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 朝堂风波起
沈三万见苏璟瑶的伤势已经得到了初步处理,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好了些许。
他思量一番,觉得当务之急是先将苏璟瑶送回她父亲苏景那里,也好让她有个安心养伤的地方,同时也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苏景。
于是,沈三万对苏璟瑶轻声说道。
“苏姑娘,我这便送你回苏府,你父亲想必也在焦急地盼着你回去。”
苏璟瑶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感激。
“一切全凭沈老爷安排,大恩大德,苏璟瑶没齿难忘。”
沈三万重新吩咐张福,告知他苏府的地址,随后,马车缓缓启动,朝着苏府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护卫们更加警惕,以防庆亲王府的人再次来袭。
不多时,马车便停在了苏府门前。
沈三万率先下车,随后小心翼翼地将苏璟瑶扶下马车。
苏府的家丁看到这一幕,先是一愣,待看清是苏璟瑶后,急忙冲进府内通报。
苏景听闻女儿归来,心急如焚地跑了出来。看到苏璟瑶满身血污、虚弱不堪的模样,他眼眶瞬间红了,声音颤抖地喊道。
“瑶儿,你这是怎么了?”
苏璟瑶看到父亲,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扑进父亲怀里,泣不成声地将路上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苏景听完,又惊又怒,看向沈三万,拱手作揖道。
“沈首富,此番多亏您出手搭救小女,苏某感激不尽。大恩大德,无以为报。”
沈三万连忙回礼,说道:“苏大人客气了,路见不平,理应相助。只是那庆亲王府的人太过嚣张跋扈,苏大人还需多加小心。”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沈三万便准备告辞。
苏景再三挽留,沈三万却坚持要走,他还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况且,他与苏璟瑶的约定,也需从长计议。
离开了苏府,沈三万乘坐着马车,在护卫们的簇拥下返回沈府。
一路上,他闭目沉思,回想着今日发生的种种事情,心中隐隐觉得,庆亲王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
马车抵达沈府,管家早已在门口等候。
看到沈三万回来,管家急忙迎上前去,恭敬地说道。
“老爷,您可算回来了。”
沈三万微微点头,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府中。
刚一进府,沈三万便对管家吩咐道:“把今日随行的护卫都召集到前厅,我有话要问他们。”
管家领命而去,不一会儿,护卫们便整齐地站在了前厅。
沈三万目光扫过众人,神色严肃地说道:“今日之事,想必大家都看到了。
庆亲王府的人如此肆无忌惮,竟敢在京城闹市公然行凶。
我不管他们背后有多大的势力,从今日起,加强府中的戒备,任何人不得懈怠。
若再有类似情况发生,务必保证府中上下的安全。”
护卫们齐声应道:“是!”声音洪亮。
交代完护卫的事情,沈三万又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庆亲王府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会有更多的麻烦找上门来。
但他沈三万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既然已经卷入了这场风波,那就奉陪到底。
这时,管家小心翼翼地问道。
“老爷,听说您今日救了一位姑娘?”
