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教育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学前教育

第一节 发展历程

一、学前教育的起步

1953年以前,市境无托幼园所。1953年后,市境城乡妇女投入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数增多。为了解除妇女的后顾之忧,解放妇女劳动力,市境各县贯彻国家发展托幼事业要“坚持公办和民办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走勤俭办园道路,为工农及其子女服务,城镇、农村开始开办幼儿园。1953年10月,平罗县城一完小附设了幼儿班,设大、中班各1个,招收城乡幼儿34人。1957年,该幼儿班从平罗一完小分出,独立成立幼儿园(现平罗县第一幼儿园的前身),设大、中、小班各1个,有教养员4人。此为市境第一所政府办幼儿园。

1956年2月23日,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颁布《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对托儿所、幼儿园的领导问题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按照《联合通知》精神,市境内幼儿园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托儿所内的幼儿班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业务指导。

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大搞家务劳动社会化、实行妇女彻底解放的口号下,掀起了大办集体福利事业的热潮。市境内城乡更多的妇女走上工农业生产岗位。为解决幼儿的看护领养问题,市境农村和城市幼儿园、托儿所数量开始增多。在农村,灯塔人民公社(现惠农区园艺乡)在石嘴山清真寺旁办起1所社办幼儿园(现惠农区第一幼儿园的前身),首批招收4~6岁幼儿30名,分大、中、小3个班,有保育员3人,经费由灯塔公社供给。开创了市境集体办幼儿园的先例。之后,市境其他公社、生产大队也陆续办起幼儿园、托儿所。这一时期的幼儿园、托儿所条件简陋,仅仅起到为社员看护孩子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1958年,市境城乡幼儿园、托儿所发展为14所,班级18个,其中,平罗县1所,石嘴山工委(现惠农区)1所,陶乐县12所;在园(所)幼儿共464人,其中平罗县66人,石嘴山工委30人,陶乐县368人。

1960年,石嘴山城市区发展较快,煤炭工业也开始兴起,钢铁、火电、氮肥、玻璃、白瓷等一批地方工业经过筹建后也投入生产。为了使广大干部、职工能够安心工作和生产,1961年起,石嘴山工委在石嘴山办起1所托儿所,招收幼儿20人;石嘴山电厂办起幼儿园1所,招收幼儿8人。1962年,石嘴山矿务局办起幼儿园1所,开设幼儿班3个,招收幼儿74人,有教职工7人。

1961年,在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导下,农村托幼组织脱离实际、追求形式、一哄而起、虚报浮夸等风气得到纠正。市境农村开始根据生产发展的基础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发展托幼事业。经过1962年、1963年整顿、提高,至1964年,市境农村社队办幼儿园大部分停办,只保留了少数几个。这一时期,市境厂矿、企业兴办的幼儿园、托儿所,经费、人事、园舍由所办单位管理;教育、保育、保健业务等,由市、县文教部门按所属地域分别管理。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前几年,市境学前教育遭受的破坏相当大。

1971~1975年,市境幼儿园数量有所增加。1971年,石炭井矿务局在大武口区创建一所托儿所(现太西物业公司幼儿园),入托幼儿60多名。平罗县幼儿园(现平罗县一幼)的班级由5个发展到8个,教职工数由7人增加到11人。1972年,大武口区在原托儿所的基础上,建起建筑面积320平方米的幼儿园1所,有幼儿76人,教职工11人。此为大武口区政府办的第一所幼儿园,大武口区政府财政每年拨款3.43万元,作为幼儿教育经费。1981年,该园更名为大武口区幼儿园,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有教师14人,在园幼儿265人,分设大、中、小6个班。1973年,陶乐县革命委员会建起陶乐县幼儿园,开设1个班,招收幼儿45人,有1名教师。

石嘴山市部分年份幼儿园基本情况统计表

二、学前教育的兴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入了改革开放的道路。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石嘴山市政府、厂矿企业办学前教育开始兴起,民办幼儿园也开始起步。

1979年,教育部颁发《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自治区制定《全区托幼事业发展规划》,对幼儿教育的方针、目标、内容和制度作出详尽规定。全市各县区贯彻自治区的会议精神,执行《全区托幼事业发展规划》,在各幼儿园开始配备园(所)长及教养员、保育员等工作人员,并制定相关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1980年10月,为解决大武口区干部、职工子女入园难的问题,市委、市革命委员会从地方自筹资金中拨款20万元,在大武口区建起市幼儿园,原市幼儿园更名为“石嘴山区幼儿园”(现惠农区第一幼儿园)。新建的市幼儿园开设5个班,招收幼儿172人,有教养员12人,保育员15人,行政人员8人,工勤人员5人,占地面积1560平方米,其师资配备、校舍、大型玩具等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在当时都堪称全市一流。市政府成立市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教育局设立托幼工作办公室。全市幼儿园、托儿所发展到29所,其中政府办4所,厂矿企业办25所;市区14所,县镇14所,农村1所。全市在园幼儿发展到2337人,其中,政府办幼儿园1326人,厂矿企业办幼儿园1011人。

