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如何有效掌控自己的情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战胜恐惧的阴魂

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名叫“恐惧症”的小阴魂,它经常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偷袭你,让你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之情,面对这样一个魔鬼,我们如何才能战胜心中的恐惧?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或者那样害怕的事情,我们应该刻意地去克服这些恐惧感,而不是一味地逃避。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肯定自己的价值,这样可以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情,并且会变得越来越自信,用自信去击败恐惧的阴魂。

⊙⊙⊙

“鬼”自心生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男子赴京赶考,因为家里穷,雇不起车,只能步行。一天,他白天贪行了几里路,错过很多客栈,结果太阳落山后找不到投宿的地方了,只能继续前行。可巧,走了不一会儿,男子看到了一座破败的庙宇,虽然外表很阴森,但男子也只能将就着住了进去。

庙宇到处是残破的神像和蜘蛛网,显得恐怖而破败。这时天井中阴风四起,落叶漫天,男子不禁打了个哆嗦,硬着头皮拼了几块儿木板,铺上铺盖躺了下去,却怎么也睡不着,总是感觉屋子里有动静,时间长了,他竟感觉有个人在阴风中哭泣。

男子不敢再睡,一心想着挨过一宿,第二天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没想到半夜里,屋子里的动静越来越大,男子也越来越紧张。正巧,一只老鼠从房梁上掉了下来,男子还以为鬼终于现身了,结果被吓得一命呜呼。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他的尸体,因为没有外伤,人们都以为他的魂魄被鬼勾走了,于是请来了一个资深的方丈来寺庙里镇鬼。结果方丈检查寺庙后说:“寺中本无鬼,鬼自心生。”

一个略带传奇色彩的故事,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恐惧往往来源于人的内心,换句话说,恐惧其实是自己吓自己。我们已经讨论过,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的产物,恐惧也是如此。但与其他负面情绪不同,恐惧出现时,意味着自己根本性的、原始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尤其是生命、自身安全、人生前途等利益。

同时,恐惧情绪会对一个人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研究表明,人们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惊吓后,大脑会抑制神经中枢以避免过度兴奋,而这种抑制不仅仅会阻碍人的正常反应,而且会减缓人的行为速度,因此会使一个人变得比较消沉,甚至使身体机能异常,会对生命造成威胁。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战胜恐惧。不过在我们学会如何战胜恐惧之前,首先要了解恐惧的种类。

两种恐惧

基本上,根据恐惧的不同来源,可以将恐惧划分为两种。当自身安全,甚至是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们会产生第一类恐惧;当一个人生命之外的重大利益受到威胁时,人们会产生第二类恐惧。

第一类恐惧是人类比较原始的情绪之一。在人类文明产生之初,势力弱小而又无知的人类面对大自然显得十分无助,雷电、火灾、暴风、野兽都被看成能够威胁人类生命的因素,让人类充满恐惧。在人类进化历程中,这种原始情绪被保留了下来。如今,每当人们认为自身安全和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仍然会产生这种恐惧感。

小力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大型企业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虽然有时候要晚上加班,但是加班费不菲,所以大学同学都很羡慕他。但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两个月,小力竟辞职了,而后到了一家条件很差的公司任职。是什么原因使得小力宁可舍弃众人羡慕的工作呢?

原来,小力虽然是个男孩儿,但是自幼胆子就很小,尤其怕黑怕走夜路。做第一份工作经常要求晚上加班,加完班后小力要走一段夜路才能到家。结果就是在这段夜路上,小力常常感觉有“人”——或者说有“东西”——在跟随自己,尤其是前段时间看完一部恐怖电影后,说什么也不敢走夜路了,无奈之下只得辞职了事。

实际上,对黑暗的恐惧感正是人类原始性的第一类恐惧的表现。小力之所以怕黑,是因为黑暗总是给人以不确定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下,人的安全和生命就显得没有保证,因此这是比较典型的第一类恐惧。

相比第一类恐惧,第二类恐惧一般是在生命之外的重大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产生的。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的利益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初比较单一的利益结构也被打破。这就决定了在生命利益之外,某些重大利益面临挑战时,人们同样会产生恐惧。这些重大的利益包括了个人的前途、名誉,家人的安全状况,国家安危,等等。

