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要为人类谋福利(1)
大禹治水为苍生
古时候,黄河经常泛滥成灾。在尧为帝王时,中原一带经常洪水泛滥,淹没庄稼和房屋,使百姓贫病交加、流离失所。尧四处求访治水的能人,后在众臣的推荐下,他启用夏后氏的首领鲧治理洪水。
鲧(ɡǔn)办事果断,但刚愎自用。他只知道水来土挡,造堤筑坝,堵截洪水,结果洪水依然没有治好。鲧治水用了9年时间,直到舜继承帝位,洪水也没退,反而泛滥得更加肆无忌惮。舜大怒,下令革去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再没有回来。
舜面对奔腾的洪水,同样束手无策。他征求大臣的意见。看谁能治退洪水,大臣们说:“非禹莫属,虽然他是鲧的儿子,但德行修养大不相同,禹做事认真,为人谦逊。俭朴善良,而且智慧超常。”舜当即决定派禹去治理泛滥的洪水。
禹身负治水重任,父亲的死又给了他很大压力,因此,他下决心,一定要平复水患,拯救万民,完成父亲留下的事业。
禹不敢怠慢,他决定用疏导的方法将黄河水引走。当时,禹刚刚新婚,但他毅然离别妻子,带着契、后稷等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
禹常常手拿准绳和规矩,小心谨慎地各处测量、勘探,同时他发动各地群众一起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禹都在和人民一同运石伐木,开河挖渠。这项浩大的治水工程在风霜雨雪中缓慢而艰难地进行着。
一天,禹正带人由甘肃积石山一路疏通黄河河道而下,走到黄河中游(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交界地),有一座大山挡住了黄河的去路。禹看到黄河水疏通不畅,水位逐渐升高,就立即叫人将大山劈开一个豁口,黄河水立刻奔泻而出,至此畅通无阻,禹即将此处命名为龙门。后世人为追念禹,把龙门又称作禹门口。另外,还有一处大山,禹在那里凿了三道门,把它们称为神门、鬼门、人门,这也就是今天著名的三门峡。禹的足迹可以说踏遍了黄河两岸,所到之处皆令水流畅通。无所阻碍,黄河水终于被制服了。
禹前后共花了13年时间治理黄河,他人累瘦了,指甲磨秃了,脚底生了脚垫。其间,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天,禹治水经过自家门前,听到妻子涂山氏生的儿子启正啼哭不止,可他没进去看一眼,狠了狠心,又奔向被水淹没的河滩。
禹的使命顺利完成。舜看到昔日淹没的山陵露出了伟岸的轮廓,荒弃的农田变成丰满的粮仓,百姓也都重建屋舍,过上了幸福生活,激动万分。他召见禹,让禹谈治水之道,禹却谦逊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只是采纳众人良好的建议而已。”舜大喜,他知道自己拥有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贤才,于是便把部落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
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以及他个人高尚的品质、质朴的作风,博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同时,这种无私奉献的美德,更滋润着中华大地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如今,淮河、长江每逢夏天连降暴雨,便会泛滥成灾,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洪抗洪依然任重道远。在历次抗洪斗争中,我们的人民子弟兵都是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其间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是时代的骄傲,是我们的典范。
晏婴设身处地为民着想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杀死齐庄公后立即拥立庄公的异母弟姜杵臼继位,即齐景公。齐景公刚即位,就任用崔杼为右相,此时的齐国,朝政混乱,君臣昏庸,奢侈无度,贵族剥削残酷,百姓生活痛苦不堪。
后来,历任灵、庄、景三朝、前后执政五十多年的晏婴被任为正卿,他为人正直,以勤俭力行、谦恭下士、关心民事而著称。担任齐景公正卿后,晏婴经常在齐景公身边竭力劝谏,使豪奢极欲的齐景公稍微有了些收敛。
有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接连下了三天三夜。早晨,齐景公身穿裘皮大衣站立在窗前,望着窗外皑皑白雪,他禁不住高兴地对身边的晏婴说:“今年的天气真奇怪,下了这么长时间的大雪,还一点也不觉得冷,倒有点春江水暖的样子。这银白色的景致实在美极了,要是再多下上几天,那该有多好啊!这么一来,就可以多欣赏几天好景致了。”
听了齐景公的话,晏婴若有所思,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开口说道:“冬天的景致确实很美,但对很多人来说却是一种再残酷不过的景致。在这种天气里,景公您之所以不感到寒冷,是因为您身上穿着温暖舒适的裘皮大衣,室内又有熊熊燃烧的炉火。我经常听人家说,贤明的君主,在吃饭的时候总会想到自己的子民中是不是还有人在挨饿。穿暖和衣服的时候,总会想到自己的子民中是不是还有人在受冻。这才能做到设身处地为民着想。”
齐景公听了晏婴的话,一下子面红耳赤、不好意思起来,从此,他再也不在晏婴面前赞赏冬天的景致了。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缺少的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一品质,人们太习惯于自以为是、太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如果为官者都能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大家也就会生活得更加融洽和舒心,我们的社会也一定会更加稳定。
子罕拒不受玉
子罕是春秋时期人,当时他任宋国的司城,主管城市建筑和车服器械的制造。这是一个可以捞钱的肥差,因为有些人为了承包工程,总想着用财物到子罕那里买个人情。然而子罕却品质高洁,不收礼物。
一次,一个负责开荒石的石工带着一块美玉来到子罕家,声称这块美玉是自己开采石头时采出来的,并说自己是庸俗之辈,不懂欣赏高雅之物,所以决定将这块美玉献给子罕。
子罕一见美玉,拒不接受。石工认为子罕不识美玉,就明白无误地告诉子罕:“我曾拿着这块美玉让玉器匠鉴别过,玉器匠经过仔细鉴别,断定这块美玉是真正的宝物,我这才敢冒昧地献给你。”
子罕说:“我以廉洁不贪为宝,您以玉石为宝。如果您把玉石献给了我,那我失去了廉洁,您失去了玉石,咱们两人就都把自己的宝物丢掉了。与其使咱们都有所失,还不如您将玉石拿回,我把廉洁保持下来,这样,咱们就都拥有了自己的宝物,这不很好吗?”
