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方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古今录验》续命汤

续命汤是古代风痱病方,传统的祛风散寒方,具有振痿、转舌、松肌肉、治麻木、止咳喘的功效。续命汤证以四肢瘫痪、麻木以及失语为临床表现特征,多见于突发性疾病。

一、经典配方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五钱,杏仁四十枚。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金匮要略》)附录)

二、经典方证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金匮要略》)

1.身体不能自收

此症多为四肢瘫或偏瘫,多见于中风后遗症、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低钾综合征、神经根炎等。

2.口不能言

失语,是患者不能回答问话,应该是中枢性失语,为语言中枢受损所致。多见于脑卒中、脑肿瘤等。

3.冒昧不知痛处

冒昧:冒,上为帽子,下为目,即帽子蒙盖了眼睛;昧,昏暗不明之意。冒昧是指头脑不清,《外台秘要》冒昧下有“不识人”三字。因此,冒昧是脑功能障碍,为意识障碍之轻症。不知痛处,是知觉神经功能障碍,用锐器刺激而不能明确刺激部位,更不能躲避,即麻木不仁,多见于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4.拘急不得转侧

此症指肌张力增高及伴发神经性疼痛的症状,多见于帕金森综合征、中风后遗症等。肌张力增高为上位神经元受损的表现,即常说的“硬瘫”。若为弛缓性瘫痪,通常是脊髓等下位神经元病变。

5.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此症指咳嗽气喘,不能平卧,端坐呼吸,面目浮肿等,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心衰、支气管哮喘等。方中有麻杏石甘汤、麻黄汤等平喘方。木防己汤与本方都用了桂枝、人参、石膏,都是治疗肺心病的常用药物。

经典原文的几个关键词几乎提及了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以看作是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等方的结合体。但因为当归、川芎、人参等药的加入,使得本方证具有针对脑病的特异性。传统解释有“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尤怡)、“治中风之专方”(莫枚士)、“风入闭塞其毛窍,阻滞营卫不行也。盖风多夹寒,初中时由皮肤而入,以渐而深入于内,郁久则化热,热则伤阴,阴伤内无以养其脏腑,外不能充于形骸,此即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所由来也。”(陈修园)其病理基础与中枢-运动系统障碍有关。此外,本方证关于呼吸困难的表述也值得重视,提示本方可以用于肺病重症。

三、适用人群

此方为救急方,体质上没有严格要求。但在慢性病中较长时间服用,可以考虑患者人群特征。其人体格壮实者多,或有浮肿貌,舌苔有特异性。

1.黄黯壮实

本方适用于敦厚壮实,脸色黄黯不红,皮肤粗糙干燥,疲惫浮肿貌;不易出汗者。有疲劳受凉暴感风寒的诱因。

2.水滑苔

本方适用于舌苔白腻或水滑,痰涎口水多,小便清长者。

3.神经症状多见

本方适用于或头痛、项背酸痛,或身体拘急、关节疼痛、反应迟钝,或失语,或语言謇涩,或步履维艰,或吞咽困难,或咳喘痰鸣者。

怕热多汗者,心律失常、血压过高、前列腺肥大小便不畅者,慎用或忌用本方。

四、适用病症

本方适用病症中,脑病及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以急性弛缓性麻痹或瘫痪、肌张力增高及伴发神经性疼痛,或突发语言及吞咽功能障碍,以及咳喘、面目浮肿、口水多为表现的疾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风痱

此为古病名,是一种以四肢瘫痪、麻木以及失语为临床特征的突发性疾病,与现代临床的脊髓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脑干脑炎部分相似。“夫风痱者,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僵直者是也。”(《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根据原方后提示“汗出则愈,不汗更服”,说明本方的取效标志是出汗。如果不出汗,可以加大麻黄用量。黄仕沛经验,麻黄的耐受量是因人而异的,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

2.脑卒中

其突发性的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或神志迷茫,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行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等,均与本方证相符。但血压过高者或脑溢血者慎用。胡希恕曾说:“临床中风用此方当慎。”

3.帕金森病

“身体不能自收持”“拘急不得转侧”与帕金森病的肌张力高、小碎步等十分相似。适用者以身体壮实、舌苔水滑、食欲正常者为宜。口水多者,合吴茱萸汤。

五、方证鉴别

1.本方与麻黄汤

两方均可以用于中风、偏瘫、失语等,但本方证的神经症状更加严重。

2.本方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两方均能治疗运动障碍,本方治“身体不能自收持”“拘急不得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多用于抑郁失眠者,胸满烦惊是其特征;而本方证多无以上症状,疾病突发是其特征。

六、参考用量

麻黄15g,桂枝15g,当归15g,人参15g,石膏20g,干姜15g,甘草15g,川芎10g,杏仁15g。以水1000mL,煮取400mL,日分2~3次服用,得微汗为佳。如需服用7天以上者,可以用量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