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1-02 10:21:13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作者简介
1 导论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提出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新经济地理理论
2.1.2 劳动力迁移理论
2.1.3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1.4 效率测度理论与生产效率理论
2.1.5 农业经济增长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研究
2.2.2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
2.2.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主要农业投入要素的影响研究
2.2.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2.2.5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
2.2.6 文献评述
3 发展现状与理论框架
3.1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及农业发展的现状
3.1.1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历史脉络
3.1.2 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成就
3.2 理论框架
3.2.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投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3.2.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3.2.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出影响的理论分析
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主要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影响
4.1 概述
4.2 理论框架
4.3 数据、变量与描述性统计
4.3.1 数据说明
4.3.2 描述统计
4.4 实证模型与基准结果
4.4.1 模型设定
4.4.2 基准结果
4.4.3 平行趋势检验
4.5 稳健性分析
4.5.1 排除溢出效应
4.5.2 变换回归样本
4.5.3 调整气象条件变量
4.5.4 调整标准差的聚类方式
4.5.5 调整区域的时间趋势效应
4.5.6 考虑非关键地区的影响
4.5.7 安慰剂检验
4.6 异质性分析
4.7 进一步讨论
4.7.1 另一种主要的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土地
4.7.2 其他投入要素:机械
4.7.3 其他投入要素:农用化学品
4.8 本章小结
5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5.1 概述
5.2 理论分析
5.2.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5.2.2 理论框架
5.3 数据、变量与描述性统计
5.3.1 数据说明
5.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3 平行趋势检验
5.4 模型设定与基准结果
5.4.1 实证模型设计
5.4.2 基准结果
5.5 稳健性检验
5.5.1 修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模型
5.5.2 排除溢出效应
5.5.3 变换回归样本
5.5.4 调整气象条件变量
5.5.5 调整标准差的聚类方式
5.5.6 调整区域的时间趋势效应
5.5.7 考虑非关键地区的影响
5.5.8 安慰剂检验
5.6 异质性分析
5.7 机制分析
5.8 进一步讨论
5.9 本章小结
6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6.1 概述
6.2 理论框架
6.3 数据、变量与描述性统计
6.3.1 数据说明
6.3.2 描述性统计
6.4 实证模型与基准结果
6.4.1 模型设定
6.4.2 平行趋势检验
6.4.3 基准结果
6.5 稳健性分析
6.5.1 替换被解释变量
6.5.2 排除溢出效应
6.5.3 变换回归样本
6.5.4 调整气象条件变量
6.5.5 调整标准差的聚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