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全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国家、厂矿、企业和农村集体办幼儿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幼儿入园的需求,个体办学前教育的现象相继出现。

1982年,大武口区创建第一个民办学前班,招收幼儿15人,有教师1人。石嘴山区成立民办育红学前班1个,招收幼儿17人,有教师1人。这两个学前班,拉开了石嘴山市民办学前教育的序幕。1982年后,“石嘴山区民办育红学前班”更名为“桥西幼儿园”,为全市建园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民办幼儿园。

小学附设学前班,是全市学前教育的一个部分。早在1971年,为了缓解幼儿入园难的矛盾,部分小学就开设有学前班,招收6岁的儿童入学。1984年起,为了填补幼儿园后至小学入学前的空当,有条件的小学纷纷办起学前班。以石嘴山区为例,1984年后兴办学前班20个,招收学生千余名。

1985年,全市陆续办起学前班。石嘴山市郊区下营子学区4所小学创办学前班8个;陶乐县六顷地乡六顷地村办起学前班1个,招收幼儿30余人等。是年,“市托幼工作领导小组”撤销。

据统计,1985年全市幼儿园发展到66所,教职工796人,在园幼儿7152人,城市区幼儿园入园率31.5%,与1980年相比,增加幼儿园37所,尤其是厂矿企业办幼儿园数量增长较快,短短5年间,全市幼儿园园数翻了一番多,在园幼儿数翻了近三番。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市学前教育经历了由政府单一办园到社会各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办园的发展过程:市属、县(区)属幼儿园,厂矿、企业幼儿园不断扩建园舍,增大规模,增加招生人数;农村乡镇也以集体为单位办起幼儿园或幼儿班、学前班;民办幼儿园(班)有了初步发展;全市的城市区、乡镇、厂矿、企业等小学全面附设学前班。

1986年,市教育局制定《石嘴山市托幼园所分类评比标准》,从1987年起,由市教育局牵头,卫生局、妇联、总工会、妇幼保健所密切配合,每年都依据该标准,对全市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和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定级分类检查评估。

石嘴山市托幼园所分类评比标准

注:教育教学工作评比级别:总分在80~100分为一级园所;总分在60~80分为二级园所;总分在60分以下为三级园所

1987~1988年,根据全国幼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加强对全市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尤其是对民办幼儿园给予了财力、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扶助。同时,社会各界也伸出援助之手。1988年,市政府拨专款1.5万元,专门用于改善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市直、厂矿企事业单位为幼儿园捐款56639元。每年“六一”儿童节,市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对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一视同仁,进行慰问,给予幼儿园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帮助其克服困难,办好幼儿园。是年,全市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工作全面开展。

1988年后,市县(区)教育部门对全市幼儿园进行评估检查,表彰了市幼儿园等15个先进幼儿园。同时,对于个别办园条件差的幼儿园(主要是民办幼儿园),责令其停办。

1990年,随着全市幼儿园定级分类检查评估工作的不断开展,幼儿园的管理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从各级政府到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主管部门,厂矿、企事业单位,到民办幼儿园,一方面改善和增加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扩大办园规模;另一方面加强幼儿教育教学和卫生保健工作,开始通过培训,提高幼儿园管理人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民办幼儿园(班)也逐渐发展起来,小学附设学前班得到规范管理。这一时期,全市幼儿园数量增长较快。

这一时期,全市集体办幼儿园增加到6所,民办幼儿园增加到7所,城市区幼儿入园率达到32%,比198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截止到1988年,全市新开办集体办、个体办等各类幼儿园(幼儿班)33个,入园入班幼儿825人。其中,城市区幼儿入园率为36.68%,比上年增长了4.68个百分点。

三、学前教育的发展

1991年,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幼儿园定级分类标准》,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定级分类检查评估工作每隔3年进行一次。幼儿教育逐渐列入全市各级政府及厂矿、企业教育部门工作议事日程,国家、集体、民办多形式、多层次地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局面在全市逐步形成。据统计,全市城市适龄幼儿入园率为37.75%,比上年增长了0.44个百分点。是年,幼儿园教师首次参加全市“教坛新秀”评选和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

1992年,市政府颁布《石嘴山市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学前班管理办法(试行)》,对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学前班应具备的师资、房舍、安全、卫生、室外活动场地、游戏娱乐和体育活动设施、教具、生活饮食用具等条件及审批程序和监督、评估制订了管理办法,还规定了奖励、惩罚、措施、责任等。