沈三万看了管家一眼,缓缓说道:“此事说来话长,那姑娘是五品官员苏景之女,被庆亲王世子逼迫,落得如此凄惨下场。我既然答应帮她,就不会食言。”
管家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
沈三万挥了挥手,示意管家退下,自己则朝着书房走去。
管家退下后,径直回到自己房间,左右谨慎查看,确认无人后,关上房门,从隐秘暗格拿出加密信件,飞速书写沈三万搭救苏璟瑶、与庆亲王府起冲突等事,随后唤来心腹小厮,低声叮嘱。
“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宫里的刘公公,不可有丝毫差错。”
小厮领命,怀揣信件,趁着夜色从后门悄然离开。
京城的夜色深沉,小厮左拐右绕,避开巡逻官兵,顺利抵达皇宫侧门。
一番暗号对接,成功见到刘公公。
刘公公接过信件,赏了小厮些碎银,便匆匆赶往御书房。
彼时,皇帝正审阅奏章,刘公公轻步上前,跪地呈上信件。
皇帝展开阅读,神色愈发凝重,看完将信件扔在桌上,皱眉道。
“庆亲王府愈发张狂,竟在京城做出这等事!沈三万插手此事,倒是有些出乎朕的意料。”
刘公公低头不语,皇帝又道:“传朕旨意,密切留意庆亲王府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刘公公领命而去,御书房里,皇帝百里屠苏陷入沉思,庆亲王府势力庞大,沈三万富可敌国,这两方冲突,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朝堂动荡。
沈三万掌控巨额财富,商业版图庞大,涉及各行各业。
庆亲王府若对他出手,可能会冲击商业市场,导致物价波动,众多商家面临经营困境,税收减少。
朝堂之上,官员们为了挽救经济,在政策制定上产生分歧,是支持庆亲王府维护权势,还是扶持沈三万稳定经济,争论不休,无法达成有效决策。
当然抛去沈三万这一皮囊,皇帝当然永远支持阿姊。
况且阿姊做得对。
只是可怜了这苏璟瑶即使有两年婚约,也不会有任何实质的回报。
沈三万坐在书房里,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庞。
他深知,想要彻底解决自己身上的五毒之厄以及应对庆亲王府的潜在威胁,必须增强自身实力。
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大胆的计划——收购那五个曾毒害自己(以百里霜诏身份)的大公夫君的财产。
沈三万招来最得力的幕僚,将计划和盘托出。
幕僚们听完,先是一惊,随后纷纷陷入沉思。其中一位年长的幕僚忧心忡忡地说。
“老爷,这几位大公在朝中根基深厚,他们的财产盘根错节,收购起来谈何容易,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招来更大的麻烦。”
沈三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我自然知晓其中难处,但我们暗中布局,先从他们产业中一些不太起眼的小买卖入手,逐步渗透。利用我们在商业上的优势,以合理的价格,甚至略高于市场价去收购,让他们难以察觉我们的真实意图。”
众人商议一番后,沈三万立刻行动起来。
他派出多路人马,伪装成普通商人,前往各地与那五个大公夫君的产业负责人接触。
有的以合作之名,慢慢获取对方信任,再提出收购部分股权;有的则趁对方产业经营不善,雪中送炭,实则暗藏收购的目的。
在沈三万的精心谋划下,收购行动悄然展开。
短短数日,便成功收购了几家小商铺和作坊。
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
沈三万清楚,要想彻底动摇那五个夫君的经济根基,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
*
晨光熹微,皇宫大殿内灯火通明,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排列,一场早朝正在进行。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面色平静,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突然,他开口道:“众卿,朕听闻一件事,实在令人气愤。”
大臣们纷纷低头,大气都不敢出,不知道皇帝要说什么。
“那大公的大夫君,平日里教导子嗣,竟将‘仁’字读音教错,此乃误人子弟,更关乎我朝文化传承,朕身为天子,绝不能坐视不管。”皇帝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透着威严。
众大臣面面相觑,没想到皇帝竟因为这样一个看似微小的事情发怒。
这时,庆亲王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不过是一字之误,或许是他一时疏忽,无需如此大动干戈吧。”
皇帝瞥了庆亲王一眼,冷冷道:“庆亲王,此乃大事。为人师者,当严谨治学,他们这般疏忽,若是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笑话我朝权贵无知?朕决定,罚大夫君一百两白银,以后还有人再教错就罚俩百两,每错一次都加一百两,以示惩戒。”
此言一出,朝廷上纷纷规范自己的言行。
罚银之事余波未平,皇帝又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不怒自威,扫视着殿下群臣。
忽然,他目光定在大公的五位夫君身上,声音陡然一沉:“朕还听闻一事,你们五人上次进宫面圣,竟有人左脚先踏入殿门。”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皆是一愣,大殿内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五个夫君也是一脸茫然,完全没料到这会成为被指责的把柄。
皇帝身旁的太监扯着尖细的嗓子补充道:“诸位大人,这大殿乃朝堂重地,按礼规当右脚先行,以示敬重,你们此举,实在有失体统!”
其中一位夫君忙出列,拱手解释:“陛下,实乃无心之失,我们绝无冒犯之意,还望陛下恕罪。”
可皇帝根本不听,大手一挥,语气不容置疑:“无心之失也不行,朝堂礼仪岂容疏忽?这是对皇室、对祖宗规矩的不敬!既然没有人承认,那就都罚,罚你们五人,每人五百两白银,以儆效尤!”
五个夫君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这接二连三的处罚,让他们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