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以心攻心,吸引人脉——社交中的心理学(4)
“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感情的动物。
我们送出什么就会收回什么,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帮助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假如自己越吝啬,也就越会一无所有。
欲有所得,当先给予。
我们经常会在大街上碰到一些散发美容健身之类传单的年轻人,他(她)们会热情地说:“免费体验,先去尝试”,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直接躲避开,因为我们知道免费体验过后,就该付出了。既然我们不想付出,就不愿意接受这种优惠。这也能证明负债心理的普遍寻在,人们的内心都存在有负债心理,得人好处,就得回报,不想回报,最好不拿人好处。
小牛见母牛在农民的皮鞭下汗流浃背地耕田,感到很难过,就问:“妈妈,世界这么大,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受苦,受人折磨呢?”
母牛一边挥汗如雨,一边无可奈何地回答说:“孩子,没办法呀,自从咱们吃了人家的东西,就身不由己了,祖祖辈辈都这样啊!”
在交际中,我们主动为他人提供某些信息,为他人介绍朋友,给他人提供一定的方便,他人通常也会回报给我们类似的或者多得多的信息、朋友和方便。
同时,我们也要谨记,得了别人给自己的小恩惠,就要尽可能地回报他。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你求别人办事,如果没有及时地回报,下一次又求人家,就显得不太自然。因为人家会怀疑你是否有回报的意识,是否感激他对你的付出。及时地回报,可以表明自己是知恩图报的人,有利于相互的继续交往。
当然,在关系很亲密的朋友之间,就不一定要马上回报,那样可能反而显得生疏。但也不等于不回报,只是时间可能拖得长一些,或有机会再回报。
世上没有绝对无私奉献的爱情,不像歌里和诗里表现的那样。爱情也是讲求有所付出有所回报的,双方需要保持一个利益的平衡。如果平衡被严重打破,就可能导致关系破裂。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像坐跷跷板一样,要高低交替。一个永远不肯吃亏、不肯让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好处,也是暂时的,他迟早要被别人讨厌和疏远。
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使他积极回应你的期待
古希腊有一个有名的神话故事。
一位年轻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是个有名的雕刻家。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就用它精心地雕刻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少女。这个雕塑实在是太美了。
皮格马利翁每天都用深情爱慕的眼神呆呆地凝视她,久而久之,他竟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塑,热切地希望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女。
他给雕像穿上美丽的长袍,拥抱她、亲吻她,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她接受。
后来皮格马利翁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天神就使这个雕像真的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和他生活在一起。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意思是,热切的期望能使被期望者达到期望者的要求。
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
新学期刚开始,该校的校长就对两位老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效果显示,你们两位是本校最好的老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从全校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
校长热诚地凝视着他们,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这两位老师非常高兴,感到自己受到了特别的对待和重视,感受到校长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和信任,从此,更加努力教学了。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热情和期望,学生也从老师的眼神和言谈举止中,接收到这种暗示的信息,感到自己就是与众不同的,就是天才,就是英雄,就是智商高,最主要的是感到了老师的期待。
结果: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
这两位老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教得好了。
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对老师的期待,老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老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
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当我们希望别人成为我们希望的人时,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信息,告诉他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你希望他成为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
当他有了天才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天才,当他有了英雄的感觉,他就会成为英雄。
作为老师和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变得更好,就要尽量鼓励他们,夸奖他们,告诉他们行。在你的热切期待中,他们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总是批评他们,暗示他们“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朽木不可雕”,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会自暴自弃,不求进取,就真的会堕落下去了。
古人说“用人不疑”。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要想使你的员工发展更好,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当然,如果一个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下属都是饭桶,一无是处,并经常批评指责自己的下属,那么他的下属也可能真的变得一无是处,成为公司的负债资本。
欣赏引导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欣赏期待,他会按照你的意愿而变化,成为你期待中的人。
夫妻双方在结婚前想象自己的另一半应该是什么样什么样,但是结了婚才发现对方还是个“毛坯”,离自己理想中的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那怎样才把对方改造成“成品”,成为适合婚姻的成熟的丈夫或妻子?
最好的方法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暗示,用自己的期望去左右对方。鼓励对方做你希望他(她)做的事,当他(她)做到了,你就说他(她)做的太好了,真是个好老公(老婆)。天长日久,他(她)就被你改造过来了。
总之,你不能要求对方一开始就什么都懂,毕竟人们都是在婚姻这个学校里不断学习,而不断进步和成熟起来的。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期望让对方知道,并让对方感到你相信他(她)可以做到。
利用人的对比心,诱使他接受你的要求
有个小孩想养只宠物猫,但是考虑到家里可能不同意,于是就对爸爸妈妈说:“我好寂寞呀,没人陪我玩,给我生个小弟弟吧,好不好……”
小孩可怜巴巴地哀求着爸妈,看到爸妈否定的表情(其实,心理早就知道),装作委屈地说:“那要不,就给我买只宠物猫吧。”
于是宠物猫就来了。
有个妻子在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了一件标价800元的裙子好漂亮,想让老公给自己买,但是考虑到老公可能不同意,于是,就对他说:“老公哈,我们好久没出去旅游了,最近好烦哈,不如我们去欧洲玩一趟吧,希腊、巴黎、伦敦……”
妻子看到丈夫面有难色/装作没听见般地继续看报纸(意料之中),故作生气地说:“那要不,就给我买----的裙子吧。”
于是,那件早就看中的裙子买回来了。
这就是利用了人本性中固有的对比心。父母觉得与其再生个孩子,不如买个宠物猫更能让他们接受。丈夫觉得与其欧洲游,还是买条裙子吧。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本想要让人答应自己的小要求,却先提出大要求的心理现象,就是利用了人的对比心。
学校的一名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把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知道后都急坏了,四处寻找,都找不到。
但是,过了几天,正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痛苦不堪的时候,学生自己安全地回来了。班主任和学生的家长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这名学生之前所犯的错误了。“回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