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3,我的逆流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寄稿(追读)

李宥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准备研究一下这些地摊文学的写法。

原以为93年的《故事会》上的都市小说已经够野性了,没想到《上海故事》,《女友》这些都市题材的小说杂志,更特么狂野。

就差打上皇叔这个标签了。

全特么的是都市女职员在职场中的种种离奇遭遇,尤其是漂亮,没有背景见识的女员工。

基本都成了老板的小三,其中情与肉的描写,堪称登峰造极。

也就这个时代才能看得到。大街上都能买得到。

贵一点的两块块钱一本,也就一包贵点的烟而已。

每本杂志的后面,还都有投稿地址。

【火热求稿中,一旦中稿,一篇短篇小说20-30元】

李宥为直骂心黑,短篇小说压价这么狠的吗?

国家标准1990年版,稿费标准是千字10-30。

结果这年头还有给5块钱一篇的。

不过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地摊文学的艺术价值太低了,基本只有情绪。

就是要勾起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所以稿费都很低。

写作门槛也不高。

很多故事那都是可以换个场景,换个反转,又能写出一篇来。

主打的就是一个量大管饱。

李宥为花了两小时,看了二十多篇。期间小李一直雄赳赳,气昂昂的。

“算是找到了一点写地摊文学的精髓,里面很多动作描写都有雷同之处,形象描写基本就是一个模板。某些部位的描写,都可以借鉴。”

只需要想一些比较刺激的情节和狗血的人物关系,就能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李宥为学习成绩好的优势在这种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学什么东西都快。

学校的知识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写小说也是一样的,再加点自己的想象。

提笔就洋洋洒洒写了一篇短篇都市小说。

讲述的是一个寒门贵子,毕业后入职一家公司,面对权利金钱的诱惑,一步步与公司同事,女领导之间发生暧昧的故事。

当然其中最能调动情绪的,还是一些动作描写。

又花了半小时订正一下细节描写。

人生第一篇地摊文学就创作出来了。

全都是努力,真是不容易,写小说还是太难了。

然后又用同样的故事结构,写了一篇古代书生进京赶考,路上偶遇漂亮仙子的故事。

“两篇一起投过去,要保险一些。”

“如果两篇都失败了……不可能。编辑应该眼睛不瞎,自己这呕心沥血的创作,要是不选,那就是他们不长眼睛。”

搞定后,才想起唐阿姨送了他半个西瓜,正好犒劳犒劳自己。

一边吃着冰镇西瓜,一边继续继续研究地摊文学。

“这年代的地摊文学还是太初级了,剧情张力不够,只能靠着情与欲来拉住读者的眼球。除了这些就没了别的看点。”

“不过,赚点生活钱还是不难的。”

“以后再打算写本有剧情张力的小说吧。”

李宥为没打算搞文抄,自己这么聪明,还用得着抄别人的小说吗?

看过一遍的小说都会在他脑海里有个印象,到时候将别人小说的优点调出来,自己写一本不挺好的。

干嘛去抄别人的,不道德。

掉份儿!

网络文学时代有不少人的都市小说写的特别好,适合在这个时代加料。

比如鱼人二代,尝谕,要剧情有剧情,再加点料,确实有点降维打击了。

吃完西瓜,天也渐凉,是时候去看看李顺才回来没,顺便把刚写的小说寄给《故事会》。

正准备出门呢,陈琳拿着练习题就来找他了。

“李宥为,你准备出门吗?”陈琳脱掉了校服外套,就穿着一件穿白的弹力短袖,很贴身,下面是一条宽松的短裤。整体看起来青春动人,肤白貌美。

女孩大大的眼睛看着他,被李宥为大胆的目光,看得有点害羞了。

“嗯。你是遇到什么难题不会解了吗?”

“没……没。只是觉得这道题你肯定也不会做。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陈琳眼睛一亮,被自己的机智聪明感动了。不用担心丢面子了,也不用担心被对方嘲笑。

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嘛,可不是让你给我讲题哦。

“我这会儿有事,可能要等会才行。”

“啊!你是要去哪啊?多久回来?”

“去一趟镇上,没多久。”

陈琳没想到他会拒绝自己,差点就爆发了小公主的脾气。

“要不要我骑自行车送你过去?”

“这样太麻烦你了吧?我走路过去也不过半小时,也没多久。”

“不麻烦。今天在家学习一天了,正好出去透透气。”陈琳给自己找了个借口。

动作很快的起来了一辆自行车,来到李宥为面前,拍了拍后座:“快坐上来吧。”

“那谢谢了。”

李宥为第一次坐上少女的后座。

陈琳骑车的技术还行,一路骑的也很稳。

主要是上海的路好,出门就是水泥路。

从农村到镇上,三公里距离,骑自行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先去邮局吧,我寄两份稿子出去。”

“咦!你还寄稿子呢,不会在写小说吧。”

“对啊,希望挣点稿费,填补一下生活费。”

1993年的邮费标准,本埠一封信一毛钱;外埠一封信两毛钱。

那边收到稿子,过稿后,会将稿费一并邮寄在信封里。

整个过程大概是两星期。

超过两星期还没消息,那大概率是没过稿。

李宥为打算以后每天寄两封出去。

以他的写作水平和高产,应该能在一个月能挣到不少稿费。

无非就是花费点时间和脑细胞而已。比起其他创业活动,风险要小得多。

寄出去后,陈琳问他:“你写的什么小说呀?能给我分享一下吗?”

“emmmm,看过聊斋吗?”

少女点点头,“当然了。语文课本上都有聊斋的故事选集,我还为此去看过整本聊斋呢。”

“我写的小说就是发生在聊斋世界的故事。书生进京赶考,路上一个美丽的仙女……”

陈琳这种漂亮的女孩,对李宥为讲的故事还挺感兴趣的。

非要让李宥为借她看一下原稿。

“不太好吧……你今年多少岁了?”

“我十七了呀。还有什么故事不能看的?”

“十七也太小了。未成年都不适合看。”

回去的时候,李宥为骑着自行车,后面坐着陈琳。

对方正津津有味的看他的原稿,寄出去的是复印稿。

“我们可以去弄堂吗?有点事,到那了请你吃东西。”

“可以。”陈琳无暇顾及他去哪,此时已经被李宥为写的故事给深深吸引住了。

自行车停下来了,陈琳都没注意到。

“你在这等会儿,我过去看看马上就来。”

李宥为小跑着来到李玉华老家门口,照样敲了敲门。

“小李!你终于来啦!”

回头正见到发福的唐婶,有些热情的看着他。

两家是住对门,所以唐婶有心是能注意到李宥为到来。

“上次你走的急哦,我没跟你交代好。李顺才,也就是你爷爷和你奶奶,到你爸爸家去玩,至少要一个月才会回来呢。我们也不知道现在你爸爸住在哪里得。”

“小李,你干脆先在我家住下嘛,好等你爷爷奶奶回来。”

李宥为没想到会这么倒霉。还是拒绝唐婶的好意,“我已经在张施村那边租了一间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