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复利:28种写作变现的底层逻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节
关于写作变现路上的三个锦囊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觉得诸葛亮真的太神奇了,竟然能提前给赵云三个锦囊妙计。

而我们今天说的三个锦囊,其实就是在未来的写作变现路上大家会遇到的问题,我把其中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告知大家,让大家有一个心理准备,同时给出三个应对方法。

一、接纳一件事:今天超级牛,明天超级傻

写作变现路上请接纳一件事——今天的我超级牛,明天的我超级傻。

这件事会循环往复地发生在你身上。

我们作为一个内容创业者,要去写文章、发文章、获得读者观看和反馈,这个过程在当下的时代是非常迅速的。

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一本书可能在滞销了很多年之后被突然发现,进而从滞销书变成畅销书。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你写的文章在发出去的一个小时内就可以收到各种各样的反馈。

很好玩又很折磨人的是,这个反馈有可能很好,也有可能很差。

这就会造成:前一天你文章的阅读数据非常好,觉得自己就是天才,超级牛;但是24小时之后,一切重来,再去发一篇新的文章,阅读数据会让你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废物,太蠢了!

相信我,这在写作的过程中将是常态,这也是几乎所有的内容创业者都逃不开的“魔咒”。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这件事,接纳这种起起伏伏,接纳这种必然会出现的焦虑。虽然很难,但我们必须去做。

我之前看过一个微博博主发的帖子,那个博主说,他见过的几乎所有内容创业者都患有抑郁症。我觉得这个说法太过绝对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创作过程中,焦虑是一定会出现的。

所以,学着去接纳,以平常心去对待,慢慢地,你会习惯的。

二、相信一件事:功不唐捐

要相信一件事——功不唐捐。

就是我们所下的功夫,一定会有所回报。回报的时间可能是今天,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很久很久之后。

但我们一定要相信这件事。这个笃定的意志对于内容创业者特别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作为内容创业者是会对别人产生影响的,而且这个影响通常会远远高于我们的预期。

我再来解释一下:

一个写作新手,在初期最容易出现的状态就是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人微言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啥都不是,觉得可能只有很少的人会认可自己。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现在写作的人看上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0年8月,已经注册的微信公众号约有2000万个,其中能持续更新的大约只有8(8)5万个,这个数量乍一看还是挺多的,如果将这个数据放眼全国,比例小得可怜。

这也说明,能够一直坚持写作的人其实只是一个极小的群体。一旦你坚持写起来了,就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而你生产的内容,就是被剩下的绝大部分的人在阅读、在观看、在学习、在信任,所以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不够好。

我还是讲自己的例子:

我在写到公众号拥有10万粉丝的时候,其实在内心是有非常深的自我怀疑的,我会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并不好,文笔也不好,凭什么能够吸引这么多粉丝?

但是当我去看留言区的各种读者留言时,看到一些人因为我的一篇文章而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因为一张图片让一些人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文字和内容是有力量的,是对别人有帮助的,是能影响到别人的。

这也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内容创业者最幸福的事情。

三、坚持一件事: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给自己的未来账户投下的一枚硬币

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给自己的未来账户投下的一枚硬币,都是在对自己的未来做投资。

我很喜欢张宏杰老师写的《曾国藩传》,最近又读了一遍,又有了新的收获: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真的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完成的。

被后人誉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拖延症患者,一个看书三分钟热度的家伙,一个好色的小伙子,但就是因为在后来的几十年中坚持一点一滴的积累,才会在未来变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内容创业者,一定要对自己的内容和文字有敬畏心,有原则和底线。

这个敬畏心一方面来自对自己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和别人的负责。

我们带着这份敬畏心写下的每一个文字,都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产生复利。

前些天我参加了一个直播活动,当时有一个小伙伴和我连麦,她上来就开始感谢我。

她说,她曾经为了家人努力写作赚钱,还把我曾经用来激励她的一句话收藏到手机里,这句话在她对生活产生迷茫的时候,给了她很大的力量,让她更加笃定且努力地去对待自己的生活。

这句话是我在2016年决定写作赚钱的时候给自己打气用的,当时我告诉自己:“努力拼命写100天”。现在回头看,真的很庆幸当时自己选择了写作这条路。

你看,当时我只是非常认真地写下了一篇文章,真诚地分享了我的一段经历,也以为一篇文章只要过去24小时就不会有更多人记得了。

但其实不是,我们输出的文字都是在给我们的未来账户投资,它们会在之后的某一天长成一朵花,或一棵树,结出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