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述而批评丛书·第二辑:漫游与追迹
更新时间:2025-07-02 14:48:51
最新章节:第14章 沈从文小传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空间何以呈现?以流转的物,挽结的音和逸出的行为。”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到达有趣地方、理解别样经验在对未知的执着探索和敏锐觉察中时时开阔视野,领受丰厚馈赠。这部评论集是作者学术研究中“漫游”与“追迹”体验的部分呈现。全书共三辑:前两辑是评论选编,既包括对格非、徐皓峰、林白、弋舟等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也含有对非虚构写作在事实建构等问题上的整体思考;第三辑收录的是作者沈从文研究初期的成果:沈从文小传。
品牌:世纪文景
上架时间:2025-01-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世纪文景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南宋淳熙四家的诗歌与书法
《南宋淳熙四家的诗歌与书法》对南宋淳熙四家陆游、范成大、朱熹、张孝祥的诗歌与书法进行综合研究。淳熙四家作为在宋室南渡后成长起来的一批文人、书法家,他们诗歌及书法的创作成就、艺术风格、思想理论等均与作者的学识、阅历、性格、艺术修养密切相关,且呈现出与历史文化背景、文艺审美思潮等因素相依相成的时代性特点。本书重点关注南宋淳熙四家诗歌与书法交融会通的思想艺术,时人及后世不同角度的评价和论述,对淳熙四家诗文学18.6万字 - 会员
李白诗解
本书对20世纪及本世介容简内纪前10年,重点是1978年以来诸家著述中涉及李白诗歌实证性研究(包括诗篇所涉史实的考订、诗人事迹的考订、诗歌文本的校订、诗中语词的训释等)以及立足于实证性研究的诗旨阐释的成果作了尽可能全面的检视,广泛汲取各家原创性成果,并融汇自己的研究所得,对所涉及的李白诗歌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新解读。全书选入李白诗歌298题484首,约为李白诗歌总数的一半。文学22.5万字 - 会员
傅斯年讲诗经
《傅斯年讲诗经》是傅斯年先生在1928年担任中山大学教授时,为学生讲授《诗经》所写的讲义,也是近现代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本书考证、注疏兼备,多有新解,作者系统梳理了历代《诗经》研究的成果,进而提出研究《诗经》既要欣赏其文辞,更要注重其作为历史材料和古代言语学材料的价值。书中以叙录《诗经》诸篇为主,共分为《周颂》《大雅》《小雅》等几部分,涵盖了诗经研究史、诗经研究方法、诗经的艺术性等多方面内容,文学7.3万字 - 会员
述而批评丛书·第二辑:漫游与追迹
“空间何以呈现?以流转的物,挽结的音和逸出的行为。”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到达有趣地方、理解别样经验在对未知的执着探索和敏锐觉察中时时开阔视野,领受丰厚馈赠。这部评论集是作者学术研究中“漫游”与“追迹”体验的部分呈现。全书共三辑:前两辑是评论选编,既包括对格非、徐皓峰、林白、弋舟等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也含有对非虚构写作在事实建构等问题上的整体思考;第三辑收录的是作者沈从文研究初期的成果:沈从文小传。文学12.3万字 - 会员
述而批评丛书·第二辑: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后记
“文学是特别个人化的具体劳作,无数个具体的劳作的汇聚也抵不过未知发生的那一刻。”《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后记》系《思南文学选刊》主编的“述而批评丛书”(第二辑)之一。文丛聚集了目前上海最具影响力和潜能的批评写作者,力求成为一套能够全面反映当下上海青年文学评论整体风貌的精品文集。本书为作者移居上海三年来的整理成集的评论集,共分三辑。第一辑侧重于中短篇小说分析;第二辑则是长篇小说的文本细读;第三辑是随笔,稍文学13.6万字 - 会员
李绅及其诗歌研究
本书以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政治家李绅及其诗歌为研究对象,从政治与文学关系的角度,以牛李党争为政治背景,立足于中唐文学新变,全面系统地对李绅及其诗歌进行了考论。举凡其家世、生平、思想、主要交游、在牛李党争中的立场与态度,在中唐新乐府运动中的作用,其诗歌版本流传、渊源关系,以及诗歌中抒发的情感,诗歌风格的变化轨迹,后世的评价等,皆作了深入细致的辨析与探讨。文学31.7万字 - 会员
最新网络小说佳作赏评
本书共收评了63篇近年来较受观注的网络小说,分为现实篇、历史篇、幻想篇。现实篇指建基于现实生活,以当今生活场景为背景的作品。这里有警察的明察秋毫、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白衣天使的精诚奉献、娱乐明星的叱咤风云、打工仔的埋头苦干;这里有爱情的甜蜜、生活的艰辛,以及职场的尔虞我诈。历史篇指描摹历史、以古代或架空的朝代为背景的作品。这里有唐代的雄壮、宋代的图强、明代的无奈、清代的崛起、民国的战斗,以及一些少文学24.8万字 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
古诗,有可能回应当下的时代变局、生活处境吗?或许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答案。“九诗心”,指九位在时代动荡的阵痛中求索人生方向的诗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吴梅村)。他们的处境和生命之问,每一个后疫情时代的人都会感同身受。通过诗歌,我们得以看见人如何在大的时代纷乱中,转化生命的痛苦,获得个体的从容和内心的稳定;也得以看见,对于人生的根本处境,人可以作出怎样的回答。作者以女文学21万字- 会员
读过
这是一本文学评论随笔集。作者李师东长期从事文学图书和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活动的亲历者和重要推手之一。本书所收文章,立足文学出版现场,既有对重要文学作品的独家解读(如梁晓声的《人世间》、刘震云的《新兵连》、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对重要作家创作状况的深度剖析,也有对重要文学说法的实情展示和对当代文学创作态势的悉心体察。全书从现场、话题、印记三个维度,展现出版场景、文学见地和文化烙文学1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