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章 画眉惊鸿
黄山云海如涛,晨曦为万峰镀上金边。林潇竹站在始信峰观景台,身上那件月白色交领襦裙被山风拂动,衣袂翻飞如展翅之鹤。他胸前别着的小巧胸针在阳光下闪过一道流光——那是乔墨溪用青铜护腕残片熔铸的梅鹤纹饰。
“林小猪,别动!“乔墨溪举着手机后退两步,银发编成的发辫垂在鹅黄色齐胸襦裙前,裙面上她亲手绣的折枝梅在晨光中栩栩如生,“这个角度绝了!“
方雪晴一袭黛青色对襟半臂,下配雪白百迭裙,正在调试三脚架上的专业摄像机。她腰间悬挂的焦尾琴挂坠与林潇竹的胸针是一对。“墨溪,先拍全景。齐铮马上换好衣服了。“
话音刚落,齐铮从更衣帐篷走出,一袭朱砂红圆领袍,腰间革带缀满星斗纹银饰,墨发高束成男子发式,英气逼人。这身打扮完美复刻了宋代女将军梁红玉的装束,衬得她琥珀色的眸子愈发清亮。
“哇哦!“林潇竹脱口而出,随即被乔墨溪掐了一把后腰。
“注意口水,林小猪。“乔墨溪眯起眼,指尖泛起只有同伴能看见的微光,将齐铮袍角的一处褶皱抚平。
齐铮从容地转了个圈:“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宋代女将确有穿男式戎装的习惯。这身布料用了南京云锦研究所的新品,比传统料子轻30%。“
方雪晴按下快门:“完美。现在四人合影,我设了延时拍摄。“
四人按事先排练的位置站好——林潇竹执扇立于青松旁,乔墨溪拈花坐在奇石上,方雪晴抚琴端坐崖边,齐铮按剑立于最高处。山岚适时涌来,将画面渲染得如古画般朦胧诗意。
“发抖音还是B站?“拍完收拾器材时,林潇竹问道。
“先别急。“齐铮掏出平板电脑,调出一份详尽的传播方案,“我分析了近半年汉服话题的传播路径。我们需要先投放在小众传统文化论坛,让'自来水'自然发酵三天,再通过金美和金航的官方账号二次传播。“
乔墨溪将银发挽成现代发髻:“要不要加入刺绣过程的快剪?我带了针线包,可以现场演示。“
“好主意。“方雪晴点头,“配上《梅花三弄》古琴版背景音乐,我昨晚刚录的。“
林潇竹看着三位姑娘热火朝天地讨论,突然有种奇妙的错觉——仿佛千年前那个梅树下,他们也是这样各展所长,共创《梅鹤谱》。他胸前的梅花胎记微微发热,手指无意识地在速写本上勾勒起来,等回过神时,一幅四人古装合影的工笔白描已然成型。
“哇!“乔墨溪凑过来,“这可比照片有感觉多了!“
齐铮眼前一亮:“林潇竹,你能画一套四人的工笔肖像吗?作为我们'画眉服饰'的高级定制赠品。“
齐铮调出手机上的商标注册证书,“既然要推广非遗,不如做成高端定制。乔墨溪的刺绣,你的工笔,方雪晴的古琴元素,加上我的运营,正好互补。“
方雪晴若有所思:“每套服装配一幅亲笔工笔肖像,限量发售...“
“饥饿营销!“乔墨溪打了个响指,“再让潇竹直播作画,他那双'会说话的手'已经上过三次热搜了。“
林潇竹耳根发烫:“那都是你们偷拍的!“
“就这么定了。“齐铮一锤定音,“黄山视频作为预热,下周回金陵就启动'画眉'品牌推广计划”
三天后,黄山视频在小众汉服论坛“华夏衣冠“悄然上线。标题很简单:《宋制汉服黄山行摄》。没有刻意营销,仅凭四人出众的气质与服饰细节,视频在48小时内播放量突破五十万。
「那个银发小姐姐的刺绣是活的吧?梅花好像在动!」
「红衣小姐姐A爆了!求同款圆领袍链接!」
「执扇小哥哥的眼神杀我!求问襦裙哪家买的?」
「抚琴小姐姐的气质绝了,是专业琴师吗?」
第五天,金陵航空航天大学官方账号转发视频,配文:「我校飞行器设计专业齐铮同学传统文化实践」。同日,金陵美术学院账号跟进:「国画系林潇竹、服装设计系乔墨溪、建筑系方雪晴黄山采风」。
一周后,#最美汉服天团#登上微博热搜第十七位。嗅觉敏锐的《金陵文化周刊》记者秦岚先联系到齐铮,要求专访。
“她是谁?“视频会议上,林潇竹看着齐铮发来的记者资料。
方雪晴眯起眼睛:“非遗保护协会的理事,去年报道过苏州缂丝技艺复兴。“她放大证件照,“注意到她手腕上的青铜镯了吗?“
乔墨溪的银发无风自动:“纹路和徐明远的护腕一模一样。“
林潇竹的胎记突然刺痛:“清流司?“
“不确定。“齐铮冷静分析,“但这是个机会。如果她真有问题,放在明处比暗处好对付。“