1995年,全市幼儿园增至71所,与1985年相比,政府办幼儿园数量增长较快,厂矿企业办园数量有所减少,城乡、集体、民办幼儿园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城市区幼儿入园率70%,比1990年增长32.69个百分点。

1996年3月,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和预备阶段。市教委依据《规程》,从幼儿入园和编班,卫生保健,教育,园舍、设备,工作人员的资质、培训、职责,经费,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配合,幼儿教育管理等方面,对幼儿园工作程序作出了规范性规定,并对全市学前班进行评估验收,城乡共有107个学前班符合办学条件。是年,全市开展幼儿园保育员技术等级和岗位考核工作。

1996~1998年,全市大多数幼儿园能够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变封闭式为开放式,逐步实现本园幼儿保育、教育的具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但也有一些企业、民办幼儿园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师资质量低,设施陈旧,造成重教不重学,使教研活动流于一般形式,忽视对幼儿自主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为此,市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幼教机构、人员设置及年检制度、内容、形式、方法的制定与落实。进一步加强对幼教师资培训的力度,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开展教研活动,强化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了办园的规范性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1997年,撤销托幼办公室,托幼工作归属市教委普教科管理。

1999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市教委会同市妇幼保健所分期分批地对部分社会力量办的幼儿园、学前班进行检查,对办园质量达不到相关规定标准的,限期责令整改或责令停办。对于符合市政府《石嘴山市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学前班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标准的幼儿园、学前班,颁发了《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是年,全市幼儿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89.9%,比1995年提高8.8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全市城乡小学大都附设学前班,基本上满足了城乡群众子女接受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的要求。

2000年,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自治区托幼园所分类评定标准》,对全市幼儿园进行了分类评定验收。经审定,石嘴山市幼儿园被评定为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大武口区幼儿园、平罗县第二幼儿园、石炭井矿务局太西洗煤厂幼儿园被评定为自治区一类幼儿园;石炭井区幼儿园、宁夏煤炭基建公司幼儿园、石嘴山矿务局二矿幼儿园、石嘴山区春苗幼儿园被评定为自治区二类幼儿园。

自治区托幼园所分类评比标准

2001年起,石嘴山市对民办幼儿园(班)在建设用地、公房租用、教师职称评定、招生等方面给予与公办幼儿园同等政策。

2002年,市教育局研究制定《石嘴山市信息教育技术建设实施方案》,对信息技术教育“校校通”工程和校园网络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为石嘴山区幼儿园添置计算机及信息化专用设备。这一时期,全市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得到提高,涌现出春雨幼儿园等一些教育理念新,注重幼儿能力、个性培养、独具特色的民办幼儿园。

2003年,石嘴山市为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举办民办学校校长、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和民办学校、幼儿园炊管人员培训班,对50多名校长、园长和60多名炊管人员就民办教育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学校、幼儿园管理、幼儿伙食方面的业务知识与技术进行了培训。是年,全市城市区撤销小学附设学前班。

2001~2005年,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厂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对所辖幼儿园加大财力投入。同时,采取公办民助、集体办民助、公私合办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筹措资金,维修、扩建、新建园舍,增添设备,不断提高办园效益。据不完全统计,仅1999~2002年,全市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为幼儿教育投资就达800多万元,公办、集体办各级各类幼儿园自筹资金200多万元,民办幼儿园的个人投资高达1000多万元。期间,石嘴山市在旧城改造、居民小区的兴建过程中,由政府规划管理,分别建立社区幼儿园。全市各级政府,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在资金、人员、园舍方面给予投入。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也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了符合现代教育管理要求的园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了办园质量和办园效益。

这一时期,由于幼教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对于公民个体办幼儿园、学前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执法,规范管理,严把建园审批关,对一些达不到办园条件的进行清理,或责令停办整改,同时对幼教投入不断增加,使全市幼教事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大武口区幼儿园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大武口区九○五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被评为自治区级一类园,这些幼儿园在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带头、辐射作用。同时,幼教工作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之后,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参与的幼教管理体制正逐步确立,建立和完善了幼儿园安全长效机制和责任追究制,杜绝了“家庭式”和“作坊式”的非法民办幼儿园,使学前教育管理更趋于规范。

2008年,新增一所大型民办幼儿园——早慧幼儿园,可容纳幼儿近700人。2009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园长持岗位培训合格证,上岗率达100%,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2010年12月,举办全市幼儿园园长培训班,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的115名园长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有效提升了各类幼儿园园长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了学前教育的规范管理。截至年底,全市登记注册幼儿园有61所,在园幼儿16868人,其中,政府办7所,厂矿企业办1所,城乡集体办6所,民办47所。

石嘴山市部分年份幼儿园情况统计表

2010年大武口区托幼园所一览表

2010年惠农区托幼园所一览表

2010年平罗县托幼园所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