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眼镜
眼镜,从功能上讲具有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增加视力,保护眼睛安全和临床治疗眼病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美容、装饰的作用。眼镜由镜片和镜架组成。矫正视力用的眼镜有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老花眼镜以及散光眼镜四种。保护眼睛用的眼镜有防护镜、防风镜和太阳镜等。
那么,眼镜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又是由谁发明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
最早的透镜出现在西亚和古罗马。在伊拉克的尼尼书遗址,人们发现了一块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透镜,直径1.5英寸,焦距约4.5英寸,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这个民族还不知道如何使用。而罗马皇帝尼罗喜欢把翡翠或宝石放在眼前用于观看比赛或表演,这当然也不是眼镜,只是认识到了透明宝石具有放大影像的功能而已。真正的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而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最初,眼镜是架在鼻子上的,但长期使用易造成使用者呼吸困难。后来发明了眼镜架,这才解决了呼吸困难的问题。
眼镜自明代中叶传入中国,被视为珍物。其实眼镜最早出现在中国,之后也有舶来品传入。在中国,据《世界之最》说:“早在公元前2283年,中国皇帝就通过透镜来观察星星。眼镜是由中国传到外国的。”据孔子(公元前551—479)说:“中国那时就有人戴水晶和其他透明矿物质做成的眼镜,用以遮阳或医治眼睛。”
近年来,考古学家从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荆之墓中清理出一只小巧的水晶放大镜,能将细小的东西放大四五倍,这可以叫做放大镜。
据晋朝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命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说明中国在公元三世纪已经知道利用凸透镜折射光线来聚焦取火了。
马可·波罗大约在1260年记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
明万历时的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上记载:“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也。”这时的就是眼镜最初的叫法。
不过,大多数人认为,真正的眼镜可能是在13世纪末期在中国和欧洲同时出现的。
中国的眼镜在13世纪由两位意大利医生传入欧洲,直到14世纪中叶才被广泛使用。欧洲的眼镜则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有《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的五言诗《试眼镜》为证:
西洋白眼镜,市自香山墺。
制镜大如钱,秋水涵双窍。
蔽目目转明,能察毫末妙。
暗窗细读书,犹如在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