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西方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
西方经济学者们对贫穷落后农业国及发展中国家如何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理论思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了发展经济学这门新的经济学科。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及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问题。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西方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工业化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如下7种。
1.4.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刘易斯(Lewis W.Arthur)1954年发表了《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二元经济增长模式。其二元性表现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传统农业(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主的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强大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经济增长刚起步国家的经济是二元经济。
刘易斯认为二元经济模式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始经济增长由于可用于工业的资本不多,无力吸收全部剩余劳动力。因此,总能在不变的低工资水平上源源不断地得到劳动力供给。这样工业总产值中利润部分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工资的增长速度,于是出现一个资本迅速积累和迅速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过程,直到剩余劳动力吸收完毕。这一时期的增长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下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高的工业部门转移所产生的,是一种非均衡增长。第二阶段,由于劳动力也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是稀缺的,而不再是无限供给,劳动力蓄水池不复存在,因此,工资水平也不再是不变的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即剩余开始在工人和资本家及二元经济部门之间分配。这个阶段是均衡增长,增长源于“帕累托”最优的实现。
1.4.2 罗丹的大推动理论
大推动理论是均衡发展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它是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所有工业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大推动理论认为,只有全面工业化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工业化是用比富裕地区更快的速度来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入,是使世界各个地区的收入分配较为均等的唯一办法。发展中国家要迅速实现工业化,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特别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依据该理论,应当按照同一投资率和增长率来全面发展工业,把现有资源均等地分配于一切工业,以实现投资的最优结构。
1.4.3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Walt W.Rostow)是非均衡经济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经济发展的5个阶段的理论。他认为:“根据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任何社会都可以归入下面5种情况之一: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后来,他又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后面加上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罗斯托所说的“传统社会”,是指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处于原始状态,人们的生产完全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的扩张主要依靠人口和土地的增长,人们的生产活动集中于农业部门。“起飞准备阶段”是一个转型期,即由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是一个激烈的动荡期,社会观念、文化价值和制度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经济上逐步表现出社会商业化的趋势,比如金融市场的出现和发展、商业化的经济活动、对交通和通信的投资等。如果某一国家传统社会的制度刚性很强,转型就可能不完全,因而就有可能形成二元经济格局。“起飞阶段”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稳定时期,新的价值结构已经建立并成为主流;在产业结构上,主要表现为现代部门的发展,传统产业如农业实现了产业化,成为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是起飞成功的关键。“成熟阶段”是一个更长的发展阶段,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以达到高度物质文明,可以说是“纯技术阶段”,即这一阶段基本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结构是稳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由技术进步引起的主导产业的变化上。到了“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大部分人的基本衣食住行完全得到满足,人口高度城市化,就业劳动力高度“白领化”,物质财富高度发达,资源分配出现社会福利化的配置方式。
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阶段就是“起飞”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困难的也是“起飞”,一个国家一旦超越了传统社会而起飞,经济就可以持续地增长了。“起飞准备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占劳动人口大多数的农业劳动力向工业、交通、贸易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其中农业剩余由奢侈性的消费转移到对工业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最为关键。他还特别强调了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在“经济起飞阶段”的重要性,他把农业和社会基础设施,其中尤其是交通的革命性生产率变革看作是起飞的条件。
1.4.4 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艾尔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不平衡发展理论。赫希曼认为,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首先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基础设施或直接生产部门的投资,具有不同的作用。前者为后者创造了外部经济。在决策时,社会成本低、外部经济好的投资项目,应该优先选择;一般地说,政府应主动担负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对私人资本缺乏吸引力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不平衡发展理论主张,集中有限的资金,扶持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度的产业部门。
根据不平衡发展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缺乏资本和人才,平衡发展是不可行的。发展中国家不能将有限的资源同时投放到所有经济部门和所有地区,而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联系效应大的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地区发展也必须有一定的次序,不同的地区按不同的速度不平衡增长,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和大城市,并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得到发展,以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其他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地区。发展极地区的优先发展,最终将通过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等方式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
1.4.5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是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概念,最先用于经济增长学说。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oux)。佩鲁提出经济增长并不是在每个部门、行业或按同一速度(或比率)平均增长的,相反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他认为,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或大城市,以较快速度优先得到发展,形成“增长极”,再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地增大自身的规模并对所在部门和地区发生支配影响,从而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当具备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适当的周围环境这两个条件时,就能构成增长极,工业化过程就是增长极生产要素的积聚效应、扩散效应和资源集聚的乘数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1.4.6 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4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同时,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1.4.7 反梯度转移理论
反梯度转移理论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它基于梯度转移理论,又突破了梯度转移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在一些有条件的欠发达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并不一定是按现有生产力水平进行转移和推进:一是其产业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不一定按常规的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顺序推移,工业发展也不一定是按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或者由劳动密集到资金密集再到技术密集的顺序推移;二是引进先进技术不一定是第一梯度地区﹑第二梯度地区“外溢”的技术,而是可以直接引进和采用最新技术。美国比较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指出,后起国家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吸引资本和技术的移入,采取有别于先进国家的方式和途径,以更加节约的资源和时间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平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