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职场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怎样与不同类型的上司相处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九型人格”又名“性格形态学”的名词,即人的九种性格。由于九型人格是一种能够对性格进行分析的精妙工具,它可以让人真正地知己知彼,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懂得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沟通及融洽相处。因此,这一心理学名词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

九型人格包括以下内容:

(1)创意型上司。这种人喜欢创新,通常点子多,也喜欢有创新思维的下属。通常喜欢召集下属开会,发表他的创意,至于细节如何,他却不太关心。因为想法不断推陈出新,这种人随时有新指示,不断有新任务,但可能很快又改变主意了。当这种人的下属简直苦不堪言,无论怎么做,都可能动辄得咎,大感无所适从,因此总觉得没有成就感,感到很压抑。而微妙的是,这种上司也因在下属中难找知音而倍感痛苦。

面对这类上司,你一定要装出很忙的样子,好像随时在做他交办的事情,而且要比他早到公司,晚离开公司。你需要保持耐心,随时待命,无怨无悔地接受他的新指令,但一定要懂得当拉拉队,赞扬或鼓掌,推崇他的创意。自己的想法被肯定,能引起共鸣,是这类老板最快乐的事。

(2)行动型上司。这类人行动力超强,事必躬亲,对交给下属的工作总是很不放心。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下班时还会带一大堆公文回家,是典型的工作狂。这类人往往对公司的长远发展缺少规划能力,却又闲不下来,只好找事做,因此,他们眼中没有层级和制度,自己随时会跑到第一线指挥作战,搞得大家手忙脚乱。

当他们的下属,只能做好手头的事情,然后等候差遣。若他们交给你任务,你就好好完成;若他们不给你任务,你只要表现出忙碌的样子就好。

(3)专横型上司。这类上司才华过人,性情刚毅,脾气不太好。

作为这类上司的下属,要学会体谅老板,有时他对你发火或许只是一时冲动,并无恶意。而当你做错事时,一定要学会低头认错。

(4)猜忌型上司。这类人疑心很重,下属很难得到他的信任。他总是不断地猜测下属的想法,并找出对方背叛自己的理由。

如果你是这类上司的下属,即使你对公司有贡献,也应该表现得像没事一样。如果你居功自傲,则很可能招来老板的不满。

(5)健忘型上司。这类上司记性不好,明明昨天讲过某一件事,今天却说根本没讲过。或者他昨天讲的是这个意思,可今天却说是那个意思。他们常常颠三倒四,也常常丢三落四。

对这样的上司,当他讲述某个事件或表明某种观点时,下属可装作不懂,故意多问他几遍,也可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以此来加深上司对这个问题的印象。如果你是文秘,接到上级通知后,最好把文件直接给他看,并把有关时间、地点、所带物品等要素用他的笔划出来,或者把它写在老板的台历上。

(6)模糊型上司。这种上司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含糊其辞,从来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他的话既可以理解成这样,又可以理解成那样。有时前后相互矛盾,下属根本无法操作和实施。一旦你去做了,上司就可能责怪你,说他的要求不是这样。

对这样的上司,在接受任务时,你一定要问清楚具体要求,特别在完成时间、人员落实、质量标准、资金数目等方面要尽可能明确,并记录下来,然后让上司核准后再行动。下属请示某项工作,并希望得到明确答复时,这类上司有时会“哼哈而过”,而没有明确表态,有时说“知道了”,有时说“你看着办”。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下属可以反复说明旨意,并设法诱导老板明确表态。如说“你的意思……”,让上司续接,或者用猜测性口气让上司回答,如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让我帮你把文件拿过来。”

(7)马虎型上司。这类上司做事马虎,对上面的文件草草翻阅,去开会时不认真听,而是说说笑笑,进进出出。回公司传达上级旨意时,照本宣科。当职工提出具体疑问时,他解说不清,十分尴尬。

对付这类上司的方法是反复申明,多次强调,最好三四个人轮番强调,促使其引起重视,认真对待。

(8)无知型上司。这类上司喜欢不懂装懂,明明自己外行、不擅长,却喜欢装内行,想显示自己,有时候还要瞎指挥。

对这样的上司,可分别对待。如果是重要的、带有原则性的问题,下属可直接阐明观点,或据理力争,坚决反对;若是无关大局的小问题,下属要尽量表面认同他,避免正面冲突以致矛盾激化。

(9)维护原则型上司。这类上司上班从不迟到,一到点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不允许员工在办公室打私人电话,关注一切事务。这类上司并非死板,而是原则性极强,是一就决不允许是二,还喜欢掌握一切。

对于这样的上司,作为下属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遵从,好好配合他,不要破坏他订立的任何一项条例,否则将招来大祸。

心理学点拨

要想很好地与上司相处,就必须知道上司属于哪一类型,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他的行事风格是怎么样的。如果你向一个只愿把握大局的上司汇报一堆细枝末节的工作,他会烦你的;如果上司喜欢上午处理问题,而你偏偏在下午找他,你会被认为是一个不识相的员工,如此等等。只有知道了这些,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