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本病呈发作性,一般以傍晚、夜间或清晨最为常见。发作前常有鼻痒、咽痒、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发作时病人突感胸闷窒息、咳嗽,迅即呼吸气促困难、呼气延长、伴有哮鸣,为减轻气喘,病人被迫坐位,双手前撑,张口抬肩,烦躁汗出,甚则面青肢冷。发作可持续数分钟、几小时或更长。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可按本病辨证论治。
【定穴】百劳、大椎、定喘、大杼、风门、肺俞、膏肓、心俞、膈俞、脾俞、肾俞、夹脊穴、天突、膻中、腹中、神阙、足三里、丰隆。
【取穴】颈部的百劳、大椎、定喘,背腰部的大杼、风门、肺俞、膏肓、心俞、膈俞、脾俞、肾俞、夹脊,胸腹部的天突、膻中、腹中、神阙,下肢的足三里、丰隆。
百劳在颈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定喘在背部,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大杼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膏肓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心俞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夹脊穴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两侧各17个穴位;天突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膻中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腹中在胸骨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之间;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两横指(中指)。
【简易取穴】神阙,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正中;大椎,取坐位,低头时,在项部可见明显的突起,突起下方的凹陷,即为大椎;肺俞,在大椎下面的第3块椎骨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距离处,左右各一;膏肓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约四横指的距离。心俞在大椎下第5个骨性突起下方的凹陷处,旁开约两横指;膈俞在大椎下面的第7块椎骨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距离处,左右各一;脾俞在大椎下第11个骨性突起下方的凹陷处,旁开约两横指;肾俞在髂骨水平上2个骨性突起下方的凹陷处,旁开约两横指;背部夹脊:大椎下第1块椎骨即为第1胸椎,继续向下一直到第12胸椎、第1腰椎……第5腰椎,各椎骨旁开约半个拇指指间关节横纹的距离,左右各17个穴位;足三里,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示指指尖处。
【敷贴手法】熨法。
方1
【组成】白芥子10克,干姜、天南星各15克,皂角、细辛、薄荷、紫苏叶、杏仁、木香、冰片各30克。
【用法】
1.上药研细与蜂蜜混合成膏备用。
2.将膏以30克为1贴,摊于20厘米长、10厘米宽的纱布上。
3.取膏(两贴)分别贴于背部(从心俞往下)脊柱两旁。
4.每5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10天可继续敷贴。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6年第1期。
方2
【组成】甘遂、白芥子、白芷、半夏各15克。
【用法】
1.上药共研细末,等分3包。
2.每次用1包,以鲜姜汁调成厚糊状,敷于双侧心俞、肺俞、膈俞穴上。
3.每次敷1~2小时,微感疼痛即可取下。
4.每隔10天敷1次,3次为1个疗程。
【来源】《中药敷贴疗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年。
【作用】温肺祛痰,燥湿平喘。
方3
【组成】白芥子33克,细辛15克,延胡索33克,甘遂15克(以上4药共研细末),六神丸2支(研末),生姜适量(捣烂取汁)。
【用法】
1.取定喘(双侧)、肺俞(双侧)、膏肓(双侧)、膻中,痰多者加丰隆(双侧),肾虚者加肾俞(双侧),脾虚体弱者加脾俞(双侧)及足三里(双侧)。
2.敷贴方法
(1)将前四味药末用生姜汁调和后摊在油纸上,做成直径4厘米,厚为0.8厘米的小饼。
(2)将六神丸粉末(每次2/3量)压在药饼中心处。
(3)将药饼贴在选准的穴位上,用胶布固定。
3.每年冬天每个数九天的第1、2、3天,每年夏天为初、中、末三伏天各贴1次为1个疗程。
4.每次贴药3~6小时,患者感觉贴药处发热或起水疱时应立即取掉。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5年第6期。
方4
【组成】白芥子、生大黄、肉桂、冰片、白及各适量。
【用法】
1.取白芥子2份,生大黄1份,干燥后共研为细末,瓷瓶收藏备用。
2.取肉桂1份,冰片半份,白及适量分研细末,分瓷瓶收藏备用。
3.取天突、膻中、肺俞(双侧)、肾俞(双侧)共6穴。以天突、肺俞(左)、肾俞(左)为一组,以膻中、肺俞(右)、肾俞(右)为另一组。
4.用时取芥子、大黄末3~6克置调器内,入白及粉适量,加水、酒各半调匀后(干稀适中),做成黄豆大小丸,每次1丸,置于药膏(或胶布)中,贴于穴位上,每穴1丸。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1年试刊。
