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卓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蓬勃发展(2)

在作进一步论述之前,我们需要强调一下研究案例的一个关键点。我们所研究的是公司历史时期的表现,是以2002年而不是当前为截至时点的。所以,在你阅读本书时,你很有可能会发现清单上的一家或多家公司已经出现问题,已经不再是卓越的公司,这会让你想:“为什么是某某公司呢?它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一家10倍速公司了。”可以把我们的研究比作是对一个处于鼎盛时期的体育王朝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棕熊队在约翰·伍登的执教下战绩辉煌,在12年中夺得10次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冠军。在伍登退休后,虽然球队战绩有所下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鼎盛时期的研究,而由此得出的洞见也不会失效。同理,一家卓越的公司也可以变得不再卓越(参见《再造卓越》,吉姆·柯林斯著),但这并不会把它的鼎盛时期从记录簿中抹去。就研究视角而言,我们关注的是公司鼎盛的历史时期,而我们的发现,也是基于公司鼎盛的历史时期。

对比的力量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一个对比组之上的。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这些卓越的公司都有哪些共同点”,而是“卓越公司的哪些共同点将它们同与之直接比较的公司区分开来”。这里所说的对比组公司是指与10倍速公司处于同一行业,且在同一时期面临相同的或非常相似的时机,但却未能取得卓越成绩的公司。通过严格的评分体系,我们系统地确定了相对每一家10倍速公司的对比组公司。整体而言,10倍速公司的业绩表现超过对比组公司30倍。通过比较、分析10倍速公司及其对比组公司在相关时期的表现,我们得出了我们的结论。

注:

1.在美国证券价格研究中心收录所持公司的首月数据之前,按普通股市场收益率计算。

2.在本书中,股票收益计算的数据均源于:200601CrSP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证券价格研究中心授权使用,保留所有权利。http://www.crsp.chicagobooth.edu 。

以下是10倍速公司与其对比组公司的最终配对:安进对基因泰克(Genentech),巴奥米特对基兰斯纳(Kirschner),英特尔对超微半导体公司(AMD),微软对苹果公司,前进保险公司对萨菲科保险公司(Safeco),西南航空公司对太平洋西南航空公司,史赛克对美国外科医疗公司(United States Surgical Corporation,USSC)。就选择苹果公司作为对比案例而言,需要说明的是,在2011年撰写本书时,我们就知道它已成为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复苏事例之一。关于微软与苹果公司的对比,我们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当时微软已经成为一个帝国,而苹果公司则步履维艰,几近破产。如果你在1980年12月底购买苹果公司的股票(是月,苹果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并一直持有,直至我们所分析的时间节点,即2002年,那么你的投资回报将落后于普通股市场80%以上。在史蒂夫·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公司取得了令人惊异的表现,对此我们会在后面进行论述,但有一点,我们需要在这里指出:公司的确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会从对比组公司发展成为10倍速公司,也会从10倍速公司退步至对比组公司。从优秀到卓越,始终都是可能的。

令人惊讶的数据

我们对每一组对比公司都进行了深入的历史研究。我们收集了超过7000份文件,以便清楚地了解每一家公司的年度演变史——从成立之初一直到2002年。然后,我们对各数据类别进行了系统分析,这包括产业动态、成立根源、组织、领导层、文化、创新、技术、风险、财务管理、战略、战略变革、速度和运气。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已持的理论进行测试或证实;我们喜欢让人感到惊讶的证据,我们也愿意被我们的发现所改变。

在本书中,我们依据所收集的证据提出概念,并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框架。我们采用的是迭代法,即在数据的启发下产生各种想法,然后按照证据对这些想法进行测试,看看它们在证据面前是否经得起考验,然后再代之以新的想法,修订,测试,再修订,直至所有概念与证据相契合。

我们所有的证据都是基于事实的,是确凿的。就我们的分析而言,其核心是10倍速案例公司与对比组公司的跨时间比较,我们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它们之间的不同是什么?”这种提问式的方法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这不仅会让我们产生洞见,而且还会彻底粉碎那些根深蒂固的神话。事实上,很多发现与我们的直觉感知都是相反的,而任何一个重大发现都会让我们研究团队中的至少一个人感到惊讶。作为后面内容的一个预演,我们在这里列举几个被我们的研究发现所粉碎的神话。

根深蒂固的神话:在一个动荡的世界里,成功的领导者都是大无畏的、追求风险的、有远见的人士。

相反的发现:在我们的研究中,最优秀的领导者并不具备预测未来的远见能力。他们会观察有效的方法,并确定为什么这种方法有效,然后在这种已被验证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他们并不比对比组公司的领导者更追求风险、更大胆、更有远见或更有创造性。他们更注意纪律、更注重实证主义、更为多疑。

