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快速扩张导致企业“猝死”

生命线没有做好,就盲目地快速扩大事业线,会造成企业“外强中干”,从而导致企业“猝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生命线没有做好,就盲目地快速扩大事业线,会造成企业“外强中干”,从而导致企业“猝死”。

改革开放40多年,有的企业一路顺风顺水,成绩骄人。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当时竞争对手的实力都不强。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各个领域都存在大量空白,填补空白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了技术性要求。什么东西一复制就成了“我的”,就可以快速占领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因此不少国内企业养成了快速扩张的习惯。

不过,事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会变,客户需求会变,竞争对手也会变。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如果企业没有好方法应对,马上就会“死”。究其原因,还是成功因子没有做好就快速复制,让企业成了一锅“夹生饭”。换句话说,企业本身的成功因子就是有缺陷的,复制出来的所有东西就都是有缺陷的。正因为如此,快速扩张的企业很难抵御市场竞争的“狂风暴雨”。

因为开始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我的一位学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对我说:“老师,您知道吗,在2000年之前,我的企业就已经营业额过亿元了,可惜好景不长。到了2005年,我又把企业的营业额做到过亿元了,结果还是倒闭了。现在,我第三次创业,营业额又做到了3000万元。这次再也不能让企业‘死’了。”

我问他:“你想过企业倒闭的原因吗?”

他回答:“前两次创业,选择的行业受政策影响比较大。开始的时候,政策比较宽松,资源、贷款都不是问题,企业做大做强很容易。特别是第二次创业的时候,不到两年时间,我就把企业做到了拥有200多家连锁店的规模。可惜,政策突然间发生了变化,结果市场形势和竞争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我的企业很快从200多家店萎缩成了4家店。”

企业在没有做好生命线之前,就盲目地上马事业线,风险非常大。我的这位学员之所以一再遭遇企业倒闭的打击,就是因为他心中很着急,很害怕市场被别人抢先一步占领了,自己失去机会。但是,如果自己还没弄懂,盲目上马只会“欲速则不达”。

对此,二次创业的巨人创始人史玉柱深有感触。他说:“试销市场快步走,全国市场慢步走。”意思是说,老板需要不断测试自己企业的成功因子,做好企业的生命线,但不要盲目求快。只有把生命线全部做好之后,才能进行完美的复制,才能做好事业线。

著名的连锁酒店——如家酒店就遵循了这一核心规律。如家在探索企业生命线的时候,就曾经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北京的地下室为设计方案做了一个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反复分析研究,没有十万火急地上马复制。

麦当劳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也成功遵循了这一核心规律。当年,麦当劳用三年时间只做了三家店。是它没有能力复制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三年才开三家店呢?恰恰是因为麦当劳深谙企业经营的核心规律。在大规模复制之前,麦当劳进行了细致的准备。

首先,麦当劳深知自己是一家外来企业,尽管自己的成功因子在欧美各国均得以成功复制,但是否适合中国这块新土壤仍需要进一步测试。于是,麦当劳在中国不同城市的不同地段开了三家店,看看中国的顾客是否接受这个“外来的和尚”。

其次,麦当劳利用三年时间培训了一大批人才。参加过相关培训的麦当劳(中国)的早期员工曾告诉我,在管理中心里面,所有人都在拿着塑胶的汉堡演练所有的流程,直到准备好了才开始铺开复制。目前,麦当劳在中国的连锁店已经超过5700家。这5700多家店就是这样复制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