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与道路选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理分析

深刻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机理,对于探索和实践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路径及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3.1 结构优化和内生增长:融合的经济学基础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之所以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因为它能够从结构优化和内生增长两个方面促进经济的增长翟书斌,《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出版,2005。

1.从经济结构角度看两化融合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经济增长的最直接来源是它将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引起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这也是结构主义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观点。

l)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要素市场是均衡的,经济制度有足够的灵活性以维持均衡价格,无论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的角度看,资源都达到了长期的有效配置,即帕累托最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看作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新古典理论以竞争均衡假设为前提,把各种投入划分为资本和劳动两大类,而总产出增长同资本和劳动加权平均增长的差额,则构成整个经济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数量。但事实证明,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行政机制,都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均衡调整。因此,不同部门中劳动收益便会有差别,在这种非均衡条件下,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结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根据以上看法,在经济增长因素上,结构主义者就在新古典主义所分析的几个因素上,加上了结构因素。

2)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根据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经济的迅速增长往往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即表现为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因为技术是使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发生联系的内在因素,换句话说,不同产业部门的内在关联要素是它们之间的技术联系。传统产业受到市场容量和科技进步的制约,经济增长必须转而依靠高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支持,通过结构性转换来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以其极强的渗透性、极高的倍增效应,体现出最活跃的现代生产力特征,成为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群的核心与代表,极大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程度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促进了生产率较高的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及服务业等各领域的普遍采用,使这些传统产业得以改造与优化,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信息技术还通过有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了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可见,推进信息化,将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的增长。

2.从内生增长的角度看两化融合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l)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众多的经济增长理论体系与学派对经济增长因素及其作用的认定不尽相同,如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技术进步的认定。索洛(Solow)在1956年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影响。索洛的古典模型以规模经济效益为常数的生产函数为特征,是一个与完全竞争相一致的假定,它考虑两个方面的生产要素:一是可积累的资本,另一个是可积累的劳动。在没有外生变量(如技术进步、有规律的人口增长)的情况下,资本边际效率无限递减的结果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边际效率越来越低,最终将导致经济增长源泉的枯竭。因此,依据索洛模型,长期的经济增长只有在外生变量的作用下才能实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及其追随者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组以“内生技术进步”为主要内容的论文,探讨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罗默于1986年建立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除了考虑资本和劳动两个生产要素外,还加进了第三个要素——知识。相比之下,罗默的理论更趋合理。其主要表现在:① 罗默承认知识能提高投资收益,从而说明了一定时期内投资收益率的现象和各国间经济增长率的非收敛性及长期收益增长的原因。② 新古典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只是外生决定的、偶然的和无成本的资源,而罗默等人的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必然像在机器上投资一样在知识上投资。③ 罗默承认投资促进知识积累,知识又刺激投资,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得出投资的持续增长能永久地提高增长率的结论——这曾是传统理论一直否认的观点。

2)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是内生经济增长的源泉

按传统的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取决于可利用物质、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随着科学技术影响的日益增大,传统的增长理论已无法解释很多经济活动现象。如对于劳动力价格较低的穷国,同样的投资应比富国雇用更多的劳动力,进而更快地促进经济增长。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其中致命的缺陷在于:传统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假定为由某种外生力量所决定,并按某种外生的速度发展,技术进步不包含在资本物品中。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相反,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并且原有意义上的劳动力概念也应为人力资本。故此,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应为人力资源、可供利用的物质资源、管理效能和技术水平。其中,人力资源(以受教育程度衡量)和技术水平(以专利权数衡量)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人力资源是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力,技术水平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20世纪初为5%~20%,70年代超过50%,目前已达70%,而投资增加的作用不到30%。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还将技术进步具体化为专业化的知识,强调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可使经济产生递增收益。罗默在其内生增长模型中,进一步将知识视为除资本、劳动之外的第三个生产要素,认为知识作为生产函数的投入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而言更为重要,投资收益更为明显。

3)信息化加速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信息是知识的来源,知识是由信息提炼而来的,而信息化加速了“信息”向“知识”的升华。从生产力要素构成上看,信息化使得知识与技术的投入已经成为生产力各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更为突出。同时,知识与技术也成为决定劳动力素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物质与能源开发及利用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使经济发展的面貌得以彻底改观。伴随着信息革命,带来了计算机的普及、全球网络的出现、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趋同,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模型正从大批量生产向个性化生产转变:生产工艺越来越智能化;市场和贸易越来越电子化;消费者的需求会得到越来越大的满足,并将出现真正的“按需生产”的局面。

