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拒绝抱怨,付出才会有回报(1)

抱怨公司:到了微软你就能干好?

许多人在公司里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开始对公司不停地抱怨。其实,抱怨是一种传染病,如果你不幸染上了它,那么,即使你再优秀,也是个无法成就事业的职场病人。许多有才华有能力有想法的人,就是因为染上了这种职场抱怨病,最终一事无成。可以说,抱怨是职场人生的第一大病。

抱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你抱怨就能得到赏识吗?就能得到晋升吗?这是不可能的。正确的做法是,停止抱怨,努力工作,你的成绩会证明一切,让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展现出来。要适应企业,而不是让企业适应你;要适应工作,而不是让工作适应你;要适应同事,而不是让同事适应你。因此,与其牢骚满腹,整天叫喊怀才不遇,抱怨个没完没了,不如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世界上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回报都是通过辛勤劳动得来的,而机遇是为有准备的员工提供的。

有一个年轻人自称“全才”,毕业以后找工作却屡次碰壁,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多次的失败让他伤心绝望,他觉得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被一位路过此地的老人看见了。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年轻人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聘用他……老人没有说话,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老人仍没有说话,微笑着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当然可以!”“那你明白了吗?你应该知道,现在你就是那粒沙子,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年轻人蹙眉低首,久久无语。

如果你在工作中暂时没有被领导、同事认可,那说明你还只是一粒随处可见的“沙子”,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公司的大小并不是左右你成功的因素,你应该多找找自身的原因,少一点抱怨。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天下的公司大小只是规模上的差异,你适应不了小公司,同样也适应不了大公司,小公司不能给你的,大公司也一样不会给你。因为,公司不是为你开的,公司选择你的时候,角度不会站在“给你什么”,而是站在“你能给公司什么”。假设,微软在一个小公司中选择人才,他一定不选择对这个小公司充满抱怨的人,而会选择在这个小公司认真工作、心态良好的人。所以,如果连眼前事你都无法干好,那么,到了微软你也不能做好。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做得好或者不好之别。如果你做得好,即使处于平凡的岗位也可以体现出你的价值,把平凡的工作做得精彩,就可以跨越平凡成为不平凡。

在企业中,初到工作岗位上的新人,几乎都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而且这些工作都是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细小工作。于是,有些人开始抱怨,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他们极度羡慕那些处在社会上层、拥有体面工作的人,却很少想到成功人士在此之前付出的努力,更不会想到,成功人士与自己处在相同位置时会怎么做。其实,大多数成功者都是从底层奋斗成功的。职位卑微不要紧,只要工作态度不卑微,肯沉下心来吃苦实干,你也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中央电视台着名主持人王小丫,现在已被人熟知。在大多数人看来,她的职业生涯之路是平坦的,然而,在没有被巨大的光环笼罩前,她也曾走过一段委屈和迷茫之路。

王小丫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到一家经济类报社当记者,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领导让她做的是与记者没有一点关系的工作--在通联部抄写信封。3个多月的时间,她都是与信封为伴。

抄写信封工作枯燥、简单,在此期间她感到非常失望,甚至是绝望:大学毕业怎么就干这个,这不是谁都能干的吗?虽然一时有些想不通,可是她照样好好干。3个月之后,她把信封写得又快又好,而且工作量大大提高,一个人能够完成相当于3个人的工作量。

她的突出表现引起了领导注意,抄写信封都这样认真的人,做任何工作都不会太差。于是有一天领导笑呵呵地问她:“想不想干点其他工作?”从此以后,她转为了编辑,先后做了文摘版、理论版和副刊的编辑……这是王小丫的第一份工作。日后,当她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你拥有一份工作,那就不错了;如果你拥有一份工作而且还很喜欢,那你已经很幸运了;如果你拥有一份工作,它又能让你生存,而且又是你所喜欢的,那你已经很幸福了。”

许多成功者,年轻时都曾从事过一些不起眼的工作。他们也受过挫折,经历过挫败也曾为渺茫的前途奋力挣扎。但他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最终他们都造就了自己的成功。

工作只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工作的性质体现了个人价值。金融投资家操作上亿的投资并购是工作,纺织工纺布织纱、清洁工保洁也是工作。个人价值的体现不取决于工作的种类,取决于对待工作的态度。就算你只是个扫大街的清洁工,也要端正态度,对自己的职责全力以赴,让每个行人都为你驻足赞叹:这个清洁工是我见过的最认真的一个人!

