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爱学习要有好方法(3)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他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他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幼时读到一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桃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沈括从小就对自然科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发现一些现象后总想弄个究竟。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山上的桃花比山下开得晚。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从小就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他喜欢读地理、历史和游历探险方面的书,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的生活。他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他都能记得。他还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科举考试失败后,22岁的徐霞客开始外出旅游,历经34年,直到生命结束。他从不盲目相信前人的著作,而是不辞辛苦地进行实地考察。在漫长的旅途当中,徐霞客为了考察得准确、细致,大都步行前进,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有时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有一次,他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有齐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无法上去。徐霞客没有被吓住,他拄了一根铁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势越来越陡,山坡背阴的地方最难攀登,路上结成坚冰,又陡又滑,脚踩上去,就滑下来。徐霞客就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一次,徐霞客为了探索一个山洞,竟从一条横卧的巨蟒身上跨过。徐霞客在野外考察生活中,每天不管多么劳累,都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记录下来。晚上有时寄居在荒村野寺之中,有时露宿在残垣老树之下,他点起油灯,燃起篝火,坚持写游历日记。他写的《徐霞客游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地理考察记录。
上面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兴趣会让人产生强大的动力。人一旦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沉浸于其中,就会主动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
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人们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喜欢画画,在画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愉快的感觉。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如有的学生虽然觉得背单词很枯燥,但还会坚持每天背单词,因为他对于熟练掌握另外一种语言感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如有的学生为了学好外语去学唱外语歌曲,然后在学的过程中喜欢上了外文歌,自觉不自觉地就经常哼上几首,这就是间接兴趣转化成了直接兴趣。学生遇到稍微简单、容易和生动有趣的知识时,便会产生直接兴趣;但一旦遇到复杂的、困难的和枯燥乏味的知识时,便需要有间接兴趣来维持学习。当学生对掌握某种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时,就会对它产生间接兴趣,从而激励自己去学习那些本无直接兴趣的东西。当学生通过顽强学习,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时,便又会对这种东西产生直接兴趣。
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
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也就是由好奇心引起。好奇心是学生对新异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好奇心主要表现在好问、好动上,它的特点是随生随灭,持续时间短暂。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就说明人往往容易受事物形式上的趣味性吸引,但仅仅依靠趣味性很难长时间的持续,一旦枯燥、疲倦、挫折时,有些人不愿面对困难,转而投向其他有趣的事物。
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的。乐趣产生的标志就是求知欲。求知欲是人们积极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欲望,它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乐趣往往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求知欲一旦产生就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力,它不仅是学生走上科学之路的诱因,而且是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机。乐趣的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就像我们在前面的故事中读到的那样,沈括为了解开一句诗中的疑问,亲自上山去看个究竟,这就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还有徐霞客为了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地理、历史和游历探险方面的书,就算脱衣换书,也乐在其中。我们平时在学习中也要善于培养自己的求知欲,遇到不会的问题或者有疑问的内容或现象,多问一些为什么,多去想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寻求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便会体会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满足感,以及突破自我的成就感,带着这种快乐的感觉就是乐趣。
志趣则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乃至废寝忘食,专注地学习,它有助于学习创造性地进行。其特点是具有社会性、自觉性、方向性和更强的克服困难的坚持性,往往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相联系,甚至终身不变。例如徐霞客,他在22岁时,致力于旅行考察,并把它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努力的目标,不管在途中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生命威胁,依然志向不改。学生们只有把当前要完成的任务与自己的理想、抱负或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相联系时,才会积极投身于目前从事的学习中,也才有勇气去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到底。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他把人格划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调研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和常规型,认为六种类型反映了对职业经历的总取向。下面列出了各种类型的个人特点及适应性工作环境。
1.社会型:
共同特征: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典型职业:喜欢要求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如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等。
2.企业家型:
共同特征: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有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力、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典型职业:喜欢要求具备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以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如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等。
3.常规型:
共同特点: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典型职业:喜欢要求注意细节、精确度、有系统有条理,具有记录、归档、据特定要求或程序组织数据和文字信息的职业,并具备相应能力,如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等。
4.实际型:
共同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典型职业:喜欢使用工具、机器,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对要求具备机械方面才能、体力或从事与物件、机器、工具、运动器材、植物、动物相关的职业有兴趣,并具备相应能力,如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一般劳动)等。
5.调研型:
共同特点: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典型职业: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要求具备智力或分析才能,并将其用于观察、估测、衡量、形成理论、最终解决问题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等。
6.艺术型:
共同特点: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
典型职业:喜欢的工作要求具备艺术修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直觉,并将其用于语言、行为、声音、颜色和形式的审美、思索和感受,具备相应的能力,不善于事务性工作。从事如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等的工作。
习得性无助
学习的动力往往还跟过去在这件事上的成功与失败的经历有关,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喜欢学习,把它当做是乐趣;而学习差的学生往往逃避学习,不愿尝试努力。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马戏团里有一只小象,小的时候被锁链拴在了一个树桩上。刚开始的时候,它尝试挣脱,但他力气太小了,尽管很努力还是失败了;之后它又尝试了很多次,可结果都失败了,再后来它就放弃了。很多年后的一天,马戏团里失火了,里边的老虎、狗熊等所有的动物都逃走了,而只有那只小象还在原地待着,直到被烧死。因为它不知道,它已经长大了,它的力量足以挣脱那条锁链。心理学家把这种状态叫做“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提出的。当时,他用狗作了一项实验研究。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无论如何也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不再选择想办法逃避,而是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后来,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选择逃避,而是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塞利格曼将这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有机体经历多次挫折或失败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当一个人发现他没有能力完成任务或控制局面时,他的精神就会瓦解,斗志也会丧失,然后就会放弃所有努力,真的陷入绝望。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的报告描述这类学生是“懒散、怠慢、有时是破坏性的。他们不完成作业。他们面临困难的作业很快就放弃。他们在要求大声阅读、测验时变得焦虑”。
习得性无助产生的根源之一在于一个人的归因方式。一般来说,人们总会对客观环境和主体因素进行分析,去寻求和分析造成失败和挫折的原因,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归因。美国心理学家韦纳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出了一些关于归因的基本结论: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长此以往,都将失败归因于内部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例如,一个学生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自身记忆力差、能力低、先天愚笨等这些属于自身内部且非常稳定而又不能控制的因素时,就会感到绝望和无助。反之,如果把考试失利归因于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正确、时间安排不合理等不稳定而且又可以自我控制的因素时,学生更愿意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改进方法,不断努力。因此,学生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理智地对待挫折与失败,根据不同情境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这样才有利于克服习得性无助。
同时,学生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的安排也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学习与动机
在学习的过程中,动力很重要。没有动力,没有激情,坚持不了多久就会疲倦。但如果动机过于强烈,太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反而不利于能力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