石工听子罕这么一说,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拿着玉石灰溜溜地走了。
像子罕这样以廉为宝的好官,才是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他们的宝物是无价的。他们清廉自守的高尚品格让黎民百姓肃然起敬,让行贿者望而却步。历史是会永远地记住他们和颂扬他们的。
当今社会行贿索贿之风屡禁不止,从政府到企业,甚至学校这个堪称最圣洁的地方,也被肮脏的腐败之风玷污了。面对这种伤痛人心的现象,我们应该像子罕那样,以廉为宝,不让那些不正风气玷污我们纯洁的灵魂。
斗子文三辞令尹
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清官廉吏,要保持住那份清廉,做到金钱面前不动心实属不易,需要坚强的意志力。自古以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也有千方百计不要金钱的例子,春秋时期的斗子文便是其中的一例。
斗子文的父亲是楚国贵族斗伯比。据说,斗子文并非斗伯比的亲生儿子,他刚一出生便被亲生父母丢弃在荒郊野外,奄奄一息,幸亏斗伯比的岳父路过,把他捡了回来,送给女儿女婿抚养,斗子文才得以活命。
在斗伯比家,斗子文生活优裕,锦衣玉食。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学成。斗子文的满腹才学深得当时国君楚成王的赏识,楚成王将他收入朝中,拜为令尹。多年为官,斗子文都清正廉洁,从不擅用权利,贪污受贿,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家中的积蓄竟不够支撑一天的开销,全家人生活朝不保夕。
楚成王甚是喜爱博学而正直的斗子文,他深知斗子文家境困难,便有心帮助。在每次群臣聚会之后,楚成王都会专门为斗子文准备一束干肉,一筐干粮,使他能填饱肚子,久而久之,这竟成了楚王宫廷中一条不成文的制度。楚成王怜惜他的爱臣,曾三次要给斗子文增加俸禄,想使他的生活过得充裕一些,可斗子文死活不接受,甚至以辞去令尹来拒绝丰厚的俸禄。这让楚成王无可奈何,也使周围人迷惑不解。
斗子文这样做并不是在标榜自己,他认为当官就是为百姓服务,而不是为自己谋利,并且他始终坚信“成由节俭败由奢”的真理。
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景公之相晏子也是一位清正廉洁之士。晏子家贫。齐景公赐他千金,他却拒不接受,认为仁智之人不应该贪图钱财,厚取于君却不施于民,是替筐子箱子收藏财物,仁德之人不屑于此。他的思想观点和斗子文如出一辙。他们二人身居高位而不图享受的高尚品德,在今天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警示作用。
田稷勇于退贿
田稷(jì)是战国时齐国的相国,他办事认真负责,深得齐王的信任,齐王任命他统领百官、总揽政务,权倾朝野。于是总有人偷偷给他送去贿金,以期得到他的帮助。
一天,田稷手下的一名官员给他送了黄金百镒(yì)。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数目,面对这么多金子,他无法抵挡这突如其来的诱惑,在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后,还是收下了。
母亲一见这么多金子,十分吃惊,急忙询问田稷金子的来由。田稷是个孝子,他不想欺瞒母亲,于是就将受贿一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气不打一处来,教训他说:为官就应该清政廉洁,不能见钱眼开,而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有高尚的行为,不应该收授不义之财。母亲愈说愈生气,最后竟要把田稷赶出家门。
田稷听了母亲严厉的训斥,感到十分羞愧和自责,急忙原数归还了金子,随后又主动跑到齐王面前去请罪,声称自己犯了死罪,请皇上处死他。
齐王不知何故,忙问:“爱卿犯了何罪,要自请处死?”
田稷答道:“臣下无德,一时糊涂受属下贿金百镒,回家交与母亲,母亲痛斥臣下为官不廉,不再认臣为子,将臣逐出家门。臣自感罪孽深重,无颜再见母亲。大王信任臣下,对臣下委以重任,臣下却见钱眼开,愧对大王。故请大王重责臣下,以正国法,以严家规!”
