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咸平三年的开始
集英殿唱名对于读书人是一生最值得回味的荣耀,他们一生都为之不懈奋斗的动力,尽管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他们为了这短暂的荣耀,不惜付出自己的青春。
“传甲午进士科一甲赐进士及二名欧阳颖觐见——”
坐在殿内高高在上的赵恒,亲自点陈尧咨名讳入殿召见后,又传来召见他的传胪唱名声,欧阳颖深深吸了口气,高高地抬起头,伴随着身后不知多少艳羡的目光步入大殿。
本科殿试六名进士及第,竟然有两名南方人,且还是及第第一、第二,本身就代表着某种信号,毕竟东南和四川远离战火,气候适宜,经济方面的比重已超过战事不断的北方。
由北人把持的朝廷,终于对不断高涨的南方势力做出让步,平息南方士人不满情绪,动摇朝廷对南方各路的控制。
集英殿唱名虽然隆重,却在进士们心中蒙有些许阴影,几百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名字——王璇。
潘楼秋雁一举成名,三首风格各异的词,信手而来,王璇的名字彻底打了出去,引的很多士人惊叹不已。
一时间,士人议论,追根溯源,谈起去年在国子监的高谈阔论,文辞、策论无一不是上佳,竟然没有功名,沉迷于经商。
一时间,汴京士林议论纷纷,让他终于进入士人的眼界,竟有人云,若王璇文采,贡举后必是甲榜及第。
接受了皇帝的召见,陈尧咨显得很兴奋,出了东华门就趾高气扬,毕竟他是甲科进士及第第一,别人再怎么看,不服也不行。
那胖公子姓郑名臣,是江东大贾公子,上次即使他在王璇手下吃了亏,却也有几分才学,好歹混了了个同进士出身。
心情格外高兴之下,指手画脚道:“行简兄、嘉谟兄,今日小弟做东,咱们去潘楼一醉方休。”
陈尧咨得到天子第一个召见,正在兴头上,当然是无不可,再说郑臣家是有名的富豪,不让他出血谁出血啊!
欧阳颖淡然道:“既然我们的大商人请客,索性把王子正一起叫上。”
不提王璇还好,陈尧咨、郑臣的脸色同时一变,由于郑臣吃过亏,心里比较忌惮王璇,又不能直接拒绝欧阳颖,只好把目光落到陈尧咨身上。
在他看来,一帮朋友里面,能够和欧阳颖说上的也只有陈尧咨了。
果然,陈尧咨满脸不悦地道:“行简,大家都是新进的进士,请他一个浮侉浪子来作何?”
竟说王璇是浮侉浪子,如果在一年前或许没人有想法,但此时王璇的诗词已成为京城中最响亮的佳作,士人不承认都不行。
郑臣虽然笑眯眯的,心里却老大不是味,虽然对王璇不以为然,却也感觉陈尧咨有点言过了。
欧阳颖颇不在意,平淡地道:“嘉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别人不争罢了。”
虽然不满意,欧阳颖却知道陈尧咨心高气傲、气度狭隘,不愿在大喜的日子得罪他,仅仅是提醒一下。
“二位兄长,今日大喜的日子,不说这些丧气话,咱们吃酒去。”郑臣一脸笑容,他也不傻,眼看话不投机,马上出来做个和事老。
陈尧咨也是聪明人,如今他已是今科天子门生第一人,自己兄弟干嘛较真。
这份荣耀、这份心情,当然不能被坏了,何况还要在东华门外跨马游街。心思一动,嬉笑道:“是大喜,行简兄是喜上加喜,这杯酒无论如何也要喝。”
“当然,当然了,行简兄是大登科后小登科。”在东华门外,郑臣不不敢放肆大笑,目光中却充满了艳羡。
欧阳颖脸色有些尴尬,陈尧咨、郑臣在说柳非烟。
柳非烟对他委身相许,侍奉攻读,两人早就定下白首之约,在士林中也是一段佳话。
毕竟柳非烟是汴京一等一的歌姬,能够让她放下身段,不知有多少读书人艳羡,他也打算好了,家里已经没人了,待授予官职后,就明媒正娶。
王璇没在意他名声鹊起,这点小名还是他刻意而为,他的心思完全放在实业、造势之上,尤其给开封书商行当来了次晴空惊雷。
开封的大书商对子午书铺横空出世,并没放到心上,但一批批书籍低价销售,终于引起他们的关注。
书本质量差不多,价钱又便宜,傻子才会不买,在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中,能够拿出质优价廉的书籍就是本事,就能够抢占商机,你只能干瞪眼、没有办法,总不能去闹事吧!打听一下,书商们不甘心地放弃打压。
降价抵制无可厚非,终不是长久之计,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亏本的买卖,雕版印刷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于是这些书商无不千方百计的去打听,
老于世故书商不相信这群官宦子弟会佘本卖书,天下没有那样的傻瓜,他们断定一定是印刷术有所改良,不然没有理由书价是市面上的六成,立即把目标放在了印刷环节上。
归根结底还是钱帛开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万古不变,没有用多长时间,他们以五十贯钱的代价,从一名印刷工匠的口中得知了王璇改良了印刷术。
用廉价的活字代替了成本高昂的雕版印刷,又不需要大量识字的工匠,费用当然大大的减低。
众商家在惊叹之余,立即行动起来,花了几贯钱偷偷买出几个活字。
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智慧更是无边的,这些印刷商聘用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印刷工匠,一起研究铜活字,技术上并没有任何困难,只不过是工艺的问题,几经研究之后终于搞出了自己活字。
晚了并不代表没有钱赚,印刷行当集中力量联合起来,聘用了大规模的印刷工匠连夜加班加点赶制活字,尽可能把失去的时间给补回来。
子午书铺并没有在意印刷行业的疯狂举动,甚至连一点回应也没有,他们反而在其他印刷工场赶制活字的时候,大量贩卖铜活字。
同行是冤家,人越多越不心齐更真切,一些唯利是图的印刷商人等不及赶制活字,私下里购进了大量活字开始印刷书籍,进而导致了行业内的的一场大动乱。
他们之间相互指责,要求行会给予偷偷印刷的人重罚,但雷声大、雨点小,大家都没有时间搅嘴皮子,挣钱要紧啊!
此时,王璇的目光早不放在区区活字上了,对于他而言,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