仅一百多名存活下来。“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蒲公英在招呼我,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只是,我再也没有见到另一只蝴蝶,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集中营的昏暗交织着孩子们的悲惨,蹙眉读完了全书,只觉心中很不是滋味,想哭,却哭不出来。然而,在亲眼见到幸存者保存下来的儿童画作,心中无限的憎恶顿时如决堤的潮水涌起,在惋叹那段历史的悲戚与悔恨时,眼泪亦随之落了下来。那些画纸残缺不全,材料各异,颜料也不怎么鲜艳,但它们却向我诠释着生活和希望。还记得那只他们最后见到的蝴蝶么,不属于集中营,不属于战争,只单纯的存在着,却是孩子们永生的眷恋。
“蝴蝶不住在这里,不住在集中营。”
每幅画作都深深地感动着我,我甚少感动,而此刻却感动于这些小小的心灵在承受着如此的磨难,而他们竟仍能以如此的笔触,记录下他们的心声,乃至阴霾、期待、向往、思念……每一幅画都在演绎着孩子的内心,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般的圣洁,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眼前似乎飞过了那只象征着自由与欢笑的蝴蝶,翩翩起舞。阳光下,一群孩子们追逐着,嬉戏着,手中拿着五彩的画笔,尽情挥洒着纯洁的童真。画笔是他们的翅膀,画纸是他们的天堂。略过眼前的阴霾与黑暗,梦中依然回到了家乡。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轻盈得翩然直上。”
《花园》,一个日落余晖的傍晚,花儿散发着鲜艳与芬芳,日日都是这样,那么宁和。枝头的花朵,不愿就这样凋谢。
《夜空》,仰望着宁静的夜空,心中是无尽的恐惧,这个黑暗的集中点,究竟还要困住他们多久,他们还将在这里度过多少个夜晚,只有上帝知道。
《逾越节聚会》,这是对家的怀念,这是对民族的认同,这是对宗教的信仰,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灵魂,仍是有依托的。
《拿着棍子的警卫》,这是所有恐惧的来源,他们的编号将在这里被熔掉,而后宣布他们的死亡,可是他们要活着,他们渴望一个更好的世界。《火》,代表着希望,终有一天,他们将走进他们的村庄,他们将享受他们的家乡,那里将不再有黑暗和悲伤。
一连浏览了数十幅画作,可最为震撼我的,却是那幅《鸟和蝴蝶》。“I never saw another butterfly——Pavel Friedman.”短短一句,却承载了无尽的苦难与煎熬。在本该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却是阴云密布。没来由的恐惧,揭开了那段悲壮历史的序幕。历史的长卷再一次掺杂着浓重的血腥味,回到那个时代,到处是鲜血。“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轻盈得翩然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