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才是乾隆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清理扫尾,拒绝赏赐(求月票,感谢!)

几人看弘时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他们甚至有些恍惚,这真的是一个孩童能够想出来的?

并非他们几人头脑不够精明,想不出这种解决办法。

而是他们站位太高,着眼点也太高,想到的都是各自的政治利益,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么细小的方面。

谁又能想到,最终的解决办法是一个孩童羡慕哥哥们有哈哈珠子而产生的想法?

而对弘时而言,眼下他最想做的就是逐步聚拢属于自己的人手,这就出现了一个视角差异,自然也就带来了思维差异。

康熙微微一笑,对弘时说道:“弘时啊,你是个有仁有义,又有容人之量的好孩子。不过,让那傅清做你的哈哈珠子,倒是便宜了他。”

弘时笑道:“孙儿不敢受汗玛法夸赞,只要能全了我皇家体面,一切由汗玛法做主,孙儿无有不从。”

康熙龙心大悦,伸手摸了摸弘时的头,随即转头看向马齐。

“马齐,弘时的话,你都听到了。你怎么说?”

马齐闻言,心知这事终于有了一个定论,应该不会再出波澜了。

他连忙走到中间,双膝跪地,磕了一个头,大声说道:

“傅清能得皇孙保全和看重,是他天大的福分。奴才岂有不允之理?奴才代弟李荣保,叩谢圣恩。”

康熙哈哈一笑,说道:“既如此,那就这么办吧。你起喀吧,别跪着了。”

这个时候,康熙倒不说这事该内务府管了,直接大手一挥便定了下来。

“马齐,以后你家那个狂妄的小子就是朕乖孙的奴才了,你且回去好生教导,若再发生不愉之事,朕绝不宽恕。”

“去内务府将那小子带走,教导好了便给弘时送来。胤禩,你随马齐去放人,把尾巴处理干净,朕不希望节外生枝。”

听到这话,弘时心里也是一惊,康熙话中之意,怕是要将傅清的奴才和碧露轩的掌柜、小厮李三等人处理掉了。

也是,不论事先知不知道弘时的身份,既然冒犯到了,这些小鱼小虾自然不可能留下活口,以免传出不好的风声,玷污皇家声誉。

弘时没有开口求情,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会干扰康熙的处置。

最郁闷的就属胤禩了。

要得罪人的时候,是他该管。

皆大欢喜施恩时,康熙自己决定。

最后收尾干脏活,又成了他的分内。

看着康熙略显兴奋的神情,还有胤禛暗自得意的眼神,胤禩吃味不已。

他一刻也不想在这乾清宫内多待,连忙跪安,与马齐一起离去。

康熙摸了摸弘时那指印儿尚未消退的小脸,突然转头,笑容也瞬间转换为冷意的盯着胤禛。

“胤禛,你这个当阿玛的,可有愧意?”

“弘时无有哈哈珠子且不算,他出行在外,你怎敢不安排护卫?莫不是朕短了你雍亲王府护卫的斤两?”

胤禛一愣,连忙跪了下去,说道:“汗阿玛教训的是,是臣儿疏忽了。今日午时,臣儿刚为弘时配给随侍,尚未及布置护卫。”

康熙好似还不尽兴,他微微眯了眯眼道:“今日之事,若有人蓄意为之,意图加害,又当如何?”

胤禛心中一凛,立刻便明白了康熙的意思。

这段时日,山东有奏章上来,提及白莲余孽死灰复燃,又有蔓延迹象。

既然山东有,那么京城有没有?没有人敢保证。

若堂堂皇孙、亲王之子被叛乱妖孽杀害,只能是白死。

可若是被捉了去,那就是大麻烦了,思之令人后怕。

想到这些,胤禛连忙说道:“臣儿回去后,便从亲王护卫里挑选二十个最精干的,配给弘时,以绝隐患。”

听到胤禛这么说,康熙眼神微微闪了闪。

大清有规制,亲王的护卫人数一般为六十人,其中贴身护卫二十人。

这二十名贴身护卫的等级与御前侍卫一样,也分一等、二等和三等。

具体人数为一等六人,二等六人,三等八人。

若胤禛的护卫抽走二十人给弘时,那就只剩下四十人,成了郡王该有的配置,有些不成体统。

不过,康熙心里在琢磨着是否要给弘时另外配备护卫,却未开口。

事实上,历朝历代,在防范封王事上,大清可以说做的最严密。

终大清一朝,除三藩外,没有封王者祸乱天下的示例。

当然,三藩之所以例外,那是特殊时代背景下造就的局面。

大清的王,有封号,无封地,且封号均与地名无关。

如亲王有睿、豫、礼、康、裕、诚、雍、恒、荣、宝等。

郡王有克勤、顺承、饶余等。

还有王爵的配置,也有着极为严苛的规制。

亲王的护卫,在雍正朝之前,只有六十名护卫的标准。

且这六十名护卫由朝廷统一调配,定期调换。

这就使得王爵,只有高等的身份、地位和对应的俸禄待遇,无亲卫,无私兵。

如此一来,封王者,也就根本不可能有起兵的能力。

看胤禛毫不犹豫,也丝毫不在意护卫多少的表现,康熙内心终于松动了,便开口说道:

“亲王的规制,还是要的,否则不成体统。”

“眼下的弘时,配备二十护卫,有些过了,他可不是贝勒爵。”

“这样吧,朕从御前调八名侍卫给弘时,也就够了。”

其实,康熙能如此安排,已属对弘时喜爱而做出的特殊宽待。

如弘时这样的皇孙,目前都是无职无爵,自然也都没有单独配备护卫。

他们出府,基本都像傅清那样,带的是随侍、家丁一类,有贴身服侍的,保证基本安全也就是了。

若弘时配上了,倒成了头一份,虽风光,却扎眼。

于是,弘时连忙说道:“汗玛法,孙儿无功无爵,岂敢受此厚待?请汗玛法收回成命。”

“今后,孙儿出王府,多带几个随侍奴才也就够了。”

听到这话,康熙微微一愣,脸色一绷,装作不悦道:“好你个弘时,你可是第二次违逆汗玛法的赏赐了,你可知罪?”

听到这话,弘时尚未及开口,胤禛到先急了。

他下意识的开口道:“什么,弘时已第二次违逆汗阿玛的赏赐了?臣儿怎不知何时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