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师出高徒
俄罗斯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我认为,只有优秀才更能培养优秀,成功才更能启迪成功。
高山上的小草比山下的大树视野还高,其中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有多少人能够认识到,一个人的思想智慧也可以站在高人的“肩膀上”。
古语说:“名师出高徒。”古代的“名师”名副其实,“名师”就是“高师”,是有实力的、高明的老师。当今中国的“名师”有很多名不副实,与古代名师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这里我称“高师出高徒”。
著名的“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人是师生关系,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亚里士多德还是世界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帝王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古希腊这四位彪炳史册、影响人类历史的人物,能够出现在一个短暂的历史时期已是奇迹,而他们又有直接的师承关系,这更是奇迹。在我看来,如果不是“高师出高徒”,这种奇迹几乎不可能出现。
单从培养学生的成就看,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三位老师是老子、孔子、鬼谷子,他们也演绎了高师出高徒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鬼谷子名王诩,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纵横家,同时还兼具道家、阴阳家、兵家、法家、名家等等思想。他弟子众多,其中名震千古的如孙膑、庞涓、苏秦、张仪,他的众多弟子甚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鬼谷子的老师是谁呢?他就是震古烁今的《道德经》作者老子,老子是鬼谷子的老师,而孔子也曾向老子学习请教。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培养学生方面,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以“复圣”颜回、“宗圣”曾参等最为著名。
当下中国也有很多名师出高徒的例子。如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他的学生成名、成家者很多。在《我们的老师厉以宁》一书中,厉以宁教授的部分学生亮相,其中有不少省部级干部、社会名流。
为什么名师会出高徒?这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名师出高徒有合理的逻辑。老师是土壤,学生是庄稼,老师的思想土壤肥沃,学生这棵庄稼自然会得到良好的滋养,茁壮成长。每个时代的名师,因为他们的才识处在时代前沿,受业于他们,就在知识方面步入或接近了时代的前沿。这是名师对学生的特殊价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导师就是弟子思想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