根深蒂固的神话: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不确定的、混乱的世界中,创新使得10倍速公司脱颖而出。

相反的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个答案超出了我们的意料。是的,10倍速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但我们的证据并不支持这样一个假定,即在创新方面,10倍速公司必然超过它们不太成功的对比组公司;而且,在部分案例中,让人感到惊讶的是,10倍速公司的创新反而更少。创新本身并未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成为王牌;更为重要的是协调创新的能力,即将创造力融入纪律之中。

根深蒂固的神话:在一个危险的世界里,速度就是生命;你要么跑得快,要么就死掉。

相反的发现: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需要“快速决策”和“快速行动”,所以我们必须拥抱所有与“快速”相关的风气,但实际上,这是走向死亡的一个好方法。10倍速公司领导者知道在什么时候加快速度,也知道在什么时候不加快速度。

根深蒂固的神话:外部的根本改变需要内部的根本改变。

相反的发现:10倍速公司对变化的世界的反应程度并不及对比组公司。仅仅是你周边的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并不意味着你自己也要作出这种急剧变化。

根深蒂固的神话:卓越的10倍速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们有更多的好运气。

相反的发现:整体而言,10倍速公司的运气并不比它们的对比组公司好。无论是10倍速公司还是对比组公司,它们都有过很多运气——包括好的运气和坏的运气,而且在运气的数量上也是相差无几的。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你有没有运气,而在于你如何对待这种运气。

新视角,永恒的追求

1989年,我开始研究是什么将卓越公司和优秀公司区分开来,并最终出版了《基业长青》(与杰里·波勒斯合著)一书,之后,又出版了《从优秀到卓越》和《再造卓越》。本书是所有这些研究和分析的继续。就数据而言,这些研究涵盖了75家公司的演变史——合并相加超过6000年的公司历史。所以,虽然这只是一项独特的、新颖的研究,但也可以视为我们长期探求的一个问题——“如何打造一家卓越的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我们看来,每一项研究都像是在一个黑盒子上打一个孔,以便让光线射入其中,而在这里面,我们找到了区分卓越公司和伟大公司的永恒原则。每一项新的研究都会有额外收获,都会让我们从新的视角审视先前所发现的原则。我们不会宣称我们发现的概念是成就“卓越”的原因(社会科学中没有人会宣称因果关系),但我们可以宣称它们之间这种基于证据的相关性。如果你严格遵循我们的发现,而不是像对比组公司一样,那么你打造一家持久的卓越公司的概率将会大大提高。

如果你读过《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或《再造卓越》,那么你会注意到,在本书接下来的六章中,我们基本上没有提及上述作品中所发现的概念。除与第5级经理人有直接关联外,我们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有意地避过了一些原则,比如,刺猬理念,先人后事(先在车上找到对的人),核心价值,大胆创新的宏伟目标(BhaGs),训练有素的文化,斯托克代尔悖论,建造时钟,衰落五阶段或飞轮效应。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为什么要在本书中详述先前书中早已发现的概念呢?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确对先前书中所阐述的原则进行了测试,并发现这同样也适用于一个混乱的、不确定的世界。在本书的最后(参见“常见问题”),我们将会回答本书中的概念与先前书中概念的关联关系。但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分享我们在本项研究中所发现的新概念。

现在,我们的研究旅程已经结束了,但我们感到的更多是一种平静。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相信生活将会如魔法一般变得稳定,变得可预测;实际上,复杂性、全球化和技术的力量正在加快变化的速度,并使这种变化变得更加无常。我们之所以感到平静,是因为我们进一步掌握了生存、前行和成功所需的因素。对于我们不可能预测的未来,我们已经作好了更充分的准备。

在混乱的世界里实现蓬勃发展并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挑战。其实,从根本上讲,我们所有的工作并不是围绕着商业展开的,而是围绕着区分卓越公司和优秀公司的原则展开的。让我们好奇的是:各种类型的卓越组织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使用上市公司作为数据集,这是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清晰的、连贯的和公允的结果(以便我们可以审慎地选择研究案例),而且我们能很容易地获得大量历史数据。无论是一所卓越的公立学校、一家卓越的医院、一支卓越的体育队、一家卓越的教堂、一个卓越的军事单位、一间卓越的流浪者收容所、一支卓越的管弦乐队还是一个卓越的非营利组织,它们都有着按各自核心目的而界定的结果,但问题是:在一个时刻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它们是如何取得这种超一流的表现的?卓越并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追求,它也是我们人类的一种追求。

所以,我们邀请你加入我们,共同分享我们的研究发现。对于挑战和问题,我们要让证据来说话。将有用的发现用于创建卓越的企业,这并不仅仅是对事件的反应,也是对事件的塑造。正如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鲁克所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可能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