2007年5月某日下午,王女士下班后像往常一样到菜市场买菜,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准备做晚饭。刚到小区门口,王女士就看到一群人围着自己的单元楼,地上好像躺着个人。王女士好奇地凑过去看热闹,结果被惊得差点儿昏了过去——自己的丈夫竟然跳楼自杀了!原来,前几天丈夫的单位公布了一批提拔名单,而丈夫并没有在被提拔之列。像自己丈夫这样年龄的人如果再不被提拔,以后就很可能没有被提拔的机会了。想到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而立之年却没有什么工作成绩,前途又那么渺茫,王女士的丈夫对于自己的未来和家庭前途陡然产生了莫大的恐惧感,最后一死了之。

在这个悲剧中,王女士的丈夫正是因为生命之外的重大利益——前途受到了威胁而产生了恐惧,因此选择了这条不归路。这是人们第二类恐惧的典型代表。

两种选择,两种结果

面对恐惧这个人类的天敌,有些人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它,大胆地挑战它;有些人则选择了向它屈服。不同的选择,在选择之初就决定了不同的结果。

面对恐惧,革命志士江姐选择了挑战,所以收获了精彩的人生。

“你怕死吗?”江姐入党时曾经被问过这样的问题。“当然怕死,人对死亡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身上的担子比我的生命更重要,这会让我向死亡的恐惧发起挑战。”

后来江姐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在渣滓洞中,她受尽了各种非人的折磨,自己的生命根本没有任何保障,这给一个人所带来的巨大恐惧可想而知。但是正像她入党时所说的那样,江姐并没有被这种恐惧压倒,相反,她选择了挑战恐惧,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持同敌人斗争。虽然江姐最后惨遭杀害,但是这种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

同样是面对恐惧,任达哉(《红岩》中甫志高的第一原型)选择了屈服,因此死后仍被世人唾弃。

任达哉在20世纪30年代曾担任中共地下党联络员,但是不久就叛变,跑到上海加入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后来他脱离军统,来到重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比较高的职务。但是不久,任达哉被国民党特务抓获,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他心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不幸的是,他向这种恐惧低下了头,没有坚持多久就叛变了革命。

叛徒的下场总是很悲惨,1949年,失去利用价值后的任达哉在渣滓洞被国民党特务枪杀,死后也被广大人民唾骂。

所以,恐惧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负面情绪,人皆有之。有了恐惧感不可怕,关键是你面对恐惧时的态度。无疑,大胆地面对恐惧,并想方设法战胜它是最积极的态度。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帮助我们战胜恐惧呢?下面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科学方法助你战胜恐惧

第一种方法是脱敏疗法。

这是从根本上战胜恐惧的方法。主要做法是,找到你心中恐惧的根源,然后正确地认识它,并尽量多地接触它,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像最初那样恐惧了。

很多人很怕蛇,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怕蛇,只是看到它就会害怕。据此,英国某团体曾经征集了一些怕蛇的志愿者,通过一些特定的课程和活动,让志愿者们深入地了解了一些常见蛇的习性,并近距离地接触了一些无毒蛇。活动过后,大部分志愿者都表示不再怕蛇了。

毕淑敏在她的名作《拯救乳房》中讲述了一个心理学家和十个乳腺癌患者的故事。心理学博士程远青留学回国后,组织了一个乳腺癌患者的小组。在这些患者心中,都存在着对癌症和死亡的巨大恐惧,虽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很多人尽量避而不谈,但是这种情绪深深地影响着她们的日常生活。

程远青匠心独运,她认为要想使患者快乐起来,首先就要摆脱对癌症和死亡的恐惧。其间,她就运用了“脱敏疗法”——她组织各种活动,让患者畅谈对癌症和死亡的看法,她甚至把一些活动安排在墓地,让大家正视死亡,接触死亡。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患者都战胜了恐惧,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第二种方法是注意力转移疗法。

“昨天看的恐怖电影吓死人了,真是越想越害怕!”

“越想越害怕”,不想不就不害怕了吗?有些时候,我们越是关注于那些让我们害怕的事物,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在恐惧中越陷越深,因此,战胜恐惧的另一个好办法就是,当自己感到害怕的时候,及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努力去想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结尾中,被伏地魔附体后的哈利·波特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中,最后不正是靠着对朋友的温馨回忆才打败了这种恐惧吗?

大学生小赵胆子比较小,可是很爱看恐怖片,结果经常被吓到。有时候她跟朋友诉苦:“我在宿舍浴室洗澡的时候非常害怕,思想总是陷入恐怖电影的情节中。有时候甚至低头冲完头发后,竟不敢抬起头来,就怕有个女鬼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后来心理老师给她建议,让她在洗澡的时候唱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或者跟宿舍的女孩儿聊两句,以这种方式来转移注意力,结果收效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