抱怨是没有用的,相信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一件事,你可以选择不去做,一旦你决定去做了,就要全力以赴,并把它做到完美。当你具备了勇气和信心,拥有了敬业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就会在工作上积极主动,就能为自己收获希望和成功。

抱怨薪水:你的真正价值是多少?

现实职场中,总能听到一些员工抱怨自己的薪水低,为何不先看一看自己的真正价值是多少呢?如果你真有价值,老板能看不到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你应该立马要求老板为你加薪或者跳槽,而不是抱怨,因为抱怨并不能让你的薪水增加。当然,在做决定之前,我们还是先扪心自问一下,我到底值几何?

实际上,人们总会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重用,应该得到丰厚的报酬。这些抱怨者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薪水的高低是和能力密切相关的。要知道,你完成工作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你整个生命的质量。

前通用CEO韦尔奇说过:“员工希望拥有高薪,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但是起码你先要告诉我支付你高薪的理由。”也就是说,你先证明自己拥有多少价值,才能要求多高的薪水。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8岁时,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当其他人在抱怨薪水太低而消极怠工的时候,齐瓦勃却默默地积累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只有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

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

经理点了点头。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

有些打工者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必须在工作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

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卡内基的合伙人琼斯是个天才工程师,在建筑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钢铁厂时,他发现了齐瓦勃超人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才能。当时身为总经理的齐瓦勃,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琼斯问齐瓦勃为什么总来这么早,他回答说:

“只有这样,当有什么急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工厂建好后,琼斯推荐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两年后,琼斯在一次事故中丧生,齐瓦勃便接任了厂长一职。

因为齐瓦勃天才的管理艺术及认真的工作态度,布拉德钢铁厂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因为有了这个工厂,卡内基才敢说:“什么时候我想占领市场,市场就是我的,因为我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钢材。”几年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可见,只要你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别人抱怨工资微薄的时候,默默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高薪也就会自然而然地降临。

所以,当你在抱怨的时候,你不妨问问自己:“我的真正价值是多少?”

如果你能做出相应的业绩来证明自己,那么待遇不是问题;如果不是,那就闭上嘴巴,努力工作吧!

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总有人抱怨公司支付给他的薪水不够高,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支付他工资的并不是公司,而是他自己的业务能力与工作表现。”

每个公司都是根据你的业绩来支付工资的,如果你对待遇不满意,那只能说明你的实力还不够。实力到了,工资自然也就上去了;实力不到,抱怨也是徒然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抱怨待遇,不如提升自己。

让我们再来看一则故事:

一位20多岁的年轻记者去采访日本着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

年轻人很珍惜这次采访机会,做了认真的准备,因此,他与松下先生谈得很愉快。采访结束后,松下先生亲切地问年轻人:“小伙子,你1个月的薪水是多少?”

“薪水很少,1个月才1万日元。”年轻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松下先生微笑着对年轻人说:“很好!虽然你现在的薪水只有1万日元,但是你知道吗,你的所得远远不止这1万日元。”

年轻人听后,不由得一脸疑惑,松下先生接着说:“小伙子,你要知道,你今天能争取到采访我的机会,明天你也同样能争取到采访其他名人的机会,这就证明你在采访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如果你能多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这就像你在银行存钱一样,钱存进了银行是会生利息的,而你的才能也会在社会的银行里生利息,将来能连本带利地还给你。”

松下先生的一席话,让年轻人茅塞顿开。

许多年后,已经做了报社社长的年轻人,回忆起与松下先生的谈话,深有感慨地说:“对于年轻人来讲,注重才能的积累比注重目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因为它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生存资本。”

马云说过:“在职业上升期,不要把钱看得太重,一个人头脑里面老想钱,那他成不了大事。”抱怨工资微薄于事无补,掌握真才实学才是最过硬的安身立命之本。

让我们减少对薪水的抱怨吧,真正有能力的人从不会抱怨。就像一辆马车,如果车内是空的,跑起来定会漂浮不定、叮当乱响,而满载货物的马车怎么会叮当乱响呢?