方5
【组成】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细辛、葶苈子、麻黄、干姜各10克,氨荼碱2片。
【用法】
1.上药除氨茶碱粉碎过80目筛,生姜汁调膏,每穴用药粉3克,摊于4厘米×5厘米大小的敷料或塑料薄膜上,再把研细的氨荼碱撒于药膏上。
2.贴于肺俞、定喘、百劳、膏肓穴(均为双穴),胶布固定。
3.每次贴2~4小时,10天贴1次,每年三伏天或三九天各贴药3次,3年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第1期。
方6
【组成】炙白芥子、延胡索各27克,甘遂、细辛各9克。
【用法】
1.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2.取上药末用姜汁调成糊状,分为8块,分别放在油纸上贴于大杼、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腹中、天突、神阙8个穴位上,用胶布固定。
3.如果用药后局部有热烫现象属正常,如局部起疱,可对症处理,下次敷贴时避开此处,时间缩短些。
4.连用3伏,每伏贴1次,每次贴4~6小时,3年为1个疗程。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第4期。
方7
【组成】白芥子、延胡索各21克,细辛、甘遂、洋金花各12克,冰片2克。
【用法】
1.上药分别研为细末,以姜汁和3%的氮酮调为稠膏状,做成直径1.5厘米的圆饼。
2.将穴位分为两组,一组取大椎、定喘、肺俞、心俞、膈俞、脾俞;一组取天突、膻中、风门、肺俞、膏肓俞、肾俞,两组轮流选用。
3.针刺得气后不留针,用6厘米×6厘米橡皮膏将药饼贴于上述穴位,保留4~8小时。
4.每年夏季初伏开始,每10天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
【来源】《甘肃中医》,2003年第5期。
方8
【组成】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洋金花等。
【用法】
1.上药按2∶2∶2∶2∶1比例,研细过120目筛,以鲜姜汁、酒适量调成泥膏密封备用。
2.患者取俯卧位,从上到下按摩定喘穴、肺俞穴、膈俞穴、肾俞穴及双侧夹脊穴。
3.待背部发热得气后,将药泥摊成3厘米×2厘米大小的牛皮纸上,敷贴以上穴位,用毛毯覆盖患者腰背,约5分钟后患者自觉贴穴部位发热,渐渐灼热、灼痛,坚持1~2小时取下药饼。
4.多数患者穴位有红斑形成,部分患者局部有大小不等的水疱,2~3天自行吸收。
5.治疗后3日忌冷饮、冲凉。
6.每年三伏天每伏各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年第8期。
方9
【组成】白芥子100克,甘遂、细辛、延胡索、凡士林膏、洋金花、生姜汁各50克。
【用法】
1.除生姜汁外,余药共研末,过120目筛。
2.用时以鲜姜汁白酒调成泥膏密封备用。
3.先取脐部神阙,再取定喘、肺俞、肾俞、脾俞穴,将药泥敷贴其上,用纱布固定后再用医用橡皮胶固定。
4.若发现脐部及穴位有红痒,即停止将药解下,待红痒消除再包。
5.本药贴上有灼热感,属正常,部分患者有大小不等水疱,2~3天后可自行吸收。
6.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年第5期。
方10
【组成】麻黄、白芥子、细辛各一份,甘遂、延胡索各半份。
【用法】
1.上药研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切成等大1厘米×1厘米的小块,用胶布固定在治疗穴位。
2.常规穴位选择:发作期选肺俞、风门、定喘穴,缓解期选肺俞、膏肓俞、肾俞穴。
3.每2日1次。
4.三伏天敷贴穴位选择:初伏选定喘、膏肓俞、肺俞穴,中伏选大椎、风门、脾俞穴,末伏选大杼、肺俞、肾俞穴。
5.贴药时间:成人每次4~6小时,儿童每次2~3小时。
6.每年三伏天贴药3次(每10天1次)。
【来源】《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第7期。
方11
【组成】细辛、白僵蚕各等份。
【用法】
1.上药共研细末,用二甲基亚砜调膏。
2.将药膏摊于3厘米~5厘米大小的胶布上,贴于神阙穴。
3.每2日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8年第4期。
方12
【组成】白芥子、延胡索、法半夏、甘遂、细辛、生甘草、百部、肉桂、葶苈子各适量。
【用法】
1.上药依次按8∶8∶8∶5∶4∶4∶5∶5∶3的比例组成,烘干,粉碎研末,过100目筛。
2.用时取药末用50%姜汁调成较干稠糊状,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3.治疗时,取药12~18克分两等份,置于两片医用胶布或香桂活血膏中间,分别敷于天突穴和大椎穴处。
4.成人一般贴4~6小时揭去,儿童一般贴3~4小时揭去。
5.若局部皮肤充血过敏者,应慎用或药量相应减少、时间缩短。
6.疗程及敷贴节气选择:敷贴最佳节气常选择夏季伏天和冬季寒九天;疗程安排是每周敷贴,4周为1个疗程,一般使用1~2个疗程。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6期。
方13
【组成】麻黄、细辛、甘遂、延胡索、川芎、白芥子各适量。
【用法】
1.前五味药与白芥子(生炒共用)按1∶3的比例研成粉末,用时以老生姜末调成糊状,将0.1~0.2克的麝香加入糊中,拌匀,制成1厘米×1厘米大小的敷贴,备用。
2.发作期取大椎、风门、定喘穴,缓解期取肺俞、膏肓、肾俞穴。
3.将药物放于穴位处,再用药用胶布固定,每次根据病人耐受程度贴药4~8小时,每7天1次,4次为1个疗程。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方14
【组成】麻黄5克,白芥子20克,甘遂12克,细辛8克,玄明粉、延胡索各15克。