次日采访在金美旁的咖啡馆进行。秦岚一身香奈儿套装,腕间的青铜镯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她笑容亲切,问题却针针见血:“据说四位从小一起长大?这种默契在视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准确,应该是其中有三个打小就住在一个家属院”乔墨溪微笑应答,手指轻搅咖啡,银发间的鹤羽簪微微闪光。
“齐同学作为理科生,对汉服的考据之精准令人惊讶。那套梁红玉戎装,连腋下的箭袖细节都还原了。“
齐铮面色如常:“个人爱好。航空航天也需要研究古代织物,比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服饰对现代航天服设计有启发。“
采访临近结束,秦岚突然问道:“'画眉'的汉服品牌?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四人心中警铃大作。林潇竹急中生智:“'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我们想做符合当代审美的传统服饰。“
秦岚意味深长地笑了:“有意思。我们协会下月有个非遗展,不知四位可有兴趣参展?“
送走秦岚,四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她绝对有问题!“乔墨溪把玩着鹤羽簪,“问'画眉'时,她的青铜镯闪了一下。“
方雪晴拨动琴弦:“但参展机会难得。如果能得到官方背书...“
齐铮调出一份资料:“查过了,这个展会在国家美术馆举办,央视会报道。风险与机遇并存。“
林潇竹的胎记仍在隐隐作痛:“我有个想法。既然她可能通过青铜器感应我们,不如将计就计...“
三天后,“画眉服饰“工作室一楼展示厅陈列出首批十二套汉服,每套都配有林潇竹亲笔工笔肖像画;二楼工作区,乔墨溪的绣架摆在采光最好的位置;地下室被改造成隔音琴房,齐铮在那里创作配合服饰展示的背景音乐。
几人的营销策略极为精准——首批只接受定制预约,且每位客户必须接受林潇竹的面对面写生。“我们要的不是快消品,而是艺术品。“方雪晴在首次客户见面会上如是说。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金陵著名收藏家夫人成为第一位客户,她选了一套仿马王堆曲裾,配以乔墨溪独创的“金丝梅花“绣纹。当林潇竹为她作画时,乔墨溪的银发微微发光,将一缕灵感注入画笔——成品画中,夫人衣袂上的梅花竟似随风轻颤。
“太神奇了!“夫人捧着画作爱不释手,“这梅花...像是活的!“
消息不胫而走。两周内,画眉服饰的预约排到了半年后。价格水涨船高,但越贵越有人趋之若鹜——拥有一套画眉汉服加林潇竹亲笔画,已成为金陵名媛圈的身份象征。
“我们是不是太商业化了?“某天深夜加班时,林潇竹揉着发酸的手腕问道。
乔墨溪正在绣一架屏风,银发间沾着丝线:“别忘了初衷。每件衣服都是非遗技艺的载体。“她指着屏风上正在绣的纹样,“这是根据你胎记里的记忆还原的宋代锁绣法,失传七百年了。“
齐铮从琴房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份乐谱:“我为非遗展编了首新曲,融合了古琴和唐代燕乐半字谱。“
方雪晴从电脑前抬头:“最新统计,我们账号粉丝破五十万了。央视编导联系我,想在非遗展上专访我们。“
林潇竹望向窗外明月,胸前的梅花胎记温暖如故。恍惚间,他仿佛看见千年前的自己,也是这样与三友挑灯夜话,共创《梅鹤谱》。
“对了,“齐铮突然想起什么,“周清雅送来邀请函,非遗展前有个私人鉴赏会,点名要我们带那套《梅鹤和鸣》去。“
四人神色一凛。那是乔墨溪根据记忆中的禁术纹样绣制的实验品,金线中混入了青铜护腕熔铸的细粉。
“陷阱?“方雪晴皱眉。
“也可能是机会。“林潇竹轻抚胎记,“如果是赵鼎,迟早要面对。“
乔墨溪的银发在月光下近乎透明:“那就让'画眉'飞得更高些。“
私人鉴赏会定在周清雅的“画眉楼“文化会所。四人踏入会所大门时,林潇竹的梅花胎记突然刺痛——厅堂正中央摆着七盏青铜灯,排列方式与太常寺地宫中的七鼎一模一样。
“欢迎四位新锐设计师。“周清雅一袭墨绿色旗袍迎上来,腕间的青铜镯与灯光相映,“今天来了几位特殊客人,对你们的《梅鹤和鸣》很感兴趣。“
她身后站着三位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女,但四人的目光立刻被其中一位白发老者吸引——他手持的拐杖顶端,赫然镶嵌着与徐明远护腕同源的青铜片!