抱怨同事:为什么不能换位思考?

身在职场,同事之间难免有些冲突,尤其是利益面前,可能导致很多的摩擦和不愉快。在这个时候,最直接、最容易出现的反应就是抱怨。

其实,职场不过是个大江湖,恩怨不过是一时之事。美国心理学家杰森·道格拉斯指出,办公室里80%的敌对情绪都可以被克服。减少敌对情绪,克服抱怨首先要做的是保证自己的心态,与其抱怨,不如改变自己。

20世纪30年代,日本有个保险推销员,身材矮小,业绩很差,因而收入也少得可怜。一天他向一位老人推销保险时,滔滔不绝地说着投保的好处。没想到他说完后,老人摇了摇头说:“小伙子,你说了这么多,我丝毫没有兴趣啊!”这如同一瓢冷水,使他心灰意冷。老人注视着他说:“你要向人推销,就一定要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才行,否则,你做推销就没有什么前途了。”看着满脸通红的年轻人,老人说:“小伙子,还是先改造改造自己吧!”

听完老人的话,年轻人一路上思索着,他觉得话虽然不中听但很有道理。

为了改造自己,他组织了专门针对自己的“批评会”,每月一次,每次请来5个同事或客户一起吃饭,请他们指出自己的毛病。但是这对于生活拮据的他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即使典当衣物,他也坚持这样做。

在每次的“批评会”上,他都有被剥皮抽筋的感觉,但他默默地忍受着,虚心接受,把那些逆耳忠言一一记录下来,然后进行自我反省。这使得他渐渐成熟起来,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1939年,他的销售业绩在日本位居第一。从1948年起,他竟然连续15年保持日本业绩第一的成绩。这个人就是着名的推销大师原一平。

有时候,迫切需要改变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如果无法改变别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

另外,产生抱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职场如战场,你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这种关系如果掌握不好,那就不仅仅是抱怨了,甚至可能反目成仇。这种关系既不能过于疏远,否则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不能发展过于亲密,掺杂过多的私人情绪,这是现代职场交际中的大忌。

珍妮是一个勤奋工作的好姑娘,但是她性格上有些内向,而且因为她正陷入一场和有妇之夫的恋情中,平日里在公司除了工作,她不喜欢和同事有过多的交流,但是每当在节假日看到别人成双入对时,又不免有些伤感。

不久前,公司新来了一个女孩,可能是一时间无法迅速融入到办公室的氛围,所以她和珍妮的接触多一些。看到珍妮常常独自度过节假日,她就询问原因,起初珍妮只是说自己不喜欢热闹。但有一次,女孩和珍妮聊起了自己的感情生活,她说自己喜欢上一个有妻子的男人,感觉真的很痛苦。珍妮听她这么说以为她和自己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就不由自主地告诉了她自己隐藏了很久的感情隐私。

没几天,珍妮发现同事和自己接触时,态度总有些不自然,而那位新来的女孩好像突然间就和其他同事打成了一片。这突然的变化让她感到莫名其妙。

后来一位平时和珍妮有点交情的同事向她透露,原来那个女孩早就结婚生子了,她欺骗了珍妮,是她把珍妮的事在公司传播开的。同事还奇怪地问她:

“我们做同事这么久了,你都没透一点口风,为什么这么轻易相信她了呢?”

珍妮恍然大悟,可是事实已经无法挽回,珍妮只好黯然离开了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