总之,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不仅从结构因素方面推动着经济增长,而且它本身就作为内在的源泉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也是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直接经济学理论基础。

3.3.2 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现依据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不同经济背景下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产业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依据李林,《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及其实践》,《上海经济研究》,2008(6)。

1.产业融合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涵

自数字技术出现以后,技术革新使计算、印刷和广播等产业边界出现交叉和融合的现象,学术理论界开始重视对产业融合的研究。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Negrouponte用3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3个行业之间的技术边界,指出3个行业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和创新最多的领域。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呈现技术融合,使语音、图像和数据文件都可以通过共同网络和终端传输,实现了不同媒体之间的互联和互通,3个行业的内容供给融合为一种服务方式,为产业融合确立了技术支撑。这个阶段称作“数字融合”,是学术界研究产业融合的开端。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阐释比较丰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欧洲委员会绿皮书(GrePaper)(1997)认为:“产业融合是产业联盟与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个角度的融合。”以数字融合为基础,Greensteina和Khanna(1997)认为“产业融合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和消失。”日本学者植草益(2001)从产业融合的原因和结果角度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他进一步指出,不仅信息通信业、金融业、能源业和运输业的产业融合在加速进行中;在工业制造业,产业融合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马健(2002)在对西方产业融合理论进行研究以后认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

国内外学者立足信息产业的演变规律,对产业融合现象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产业融合的原因和基本途径。马健(2002)提出技术革新和政府放松管制是产业融合的原因,其中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因,放松管制是产业融合的外因。共同的技术基础是发生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发生产业融合的产业,产业之间具有一定的产业关联度或技术替代性。陆国庆(2001)认为,产业融合和创新要经历技术融合、产品和业务融合、最终到市场融合的阶段,从而完成产业融合的全过程。

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和产业融合的联系

1)产业融合可以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根据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部门代替竞争力衰退的产业部门实现的。产业部门的优势地位从外因角度分析,主要是需求拉动形成的;从内因角度分析,主要是产业竞争力增强、成本降低,特别是技术创新推动形成的。由技术革新和业务交叉形成的产业融合,使产业边界模糊,相关产业融合到技术水准高的产业,实现了产业创新,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提高了产业竞争力。例如,互联网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产生了电子图书、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新兴领域。信息技术与生物、机械、航空等领域技术的融合,产生了生物信息产业、机械电子和航空电子产业等。

2)产业融合有利于提高产业效率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改进,以及在劳动力指向或应用的任何地方所体现的技能、熟练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传统的分工是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增强了生产的专业化力量,在不同部门之间形成了产业边界,提高了专业生产水平,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基于数字融合为基础的产业融合,由于放松管制、降低产业之间的壁垒等原因,突破了产业门类,产生了多部门共享的公共平台,使资源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产生了产业重组、产业交叉等现象,提高了产业效率。

3)产业融合有利于增强产业联系

产业联系是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关联关系。从产业间价值链角度分析,产业联系包括上下游产品联系、生产技术联系等;从产业间技术发散程度分析,产业间有单向和多向联系。产业融合是在技术创新、高技术提升和原产业间联系基础上,在管制放松的外力推动下,实现的产品和业务、市场的交叉融合,强化了产业间的多向联系,促进了生产技术联系高度化,最终实现了区域之间、区域内产业联系的增强。

4)产业融合有助于人力资源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必要条件,没有技术创新就不会发生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提升了产业技术层次和产业的知识密集度,所以,产业融合对人才支撑的要求随之提高。因为技术革新的主体是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缺乏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就不可能有创新活动。要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需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使人力资源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在产业融合中的实现形式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不仅发生在产品技术层面,而且是涵盖更大经济范围和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问题。

1)在技术层面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可以对工业发展产生影响,通过开发和利用智能生产工具,推广集散控制、现场总线控制、柔性制造和敏捷制造等技术,对工业部门装备、工艺和手段进行改造,强化生产过程的在线检测、预警和控制,实现精确高效生产,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技术层面的融合实现途径包括设计数字化、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和内部管理信息化,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等。设计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仿真、虚拟样机术和产品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对产品设计手段和过程进行改造。装备数字化是对装配和加工进行自动化和精密化,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加工装配的效率。生产过程数字化是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应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产品数字化是将信息技术融入产品,提高机电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如数字传感器、数字通信接口在机电产品中的应用等。内部管理信息化是运用信息通信等技术对办公、财务和人力资源等内部系统进行改造,形成各内部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局域应用,提高管理效益。

