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子商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状态,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27.9亿美元;之后,经过6年的发展,于1994年迈上2000亿美元的台阶;1997年外贸总值突破3000亿美元,并首次跻身世界10大贸易国行列。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外贸易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这段时间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4年对外贸易进出口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6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高达1.7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并进一步缩小与第二大贸易国的差距;加入世贸组织5年间合计进出口总值已超过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之前23年的总和;2006年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

由于国内外环境总体仍比较有利,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状况。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5%,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继续稳居世界第3位,出口名列世界第2位。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比2006年回落1.5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比2006年加快0.9个百分点。进出口增幅差距由2006年同期的7.2个百分点缩小到4.9个百分点,外贸运行逐渐向进出口平衡增长的方向转变。

表1-2显示了我国近年来进出口增长情况。

表1-2 我国近年来进出口增长情况资料来源:商务部综合司,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年春季)[EB/OL].(2005-05-21)[2008-09-16]. 商务部网站:http://zhs.mofcom.gov.cn/aarticle/cbw/200805/20080505546807.html.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中国南方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使部分地区交通、供电一度中断,对进出口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总体来看,对外贸易运行总体良好。2008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5704亿美元,增长24.6%,增速高于2007年同期1.3%。

1.2.2 我国出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高速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出口商品结构的持续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企业逐渐适应了国际市场,它们生产和出口的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全新类型的产品不断涌现。研究过去的14年中我国和孟加拉国出口到美国的HS产品种类HS是英文为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HS,翻译为“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简称“协调制度”。,可以发现从1992年到2005年,中国和孟加拉国的出口产品种类都翻了一番(孟加拉国从1992年的581种增加到2005年的1058种,中国则从6602种增加到12698种)。然而孟加拉国的“新”种类当中有不少和原有种类相似,并且几乎所有新增品种都属于大的纺织品门类。与之相反,中国的新品种则属于新的门类和分支。这样,中国就得以进入全新的市场。因此,从1992年到2005年中国出口金额增长的一半以上是因为新产品的出口(见图1-1)。

图1-1 中国和孟加拉国出口增长中新的产品种类所占比例(美国进口,10亿美元)

(2)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强劲。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国直接投资更具吸引力。2004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制造业领域吸收外资的比重保持在70%的较高水平。2005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4019家,合同外资金额1890.6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4.06亿美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0.81%,23.19%,19.42%。2006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全国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按可比口径(不含银行、保险、证券)增长4.47%。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480多家来华投资或设立机构,跨国公司以各种形式设立的研发中心超过980家。参见中国投资指南网.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3-2007)[R/OL].(2008-01-14)[2008-06-08]. 中国投资指南网: http://www.fdi.gov.cn/pub/FDI/wzyj/yjbg/default.jsp.

(3)国际产业转移影响显著。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另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所形成的“美欧消费、亚洲加工”的全球贸易格局。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层次高端化、产业链整体化、企业组团化。在此背景下,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大大加快,跨国界的要素流动以过去无法想象的规模和速度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度、广度、构成、模式等发生着新的变化。数字显示,近几年全球重化工业,主要是汽车、化工5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我国。另外,跨国公司开始把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品以及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基地逐步向我国转移,如飞利浦公司已投资15亿美元建立了芯片生产厂,由几家大公司联合投资62亿美元设立的芯片生产基地——中芯国际,首批芯片已经下线。另外,惠普、东芝、夏普、三星等国外主要计算机生产商也先后在我国建立了大规模的整机生产基地。大量跨国公司开始在北京、上海、深圳甚至西部的成都、西安等地设立研发中心或研发基地。

1.2.3 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新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连续多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但这些年出口高速增长的经验并未告诉我们这种高速增长会持续多久。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出口不可能以现在的速度无限地增长下去,虽然中国进入新的市场的能力将会使其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继续扩大在世界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从2008年第一季度情况来看,中国进出口仍处于正常范围。但是,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趋紧,不确定因素还在进一步增加,对外贸易领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1.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

2008年第一季度,美国房地产景气状况仍在下滑,次贷危机还在进一步加深和蔓延,已经开始向消费、投资等实体经济纵深发展。受此影响,美国近几个月耐用品订单和工业生产不断下滑,就业形势继续恶化,失业率持续走高,个人消费正趋于疲软,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还在上升,美元对欧元和其他货币继续大幅贬值。如果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下滑的态势还将持续。

受美国经济减速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也将进一步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已将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4.1%调降至3.7%,为2002年以来最低增速。其中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由2007年的2.2%回落到2008年的0.5%,欧元区由2.6%回落到1.4%,日本由2.1%回落到1.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将回落1.2个百分点。IMF认为,美国正在发生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几率为25%。同时,IMF还预计,国际贸易增速将由2007年的6.8%回落到2008年的5.6%。

2.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从2001年起,国际初级产品连续7年进入供需两旺、价格高涨的局面。尽管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有预期和炒作因素导致的虚高成分,随着需求放缓和供应能力增强,价格有向下调整的要求,但是从影响走势的各种因素看,短期内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态势难有根本性扭转,特别是美元持续疲软、流动性过剩对价格的支撑作用不可忽视,投机炒作也将进一步加剧初级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的进口成本,构成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也将使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继续增加。通常情况下,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竞争激烈制约,工业制成品价格涨幅远落后于初级产品,靠提价转移原材料成本上升会越来越困难。作为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成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主要承担者,出口企业利润空间将受到挤压,赢利水平将下降,经营压力增加。

3.国内人民币升值加快等影响更加明显

从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2008年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有人民币升值加快、原材料涨价、劳动力和环保成本上升、利率提高以及2007年外贸政策调整等因素产生叠加。从长远来看,这些因素将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如工资上涨有利于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国内消费;环保成本上升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从近期来看,企业结构调整和消化成本上升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可能影响企业利润。200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步伐加快,2008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超过4%。同时,2008 年第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8%,比2007 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越来越多的进出口企业感受到流动资金紧张和资金成本压力增加。

许多企业反映,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消化成本上升的空间相当有限,在国际市场低迷的条件下通过提价转移成本越来越困难,出口利润率下降甚至亏损。许多出口企业出现了有单不敢接或长单改短单的情况,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尤为明显。

4.进出口税收政策调整对我国进出口产生影响

近年来,针对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快速扩大,与贸易伙伴摩擦增多,外贸发展对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国家对进出口税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1)调整商品进出口关税,对部分商品实行暂定税率。出口方面,主要针对资源性产品提高或开征了出口关税。进口方面,主要是降低了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进口关税以及国内不能生产又有较大需求的医疗器械、生活用品等商品的进口关税。2008年,我国又进一步调整了进出口关税,主要涉及最惠国税率、年度暂定税率、协定税率和特惠税率等方面。调整后的关税总水平为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降至8.92%。

(2)调低出口商品退税率。近年来国家几次调低或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2007年7月进一步取消了553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同时降低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进出口税收政策的调整,有效抑制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有利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也明显促进了部分能源和资源性商品、关键零部件、先进技术装备以及百姓日常生活用品等商品的进口。但是,由于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率较低,消化成本上升的空间非常有限,调低轻纺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些行业的出口竞争优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5.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趋紧,特别是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因此,我国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形势变化,提高应变能力,加强企业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为进一步扩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我国政府需要在外贸行业大力推广国际电子商务,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贸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