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中草药的性能

中药性能是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其药效机理的理论依据。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

中药之所以能发挥祛邪、扶正或协调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是因为药物自身具有的偏性,纠正了机体病理状态下的阴阳盛衰,恢复了阴阳的相对平衡,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中药的性能有多种,内容十分丰富,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四气(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五种。

(一)四气

◆什么是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此外,还有不少药物对人体的寒热病理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将其称为平性。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四气的确定

四气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为寒性或凉性,其清热药性强者为大寒或寒性,药性较弱者,为微寒或凉性。

如果生了疔疮、热疖、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为温性或热性,其祛寒药性强者为大热或热性,药性稍次者为温性,再次者为微温。

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患者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述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

◆四气的作用

寒凉药: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等作用,主要用于一系列阳热证。

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等作用,主要用于一系列阴寒证。

平性药:因寒热偏性不明显,作用平和,故寒证、热证均可配伍应用。

(二)五味

◆什么是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所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药味,另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为了能与五行学说相结合,前人将淡味看作为甘味的“余味”而附于甘味;又将涩味看作酸味的“变味”而附于酸味。因此,一直习惯称五味。

◆五味的确定

第一,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如黄连、黄柏味苦,甘草、枸杞味甘,桂枝、川芎味辛,乌梅、木瓜味酸,芒硝、食盐味咸等。

第二,后来由于将药物的味道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味道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如中药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都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都标以辛味。

◆五味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中药的五味具有“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的特点:

辛味药“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血淤滞的病证。如薄荷发散风热、陈皮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淤等。

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多用于各种虚证、血虚所致四肢或脘腹痉挛性疼痛,药物、食物中毒及调和药性等几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阿胶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物及食物中毒等。

酸味药“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体虚滑脱的各种虚损病症(如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症)。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山茱萸涩精止遗等。

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病症。如黄芩清热泻火,杏仁降气平喘,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泻热通便,黄连清热燥湿,苍术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味药“能软,能下”,即具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作用。临床多用于痰核、瘿瘤瘰疬、瘕痞块、大便燥结等病症。如海藻、牡蛎能软坚散结等。

淡味药“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如薏苡仁、茯苓等。

涩味药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但酸味与涩味的作用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有的酸味药能生津止渴,或与甘味相合而化阴。涩味药则均无此特点。

(三)升降浮沉

◆什么是升降浮沉

中药的升降浮沉是用以表示中药对人体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升是上升,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于上;降是下降,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于下;浮是发散,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于外;沉是收敛闭藏,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于内。

◆升降浮沉的确定

中医认为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

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泄利、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症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

◆升降浮沉的作用

升浮药物具有向上向外趋势的药物。如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作用。

沉降药物 具有向下向内趋势的药物,如清热、泻下、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等作用。

利用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纠正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辨证选药。

(四)归经

◆什么是归经

中药的归经,是中药功效的定位概念,即用以表示中药功效对人体脏腑、经络等部位的选择性。“归”是指药物作用的归属,寓有药物对人体不同部位具有选择性走向的意思。“经”是脏腑经络及其有关组织的概称。所谓某药归某经或某几经,是指该药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归经的确定

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是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

藏象学说认为脏腑不但是认识人体生理机能的核心,同时也是辨别疾病的重要依据。药物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脏腑的生理机能与病理变化的影响而起到治疗作用的。如心主神志,患者出现昏迷、失眠、健忘及癫狂等精神、意识、思维异常的征候,按照脏腑辨证均为心的病变。能主治这类征候的药物,如麝香、冰片开窍醒神治闭证神昏,酸枣仁、琥珀宁心安神治失眠,人参增智治健忘等,皆为可归心经的药物。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是沟通机体内外的通道。体表发生病变,通过经络可影响到脏腑;脏腑发生病变,亦可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经络既是辨认疾病部位的所在,也是药物作用的归宿。如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沿鼻上行,并入齿中,到额前。白芷祛风止痛,长于治疗前额疼痛和牙龈肿痛;又能通鼻窍而治鼻塞流涕。按经络辨证,上述病变均为阳明胃经之症,故白芷便为归该经之药。

在归经理论形成的初期,还常常将药物的五味、五色、五气及质地、形状等性状特征与五脏相联系,作为药物归经的依据。虽然这种认定药物归经的方法有部分符合实际,但不具普遍意义。

◆归经的作用

归经理论的系统总结和全面应用,使中药性能理论更加完善,实用性更加增强。临床用药时,将归经和其他性能结合起来考虑,可以增强用药的准确性,并且从脏腑经络间的关系来考虑,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临床用药时往往并不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五)毒性

◆中草药的毒性

在古代本草书籍中,常在每一味药物的性味之下,标明其“有毒”、“无毒”。“有毒无毒”也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也正是因药物的偏性,才能纠正患病机体阴阳失去的平衡。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对毒性的认识逐步加深。所谓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方法,是目前通行的分类方法。

◆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一是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斑、蟾酥、马钱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

二是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人参,独角莲代天麻使用。

三是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

四是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时间太短。

五是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萎同用而致中毒。

此外,给药途径、服药时间、用药是否对症,以及服药者的个体体质差异等都是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

◆正确对待中草药的毒性

安全与有效是用药的基本原则。如果所用药物对患者造成了毒性伤害,则有违背用药目的;因用药而致患者死亡,就更无疗效可言,完全丧失了用药的意义。从总体而言,中草药的毒性虽明显小于化学药物,但也应对其高度重视。目前中药品种已多达12800多种,而有中毒报告的才100余种,其中许多还是临床很少使用的剧毒药,由于现大多数中药品种是安全的,这是中药一大优势,尤其与西药化学合成药造成众多药源性疾病的危害相比,中药安全低毒的优势就更加突出了,这也是当今提倡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中药受到世界青睐的主要原因。

实践证明,一些毒性较明显的中草药往往具有较强或较特殊的医疗作用,只要使用得当,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古今医家在利用有毒药治疗恶疮毒肿、疥癣、癌肿及某些疑难症、急重症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获得了肯定疗效,证明了有毒药有其可利用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