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号钟
伯牙在众目睽睽之下,登台,来到台上,并没有象成连预期的那样救台,呵一声琴来,而是直接绕至号钟之后,安自就座,就要抚那上古重器之琴《号钟》,心一声道:“知吾者,舍吾子期,还有其谁!”
伯牙依稀记得与子期之言,若得一好琴架之,音以生辉,心之所向,舍吾其谁。
成连见景,心如滔水滚滚翻腾,但是,并没有阻止。
钟仪见之,心中突然激愤,道一个混蛋,同时猛然起身呵斥道:“且慢!号钟乃国之重器,岂非吾辈随意奏之,可否经过主琴之掌的同意!”号钟,非传不可弹,这是乐府对宝琴依重的规矩,满朝无不皆知,如今的伯牙如此众目睽睽之下坏规矩,岂可容焉。
此言一出,满堂严肃以待,都将目光注视在成连身上。
钟仪亦将目光移之,且看成连决择。
成连环视众场灼灼目光,想起与倚相推心之言,心下一横不再多想道之:“可!”
一个可字,钟仪如遭雷击,神情一阵恍惚,曾几何时双目都不曾湿润过,之前种种瞬间一片荒芜。
成连竟然同意了,场下一片暗自哗然,这表明,号钟的下一任主掌者,即是伯牙了,看来一直在成连心目当中,伯牙才是号钟真正的传人。
不过钟仪心中仍有不依道:“虽可,但汝亦不可弹!”
“为何?”伯牙坚定不移问之。
“汝可知,六忌七不弹乎!大寒,大暑,大风,大雨,大雪,迅雷六忌,闻丧,奏乐,事冗,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不遇知己则皆不可弹!如汝可焚香否,净身否,遇得知己否?奏乐否……?”
场下一阵寂静,落针可闻……
伯牙上台,众目之下,一未焚香,二未净身,三,谁人能自称伯牙知己,况且,一众之下,岂未奏乐乎!
左史倚相依旧面如春风而无一语,公子比刚要起身呼应,伍奢适时压手,遂使其偃旗息鼓,公子弃疾年少,莞尔一笑了之。
成连亦是苦无对语,为此一役,追悔莫及……
就在一场之众觉得伯牙该歇台而去之时,伯牙竟是却然不惧,大声以呵道:“吾之心已净!吾心之香已焚,吾为吾自知已以弹吾之心也,可弹否?”
如此心真之言一呵,全场皆铭,无言,如是无不言……
左史倚相不禁寂场之中道出心声来:“可。”尽皆道出了全场众心之声。
倚相一言出,何以驳反,继而场下哗然一片鼓动的掌声,久久回荡在大堂之中。
钟仪即时瘫坐泄气,成连笑逐颜开,伸手示意伯牙,现在可以弹奏了……
伯牙遂以自醒,整顿好状态,目视以琴……
号钟,古色古香,长三尺六寸九分,宽六寸,厚三寸九分,皆寓三才六合九州之意,蚕弦,雁足,矩形龙池凤沼,轸池下书,号钟。
龙池边侧嵌款:东山之桐,西山之梓,合而为一垂千古。
龙池下落款:叠山氏识,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伯牙心头呜呼兴哉,甚妙也……
继而一拨琴弦,嘣…………
宏音卓响,波动大堂,来回激荡………………
嘣………………空谷幽深渊远兮,千万里……
嘣嘣………………蒸蒸腾腾高耸兮,拔云而去…………
看那叠峰峦山涧……
如水涩流……,
月岁款款……,
滔滔江河永不休………………
哗………………琴声一落,众声喧哗,无不鼓手称绝,不禁跳声互问,这是什么……
有人说《高山》,亦有人道《流水》,连山不禁起身上台低问:“如此融成一曲,称之以何?”
伯牙遂答之曰:“高山流水。”
成连,连连称妙,高山之流水甚妙,至此乐府为尔留曲,世代传诵矣。
钟仪上台一奏,遂不失真,堪称传承佳音,虽有高下立判,但还众曰:乐府乐师亦是名副其实。
就此乐式结束,即而闻众频频回首望之乐堂,留恋往返,心中那激荡的琴音久久挥之不散,伯牙由此也一鸣惊人。
事后,成连将伯牙唤至自己房中,自沏茶而堪堪小酌亦被灼唇笑道:“伯牙果非池中物,虽他人只为悦耳,又引以号钟之威,不过但凡精通音律之辈,无不知号钟难以驾驭,亦无不知尔乐律天资造诣,择日,为师便上朝秉承国君,号钟,当属于尔,为师相信,将来,尔必会掌好乐府,为师也能安心退隐家中,享享清福了。”
伯牙忽而忏愧道:“师尊末急,师尊依然老当益壮,伯牙还年少轻狂,弹奏号钟只是一时兴起,望老师不必放于心上,此亦有原由,且听弟子详细道来。”
“哦?”成连一听,竟还有原由,确想听上一听。
伯牙遂以将湖畔偶识樵夫钟子期一事详尽道之。
成连亦呼之巧道:“原来如此,我说伯牙今日乐律造诣忽而大放异彩,原来如此,世间确有那隐世的高士,不过相识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尔有如此奇缘之巧遇,又得了那知音,为师更是为尔高兴,有机会,亦为为师引荐一翻。”
“那是自然,等月了赴约之时,并会与子期传达师尊的心意。”伯牙兴回,遂而退之,返往家中后,频频忽略母亲的使唤与餐饭,母亲笑看己出之子,埋头整顿巩固乐式之日的即兴之悟,心满意足,伯牙之所勤奋,仅待不日之后与子期共赏之,想必子期亦会兴奋矣,至于其他非为己之知音,何足道哉,即使天下负我,唯有子期一人足以。
转瞬月了,伯牙兴致勃勃,背琴复船,赶于湖上,船头迎风,心中清爽,一心向往于湖畔,却然不觉身后有了不少的暗度陈仓,尾随而至者,皆为一睹伯牙的神秘知音而至,以解心中之好奇,大多男女偷偷议论着是男是女,是友是敌,此人会是何种神奇。
风徐徐,小船悠悠靠近了湖畔,伯牙举目四望,没见子期,遂下船走入桐柳涛林高声呼唤:“子期……伯牙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