齐王闻听此言,对田母家教有方敬佩有加,齐王原谅了田稷的错误,说他知错就改,不再追究。
为了表彰田母的义举,齐王还用国库的金子赏赐了她。齐国人听说这件事后,都称赞田母是位好母亲,也都称赞田稷勇于自责、知错就改的行为。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不犯错,特别是我们青少年,阅历不丰富,经验不足,所以犯错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当我们犯错时能勇于承认,乐于改正,这才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美德。同样,我们还应该赞扬田稷的母亲,多一些这样的母亲,就会多一些品德高洁走正道的人,少一些品德低劣走歪道的人。
萧何忠心为国
萧何是西汉初年名相,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另外二杰为张良、韩信),江苏沛县人,早年曾任秦沛县狱吏。公元209年他随同刘邦起兵,攻克咸阳后,诸将全都忙于争夺金银财宝,萧何却视金钱如粪土,忙于收集秦丞相、御史大夫府所藏的律令、图书,这使刘邦得以掌握全国户口、民情和地势,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萧何刘邦被封为汉王后,萧何劝说刘邦以巴蜀为基地,与民休息,招纳贤才,然后还定三秦,再与项羽争夺天下,并推荐韩信为大将军。楚汉战争时,萧何以丞相专任关中事,他侍从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时,刘邦屡遭挫败,死伤惨重,军中缺乏现粮,萧何及时调遣关中兵卒驰援,并转漕运供给军用,保证了前线兵员粮饷的供应,促使战局发生了根本转机。因此,刘邦称帝后,以萧何功劳最高,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分封其父母兄弟十余人以食邑。
在辅佐刘邦打天下、建立刘汉王朝的过程中,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在百姓和军士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刘邦嘴上称萧何“功不可望”,但心里对忠心秉正的萧何总是心怀猜疑,担心萧何威信太高而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萧何看出了汉高祖刘邦的心思,就把家族中的很多子弟送到刘邦帐下听用,一是避近亲之嫌,二是取得刘邦的信任。刘邦也因此减少了对萧何的猜疑。
后来,刘邦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功高震主的韩信,接着又给萧何加封食邑五千户,萧何多次辞谢封赏,刘邦不允,萧何仍坚持献出封赏的资财以助军用。刘邦深恐萧何有二心,又派都尉带领五百名士卒守卫萧何宅院,明是恩宠有加,暗是监视严防。即便这样,萧何仍襟怀坦白,一如既往,以莫大的胸怀精心辅佐刘邦治理国家。
这时,许多好心的亲朋再三提醒萧何,不要再勤勤恳恳为民着想、为民办事,以免刘邦认为他是在取信于民,图谋不轨,最后像韩信那样遭受灭族之灾。萧何这才不得不像贪得无厌的地主,故意挖空心思多弄些土地,低价购进,强赊(shē)慢还,人为地造成一些坏名声,好让刘邦放心。刘邦见萧何只注意一些小利,没有把心思用在夺权上,心里暗暗高兴。
刘邦死后,萧何仍以国事为重,并一心一意辅佐惠帝刘盈执掌朝政。萧何临终前,惠帝欲选丞相,征求萧何意见:“曹参怎么样?”曹参是武将出身,战功卓著,封赏多在萧何之下,对萧何非常不服,也常有针对萧何的怨言。但萧何出于忠心,虚怀若谷,顿首说:“皇上以曹参为相,萧何死了也无遗恨了!”
萧何为了国计民生,忠心耿耿,虚怀若谷,忍辱负重,为汉王朝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未必会有萧何那种为相辅国的机遇,但他一心一意为国家着想、不计私人恩怨的行为还是可以效仿的。
杨震拒不收礼
东汉的杨震学问渊博,时人称之为“关西孔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为官清廉。
有一年,杨震调任到东莱(今山东境内)任地方官。他从京城洛阳出发,一路上轻车简从、毫不张扬。途经许多州县都是住在路边小店。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老大爷竟然会是朝廷的重臣杨震。
一天,杨震一行路经昌邑(今山东境内),找了个小店住下。一会儿,忽听见店里人声嘈杂。店主慌忙来报说是县太爷王密要把杨震一行人接走。
王密是何人呢?原来杨震在做荆州刺史时,发现当地有个叫王密的读书人,学问渊博,才华出众,认为他堪为大用,于是就向朝廷举荐了他。后来经过考核,王密被任命为昌邑县县令。
王密听说杨震路经昌邑,心存报答他当年推荐之恩,这次是特来接杨震回县衙的。杨震推托不过,只得坐上王密带来的官轿,进了县衙。在县衙里,王密亲自端茶端饭,照顾得无微不至。已经夜深了,王密还在诉说着别后离情。最后,他从怀里掏出百两黄金,低声说:“为了感谢恩师的知遇之恩,特奉薄礼,不成敬意,请您收下,在路上使用吧!”
杨震说:“你我已经是老朋友了,我的为人你应该知道,况且朝廷已经三令五申,不准大臣外出收礼。难道你不知道这个规定吗?”
“这个规定我是知道的。可眼下哪个当官的不收礼?况且现在是黑夜,外面没有一个人,根本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