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哲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照见人性的镜子

(1)

扬州城的晨雾还未散尽,东市口的青石板上已经落满香灰。那口百年老井前跪着三五个妇人,竹篮里的时鲜供果堆得冒尖。卖糖人的王二狗蹲在对面屋檐下,看着井沿处新刻的“诚心则灵“四个歪扭大字,鼻孔里哼出白气——三天前这里还只有他午睡时蹭上的糖渍。

“让让!都让让!“粗嘎的吆喝声撞碎晨间寂静。当铺的周扒皮裹着狐裘挤进人群,腰间玉带扣在井沿磕出脆响。这个素来只拜财神爷的奸商,此刻却抖着腮帮子往井里抛金豆子。水面泛起圈圈涟漪,映出他戴着平天冠的倒影,九龙金纹在朝阳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真龙天子......我是真龙天子......“周扒皮痴笑着倒退两步,踩翻了身后乞丐的破碗。铜钱滚落井中的刹那,水面影像突然扭曲,龙袍化作斑驳血衣,九重宫阙变作阴森诏狱。众人惊呼声中,道士的竹杖轻轻点在他后颈:“客官看的是心中欲,不是水中影。“

(2)

更深露重的子夜,王二狗攥着麻绳溜下井壁。日间官府封井时,他分明瞧见井底有青光流转。当脚底触到冰凉井水时,怀中火折子照见半块青铜古镜正吸附在石缝间,镜面龟裂处渗出幽蓝苔藓,背面“真假相生“的篆文像四条纠缠的蜈蚣。

“小友可知,这镜子照魂不照形?“白发道士的声音在井口荡出回音,惊得王二狗险些坠入水中。老道拂尘轻扫,井壁青苔突然泛起荧光,现出密密麻麻的蝌蚪文:“隋炀帝三下扬州时,有个掌镜官在龙舟沉了照骨镜。这残片沉在江底六百年,专照人心魍魉。“

话音未落,井水突然沸腾如煮。王二狗看见二十年后的自己蜷在城隍庙吃馊饭,破碗里半块硬馍爬满绿毛。他发狠将糖人担子砸向水面,影像却变成自己在琉璃瓦下数银元宝。老道叹息如秋叶落地:“你看,镜中从来只有两个自己——你怕的那个,和你盼的那个。“

(3)

盐商独子李玉麟来照井那日,十八个家丁抬着沉香木轿开道。这位扬州城有名的纨绔,却从井中窥见自己蓬头赤足立于船头,手中《水经注》被江风吹得哗哗作响。当夜李府传出摔瓷器的脆响,第二天全城书肆都遭了抢。三个月后,这个买空扬州典藏版的公子哥,真的消失在大运河的漕船上。

最耐人寻味的是绸缎庄陈娘子。她在井中瞧见自己成了沿街乞讨的老妇,怀中却抱着个粉雕玉琢的婴孩。十年后倭寇破城,大火烧了半条东市街,唯独她因带着痴儿逃难躲过死劫。城破那夜有人看见,她疯癫般对着古井叩拜,说水中倒影救了她两命。

周扒皮的结局最是唏嘘。自从在井中得见“帝王相“,他便魔怔似的收购前朝龙纹器物。某日私藏蟒袍事发,知府带人查抄时,他竟穿着赭黄袍服端坐太师椅,怀里还抱着那袋投井用的金豆子。狱卒后来传言,这疯子临刑前夜突然清醒,用金豆子在墙上拼出“镜花水月“四字。

(4)

王二狗最后一次见到古井,是在他糖人铺子开张的吉日。当年蜷缩城隍庙的乞丐影像犹在眼前,但他此刻握着的新婚妻子手掌温暖真实。井边槐树不知何时枯死半截,道士留下的谒语在树干上依稀可辨: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突然有孩童嬉闹着撞翻供案,碎裂的瓷观音滚落井中。水面荡开的涟漪里,王二狗看见自己忽而是绸缎庄掌柜,忽而是走街货郎,最后定格成此刻系着围裙捏糖人的模样。他忽然笑出声来,把刚做好的“福禄寿“糖人掰成两半,塞给眼巴巴望着他的乞儿。

远处运河船笛长鸣,载着新的痴人奔向远方。王二狗擦净手上的麦芽糖,心想明天该教媳妇儿做莲花酥了。井台上的香灰被江风吹散,那面青铜镜,或许正在某个暗流深处,等着照见下个轮回的悲欢。

读后感:

这个故事像一把锋利的三棱镜,将人性的三种原色剖析得淋漓尽致。周扒皮照见的是权力妄念,李玉麟照见的是身份焦虑,陈娘子照见的是情感羁绊,而王二狗最终照见的,是破除执念后的本真自我。

真正的破镜之道,不是砸碎所有映照欲望的镜子,而是在看清镜中虚妄后,依然能握住手里温热的糖人担子。正如王二狗最终领悟的,生活的真谛不在琉璃瓦的倒影里,而在揉捏糖人时指尖流淌的麦芽清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