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开发与土地利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草地资源大国之一。中国的草地资源开发在古代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长期发育过程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翻阅史籍不难发现,中国的人文社会发展恰恰就是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长期冲突和融合的过程,而支撑中华文明长期发育的两大基础资源要素就是草地与耕地。然而当中国发展进入工业文明阶段之后,因传统生产经营无法适应社会财富快速积累的需求,中国草地资源的开发便迅速地被边缘化了。其结果是,在土地生物物质产出趋向单一化(粮食生产)的同时,我国草地资源开发的规模和质量全面下降。

进入现代文明时期之后,人地关系的发育不仅意味着人类社会财富创造能力的增强,而且意味着国家土地资源开发重组时期的到来。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土地资源的开发及其利用的空间重组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手段,是人地关系演绎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农业文明时期的乡土单一构成到工业文明时期的以城乡二元为主结构,再到生态文明时期的多元共生结构的转变正是目前世界各国土地开发利用已经和正在经历的实践进程。所不同者,国家发展越是现代化,其土地利用空间重组的主动意愿也就越是强烈,行为的目标也就越是明确。导致人类土地利用从被动到主动转变的原因在于,当进入现代文明发展时期之后,国家人地关系的演进不仅意味着人文社会财富创造能力的不断增强,而且也意味着资源环境开发所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大,因此不得不通过主动的土地利用空间重组以加以改善。

经历了70多年的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我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转型阶段。一方面,实现从养活中国人向养好中国人的基本诉求转变,这是国家当下发展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完成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有序转变,这是国家发展的长期目标所在。显然,没有社会财富高质量积累和土地资源开发有效空间重组两者的时空协调和统一,国家现代人地关系的和谐演进便无法持续。中国的土地开发已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未来土地利用空间重组将面临如何改善和提升土地整体产出质量的巨大挑战,其中草地资源的有效开发是取得预期目标的一大关键。这正是本专著撰写的核心要义所在。

全书包含十章内容:第一章由张雷和李艳梅撰写;第二章和第三章由张雷撰写;第四章由丁宇撰写;第五章和第六章由张雷撰写;第七章由张雷和朱守先撰写;第八章由杨波撰写;第九章由鲁春霞撰写;第十章由张雷撰写。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1518)与云南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2401AS070037)的共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