“这位是故宫纺织品修复专家,沈严教授。“周清雅介绍道。
老者目光如电,在四人身上扫过,尤其在乔墨溪的银发和林潇竹的胸前停留片刻。“《梅鹤和鸣》...有意思的名字。“他的声音沙哑如磨砂,“让我想起北宋末年的一幅禁宫绣品。“
林潇竹心跳加速——千年前,正是这位沈严的前世将《梅鹤谱》秘密带出皇宫!他下意识地护住手中的锦盒,里面装着那幅危险的绣品。
齐铮上前半步:“沈教授好眼力。我们的设计正是参考了宋代缂丝技法。“她从容地打开锦盒,展开《梅鹤和鸣》——两只仙鹤栖于梅枝之上,金线在灯光下流转如活物。
沈严的拐杖轻轻点地:“这针法...是已失传的'千丝锁魂'吧?“他直视乔墨溪,“小姑娘师承何人?“
乔墨溪的银发微微飘动:“家传手艺。祖上是苏州绣娘。“
“是吗?“沈严突然用拐杖指向绣品上的某处暗纹,“这记针法,北宋以后就没人会了。“
气氛骤然紧张。周清雅适时插话:“诸位别站着聊,茶点已备好。“
鉴赏会在诡异的平静中进行。沈严对绣品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却不再追问来历;其他几位客人则对林潇竹的工笔画赞不绝口。唯独那位白发老者时不时投来探究的目光,仿佛要看穿四人的灵魂。
“最迟下周三,我们要看到参展作品的最终样稿。“临走时,周清雅递给齐铮一份文件,“央视的采访安排在展会第二天。“
四人刚离开会所,林潇竹就踉跄了一下,额头渗出冷汗:“沈严的拐杖...一直在吸收我们的能量。“
乔墨溪扶住他,银发失去了往日光泽:“他在试探我们。那拐杖上的青铜片能感应血契之力。“
方雪晴拦下一辆出租车:“先回工作室。我感应到沈严身上有琴弦的共鸣,他可能和沈墨白有关系。“
回到工作室,四人立即启动防护措施——方雪晴在门窗处布下音障,乔墨溪用银发丝编织结界,齐铮调出沈严的全部资料进行分析,林潇竹则用朱砂在每人手心画下临时封印。
“查到了。“齐铮将投影打在墙上,“沈严,八十七岁,故宫特聘专家,专攻宋代纺织品。关键点:他是沈墨白的叔祖父。“
“沈墨白在太常寺地宫失踪后,他的家人什么反应?“林潇竹问。
“档案显示,沈墨白被认定为研学途中意外身亡。“齐铮调出一则讣告,“奇怪的是,葬礼后第三天,他名下的所有研究资料都被这位叔祖父接收了。“
乔墨溪的银发突然根根直立:“有人在试图重组《梅鹤谱》!“
方雪晴的琴弦自主颤动:“清流司想重启禁术...“
四人沉默片刻。窗外雨打芭蕉,仿佛千年前那个决定命运的雨夜重现。
“我们得加快进度。“林潇竹突然站起来,“如果清流司在收集《梅鹤谱》碎片,那么非遗展就是最佳狩猎场。“
齐铮调出展会平面图:“主展区在这里,两侧是工作坊和表演区。央视采访安排在表演区,届时会有大量观众。“
“我们需要诱饵。“乔墨溪的眼中闪过决绝的光芒,“一件足以吸引清流司全部注意力的作品。“
方雪晴拨动琴弦:“《梅鹤天音》如何?将我的琴谱、墨溪的刺绣、潇竹的画和你的设计融为一体。“
林潇竹胸前的胎记突然灼热:“就像千年前那样...“
通宵达旦的三天准备。乔墨溪将银发中的灵性织入绣品,方雪晴的琴音实体化为金色纹路,林潇竹用混入朱砂的颜料绘制背景,齐铮则负责将所有元素整合成一件震撼的展品——长达十米的《梅鹤天音》缂丝画卷,展开时能配合琴声展现出动态效果。
非遗展前夜,四人在工作室做最后检查。突然,门铃响起。监控屏幕上,沈墨白浑身湿透地站在雨中,手腕上的琴弦疤痕清晰可见。
“开门!“他对着摄像头做口型,“赵鼎来了!“
四人交换眼神。方雪晴解除音障,沈墨白踉跄着冲进来,手里攥着一块染血的青铜碎片。
“沈严不是我叔祖父...是赵鼎!“他喘息着说,“他占据过至少七具身体...这次的目标是...“他的目光落在林潇竹身上,“'药引'。“
乔墨溪的银发如刺猬般炸开:“非遗展是个陷阱?“
“不全是。“沈墨白摊开手掌,青铜碎片上刻着星图,“赵鼎需要特定天象...明晚月全食时...他要在展会上集齐四元素重启禁术...“
齐铮迅速调出天文软件:“明晚21:37,月全食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