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奋战录](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31/53176331/b_53176331.jpg)
第4章 孟津之战见故人(二)
撤退的第9日上午,三花娘娘子秀骑着枣红马登上孟津北岸高处。看了孟津渡口片刻,三花娘娘子秀就叫过随行的两位队长莫礼青,莫礼红。
商王室乃是子姓,三花娘娘名子秀。子秀指着山下问二人,“可看出些紧要之处?”
两人看了一阵,就见孟津渡口与浮桥上,周军正在有序撤退。周军并没有将道路封死,只是将四十几辆被抛弃的战车在通道上横了三列,用来阻挡骑兵冲击。
以渡口与浮桥为中心,周军布置两道防御阵地,阵地上摆满了竹子拼凑成的粗糙拒马。在拒马后方,周军弓箭手整齐排列。准备随时射击。
两人随着子秀征战十余年,从未见过如此针对骑兵的阵仗,只敢答道:“请娘娘示下。”
子秀笑着用马鞭指向周军阵地:“阵中上将懂骑兵,擒之,天下可定。”
莫礼红甚是不解,“既懂骑兵,怎敢留在阵中?不怕被吾等一举荡平?”
话音刚落,就有人答道:“既懂骑兵,安敢不在阵中。”
两位队长扭头看去,就见一位雷公脸,罗圈腿的男子到了近前。却是二旅旅长袁弘。
商朝军制中有旅和师。其统帅被称为旅长,师长。旅为直属王室的正规军,规模虽然是千人为单位,排序反倒比各诸侯派遣的士卒组成的万人为单位的“师”更高。
莫礼青,莫礼红兄弟二人是第一旅的百夫长队长。虽然对袁弘客客气气,却并不真的服他。莫礼青当即问道:“难道此人以为可以挡住吾军不成?”
袁弘指着正从浮桥与渡口有序撤退的周军答道:“那人并不想挡住吾军,那人只求撤到南岸。此人若是敢不在军中,周军定然大乱,无一人可过河。”
子秀本想提拔莫礼青,莫礼红兄弟,见二人见识如此,便命道:“告知全军,战后无论生死,皆赐良田二十亩。若战死,无姓氏者,赐姓。有姓氏者,赐钺!”
三花娘娘此次从淮夷处赶回朝歌救援,三千骑兵还能继续战斗的只剩一千二百。一路追杀后,抵达孟津的不过八百。这八百骑兵听闻赏赐的命令,皆是欢呼,“愿为娘娘效死!”
王浩然已经看到了三花娘娘的骑兵赶来,立刻下令,“殿后军布阵。修工事的两千士卒,过河。”
河边,早就为太师姜子牙与太宰姬旦准备好了船只。姜子牙从昨日起,就指挥撤退的一万两千人按照王浩然提供的规划方案不分昼夜地修建拒马,挖掘陷马坑。同时,还指挥部队有序过河。经过一天一夜的修建与撤退,此时防御阵地已经成型,修建防御阵地的士卒也只剩下两千。接到王浩然的将令,两千士卒们立刻奔向河岸与浮桥。三千殿后士卒也已经休整了一天一夜,此时虽然有些紧张,却也有序地摆开阵势准备应敌。
姜子牙与姬旦上了船,小船划到河道中央的陆地边停下。姬旦扶着姜子牙上了望楼,就见河岸上的瞭望杆上,周军士卒打出旗号,向各方示意,三花娘娘的骑兵大约有八百。
姬旦开口问道:“尚父,三花娘娘骑兵不到千人,信有三千士卒,可胜乎?”
姜子牙知道姬旦的心思,闭口不言,只是看着战场。姬旦也看过去,就见三花娘娘的骑兵们如乌云压城般快速行进到防御阵前。却没有直奔通道,而是在距离周军殿后部队半里地的防御阵地边缘停下,八队骑兵均匀地分散在防御阵地前。
距离通道半里地两侧的上百名骑兵下马,他们解下铁锁链。铁锁链头部有铁质钩爪,骑兵抛出钩爪,抓住竹制拒马。竹制拒马本就赶工出来的,被这么一拉,立刻散架。
在上百名骑兵的努力下,密密麻麻的竹制拒马阵中很快就出现了两条通道,不断向周军军阵中延伸。姬旦看得脸色发白,认为可以靠这满地障碍物阻挡三花娘娘的想法烟消云散。
殿后的周军也没有干等着,弓箭手们发箭阻挡。三花娘娘的骑兵中立刻又出来了上百人,举着盾牌为同伴抵挡箭支,让周军的弓箭手们阻挡不了商军破坏拒马的行动。
不得已,周军的弓箭手们全都集结在这两处,用更加密集的箭雨抵挡。位于通道口的骑兵们立刻在队长莫礼红的带领下前进。
以废弃战车为掩体的周军用弓箭阻拦,莫礼红摘下长弓,与普通的复合弓不同,莫礼红的弓脊嵌入了铁条。他箭似流星,一箭就射穿了一名周军甲士的咽喉。也不看战果,莫礼红箭如连珠,片刻间就射杀了十余名周军。其余周军吓得不敢抬头,莫礼红一挥手,二十余名骑兵催马向前赶到战车附近,随即跳上战车,枪出如龙,将守在战车后的周军杀地连连后退。
又有十名骑兵冲上去,为首的用铁链缠在前方一辆战车上,其他骑兵用自己的铁链钩在铁链上,一声号令,都纵马向后方行进。十匹马的拉动下,那辆战车直接被扯出了路障。
如此三次,第一道路障上已经出现一个缺口。此时第一道战车附近的周军已经被杀退,骑兵们从缺口处纵马而入。
就在此时,王浩然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殿后周军这一天一夜已经训练多次,接到命令后立刻撤入第二道防御阵地内。
姬旦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攻防战,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他突然想起在决定撤退的那晚,姬信被叫到中军问话的事情。
姜子牙询问姬信,为何以为三花娘娘的骑兵不可敌。姬信答道:“大周伐蛮夷,蛮夷不知战车,持兵挡之,遂成齑粉。其非愚也,实不知战具之变。臣观三花娘娘骑兵,如蛮夷之见战车,知其异,却不知其能。故有此想。”
姬旦当时还觉得自己这庶弟姬信说话是越来越乖巧了。在撤退途中,姬旦经常会想象着如何利用兵力优势歼灭三花娘娘的骑兵。
在姬旦的想象中,三花娘娘的骑兵们只擅长骑马冲锋。只要能遏制住骑兵的冲锋,就有了胜机。
当亲眼看到姬信布置的防御阵地后,姬信坚信这就是克制骑兵的绝佳手段。
然而三花娘娘骑兵们在行云流水般的进攻中展现出的种种战术,让姬旦明白这种看似牢不可破的防御只能防御骑兵们纵马冲锋而已。三花娘娘的骑兵们掌握的战法远超姬旦所能想象到的那一点点。
论起不知战争装备的变化,姬旦与那些蛮夷们也没什么分别。
“信,知兵。”姜子牙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