【用法】
1.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2.取上药末分成3份,用鲜桑白皮汁适量,做成糊饼状,再分成若干等份。
3.每次敷贴两穴,交换敷贴。
4.药饼外层加一塑料薄膜,用纱布包扎好。
5.一般6小时左右去药。
【来源】《穴位用药》,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年。
方15
【组成】炙麻黄、白芥子各30克,细辛、干姜各15克,甘遂10克,天仙子6克。
【用法】
1.上药共研细末装袋备用,以上为1人1年用量。
2.选肺俞(双侧)、膈俞(双侧)、定喘(双侧)。
3.每年三伏、三九天使用。
4.将药末加生姜水、饴糖适量,调成糊膏状,分别摊在4厘米×5厘米大小的敷料上,照穴贴之,用胶布固定,一般贴2~3小时。
5.如局部有灼热感或疼痛,可提前取下,若贴后无不适,可多贴几小时,待干燥后再揭下。
6.每隔10天贴1次,共贴6次,即头伏、二伏、三伏、一二三九每个节气的第1天。
7.对于缓解期病人或现症的病人均可使用,一般连贴3年为1个疗程。
8.敷贴当天忌生冷酸辣。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2年第4期。
方16
【组成】细辛、白芥子、苍术各5份,公丁香、肉桂、法半夏各3份,人造麝香1份。
【用法】
1.上药共研细末混合均匀,备用。
2.取上药末适量,用少量温开水调膏贴脐。
3.每日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
4.每年从小暑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每年可贴3~6个疗程,此后1年内不再给予其他治疗。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第4期。
注意事项
1.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本疗法,皮肤过敏者慎用本疗法。
2.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3.若敷后出现药疹、水疱等,则洗去药物,暂停外敷,或用芒硝30克,白矾30克溶化,纱布浸湿敷。
4.过饥、过饱、极度疲劳、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及孕妇慎用,身体发炎部位慎用。
5.使用上述方中需要热用的药包时,注意不要烫伤。
6.敷贴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忌生气恼怒。
7.少吃油腻、多脂食品,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
8.戒烟。
9.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病例
于某,男,39岁,2008年4月4日初诊,主诉:今日上午忽然鼻痒、咽痒、喷嚏、流涕、咳嗽、胸闷,下午突感胸闷窒息、咳嗽,迅即呼吸气促困难、呼气延长、伴有哮鸣,发作持续2分钟。为求中医治疗而来诊。现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黏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不恶寒,被迫坐位,双手前撑,张口抬肩。查: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辨证为热哮证,药物:炙麻黄、白芥子各30克,细辛、干姜各15克,甘遂10克,天仙子6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袋备用,以上为该患者1年用量。选穴:肺俞(双侧)、膈俞(双侧)、定喘(双侧)。将药末加生姜水、饴糖适量,调成糊膏状,分别摊在4厘米×5厘米大小的敷料上,照穴贴之,用胶布固定,贴2~3小时。如局部有灼热感或疼痛,可提前取下,若贴后无不适,可多贴几小时,待干燥后再揭下。发作期每日3次,治疗当日,全身症状明显减轻。4日后症状全部消失。嘱患者敷贴当天忌生冷酸辣。
疗程
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次;较重者及缠绵不愈者,一直敷贴至症状全部消失,缓解期患者应每隔10天贴1次,以巩固疗效。
还可以这样做
[家用食疗方]
罗汉果半个,柿饼2~3个,冰糖少许。将罗汉果洗净,与柿饼一起加两碗半水煎至一碗半,加冰糖少许调味,去渣。1日分3次服用。本方清热,祛痰火,止咳喘。
[家用小偏方]
薄荷15克,橘皮、紫苏各10克。一起煎汤服,1日。本方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
医嘱
1.敷贴治疗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以控制症状为主,在缓解期以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控制或延缓急性发作为主。
2.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或经敷贴治疗12小时以上仍未控制者,易导致严重缺氧、酸碱平衡破坏及电解质紊乱,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者,应立即就医,宜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3.平时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认真查找过敏源,避免接触而诱发。防寒保暖,戒烟酒,不吃或少食肥甘厚腻之品及海腥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