2)在业务层面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将引发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使工业部门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环节产生分解和重构,并通过业务渗透、资源共享等方式,改善成本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业务能力。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应用已经从零散的局域应用阶段发展到网络合成的新阶段。在网络合成阶段,网络已经成为汇合的平台,各种资源要素得以汇集和重组,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创造有利的实现条件。通过信息网络,构建企业内或企业之间的各种数字综合应用集成平台,运用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实现跨系统、跨专业、跨区域业务的集成与协同,提升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发展虚拟制造、总装制造、转移制造和全球协作制造等新型业务模式。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实施“嫦娥”奔月工程等科研生产和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系统和软件功能集成、业务过程协同搭建起一个综合的数字化集成能力平台,实现了所有计算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集中统一的管理,在三维设计、总体和总装等环节实现了可视化、互操作的异地网络协同。这样,由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使业务出现分解和重新配置,产生了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业务融合。

3)发展网络型企业组织,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在空间上的聚集表现为地理上的集中,聚集的基本因素在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外在性。而从迈克尔·波特对产业簇群的定义中,也可以反映出传统企业聚集的基本前提是地理集中,他认为:产业簇群是在某特定区域中,一群在地理上接近、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为联结。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是层级分明、制度严格的科层组织体系,是垂直一体化的组织模式。迈克尔·波特进一步指出,产业群集之所以地理集中,原因在于地理临近有助于生产力和创新,让产业群集获得好处。所以产业群集的地理集中性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实物流动的便捷;二是信息流动(包括知识和技术)的充分。在网络合成应用背景下,信息流的影响已经超过实物流的影响,信息流正在带动人流、资金流和物流。而蔓纽尔·卡斯特指出,在技术快速变迁的前提下,网络而非公司才是实际的运作单位。所以,在发达信息网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虚拟化的组织成为产业融合的组织基础。这种组织是建立在信息资源共享基础之上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信息网络能够可视地、适时地实现缄默知识和黏性知识的流动,这也正是产业集聚的另一层原因。所以,建立网络型组织形式,产生一批运营网络市场的专业企业,形成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平台,产业联系由纵向一体化变为水平一体化,能够支撑产业大协作,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例如,当前全球制造业信息化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产业内部的电子商务开始向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的转移,像通用电气等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将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以及呼叫中心等业务的外包转移等。

3.3.3 传统产业信息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核心焦点

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都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现方式,但传统产业信息化更是核心焦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能极大增强竞争力,而实现方式则有渗透提升、分化重组、引致创新、拓展市场4个方面孙凤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世纪潮流中的中国发展路径创新》,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出版,2002。

1.渗透提升

信息技术渗透提升传统产业。信息生产力具有极大的渗透性,如在农业市场中发展精准农业,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实现品种选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系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和农业专家系统加速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在工业中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在服务业中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优化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信息技术还能提升传统产业。它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柔性制造系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使得产品功能品质得以丰富,使传统产业得以软化;通过电子商务引发商务领域的变革等,减少成本和流通时间。信息技术对结构升级的作用是深入、立体和内在的提升,能够在其他产业的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所有环节发挥作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2.分化重组

信息技术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分化和重组,有的被淘汰出局,有的实现了升级换代。信息技术还催生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光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一批“新产业”,并通过信息化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促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信息产业因其关联度、感应度大,能提供高技术、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突破现有的需求约束,创造新的需求,带动新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分化必将带来劳动力的分化,信息技术低成本地普及知识和信息,将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世纪性难题的破解。

3.引致创新

传统产业在采用信息技术后引发、导致了各项技术创新(如开发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如工艺管理创新、销售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产权结构、组织制度)等。经济活动的效率决定于人、财、物的动态配置效率,而决定配置效率的是信息。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生产组织、经营模式和社会协作方式,为结构调整提供新型管理模式。信息网络使信息传递方式由传统的垂直型变成扁平型,这种管理组织层的变化将更有利于把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生产活动结合起来,使企业制定出正确、及时的决策。

4.拓展市场

基于网络的商业模式突破了传统产业的时空限制,使产品能够便捷、低成本地进入全球市场,从而使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卫星通信、高速网络、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使信息的流通时间发展到以分、秒计算,大大加快了财富的增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