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与倒霉一刀两断(2)
广告的第二幕:
事隔多年,小男孩已经长大,成了一个胖乎乎的大男人了,他仍然习惯不改地边吃巧克力,边看大象游行。结果,当年那头大象竟然认出了长大后的男孩,毫不犹豫地举起长长的象鼻,重重地赏给他一巴掌!接下来的广告字幕是:“有些滋味,你永远不会遗忘!xxx巧克力。”
大象尚且不会遗忘,更何况人呢?在生理学角度,生理学家表示:“人,一旦记住的事情,要遗忘几乎是不可能的;看似遗忘的事情,其实只是被锁在记忆的深处罢了。”
事实证明,“负面记忆”更容易变成自我暗示的诱因,从而阻碍我们前进。假如我们对他人曾经的戏弄、生活屡屡的捉弄而耿耿于怀,日子久了,我们的思维充斥了大量的负面情绪,还如何去以积极、豁达的心态面临人生?
人的心不是无底洞,都有一个重量承受的极限范围。当面临无法承受的打击与苦难,保护内心的最适当的方法就是——学会适当的遗忘。
他们彼此相爱。男人刚刚给女人买了结婚戒指,却立刻就要去出差。女人虽然不舍,还是送爱人上了飞机。
造物总是弄人,男人所坐的飞机失事了。这个时候,女人却正在家中,精心的布置永远也不会到来的求婚仪式,想象着自己未来的幸福。
女人有一只猫,很老,是她和男人的媒人,她对猫百般疼爱。就在男人所在的飞机失事的新闻报道播出前一分钟,她的猫不辞而别。她以为它很快会回来,也没有留心。
女人还是看见了那则新闻报道。她没有哭,也没有任何的确认。她只是呆呆的坐在电视机旁边。
就在这个时候,男人奇迹般的出现在门口。他气喘吁吁,衣服凌乱。焦急的拥抱着心爱的她,轻轻的说,亲爱的,不要怕。她这才痛哭出声,颤抖着哭泣。
后来,女人问男人,你怎么就回来了?男人笑,我临时突然接到通知,不用去了。女人的心终于沉淀到底。
他们结婚了。男人告诉她,他是多么的爱她,那么爱。如果他不在了,请相信他,他还是依然爱她。女人听到这里,连忙轻轻遮住男人的嘴。
一个月,整整一个月,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说着甜言蜜语。
这天男人出去上班,她在家里微笑着等他回来。他的母亲突然来访,女人惊讶的看见他的母亲穿着黑色的丧服。他的母亲将一枚她熟悉的戒指放在她的手心,说:“他过世一个月,也不见你来,怕你出什么事,所以亲自送来。”她震惊的不能言语。
“不可能,他明明早晨还吻过我,他明明还和我生活过一个月。”她的泪水一滴一滴的掉落。他的母亲把死亡证明拿给她看,黑暗扑天盖地的袭来。
男人下班回家,就看见她蜷缩在墙角,用茫然的眼光看着他。男人放下包,问:“你怎么了?”
“你是谁啊,他不是已经死了么。”女人的声音仿佛来自很遥远的世界。
他明白了一切,他笑。“如果我不在了,你会好好的吧?”说完,他就转身离去。女人急忙跟着他出去,追到一条马路的时候,发现那里发生了一起车祸。
死的是一只猫,她的猫。
不久之后,女人离开那个城市。她要忘记这件事。
有一些色彩只适合淡泊,有一些悲伤只适合遗忘。如果她不选择遗忘,是继续活在自己编造的浪漫美梦里,还是日夜沉浸在失去所爱的悲伤?无论哪种选择,对于帮助她走出悲伤的阴云都没有意义。如果生活向我们展示了它残忍的一面,就努力的,忘却曾经的伤痛,帮助自己走出阴霾。
除却生离死别的悲伤,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适当的遗忘。
遗忘怨恨吧,宽容对人。当一个人生下了怨恨的种子,就会想报复,甚至日日夜夜、千方百计地琢磨报复的方法、时机,终日不得安宁。世界上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遗忘怨恨,不为琐事而困扰,才能有胜似闲庭信步的境界与豁达情怀。
遗忘悔恨吧,把握当下。使人后悔的事情都应当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成为历史,总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日子久了,只会伤心伤神。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一个懂得反思和成长的人,他的格言是“做事不后悔,不做后悔事。”
如果铭记过去只能带来持续和反复的伤害,那么请记住这句话:适当的遗忘。
摆脱“受害者”意识的困扰
认识“受害者”意识
吉莱特博士在从事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40岁的妇女诉说自己经常毫无道理地冲丈夫发脾气。她害怕失去自己的婚姻,此外,她还觉得自己不像以前爱女儿那样爱自己的儿子,这也使她很难过。医生请她概括地评价一下对男人和女人的看法,即使没有道理也没有关系。
“女人的命很苦,”她说,“男人不好好对待女人。”她微笑着补充,“我想这种看法是因为我父亲的缘故。”
她说,在4岁之前她一直都非常依恋父亲,但是4岁时弟弟出生了,“我父亲似乎一下子就忘记了我的存在”。她非常嫉妒自己的小弟弟,对父亲耿耿于怀,怎么也不能原谅他。
这种感情郁积了很长时间,虽然她后来与父亲增加了相处时间,并谅解了他,可她已经无法摆脱根深蒂固的观念,即“女人的命很苦”,“男人对待女人很不好。”
当医生问她坚持这种看法有什么好处时,她自顾自地微笑,“在某种程度上,我感到很骄傲。”她说,“你知道,我能接受这一点,我很坚强,我能吃苦。男人总是伤害女人,并且感情迟钝,所以我比他们强。我比那些被男人欺骗和愚弄的女人聪明,她们觉得男人没有什么错。”
她开始意识到,只要她保持一贯的看法和观念,自己就是安全的。她看到自己过去做出的很多生活选择都与这些看法相符——她的一部分社会工作就是帮助那些受男人虐待的妇女。她觉得自己可以放弃很多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因为只要她觉得自己的丈夫不好,自己就有理由对他置之不理。
此外,她还可以准确地预测将来的生活:她知道男人会对她不好,他们果然对她不好。如果这样的话,首先来说,她选择的很多男人都倾向于虐待女人。除此之外,她对待这些男人很不客气,所以他们当然会向她报复。
一旦这样的事情开始出现,她就对自己说:“这证明了我的想法。他要抛弃我,他不在乎我。男人不在乎女人。男人总是虐待女人。”她的儿子也常常与她作对,是个“坏孩子”。这样一来,就应验了她关于男人的语言。
她的记忆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她只记得自己与父亲之间多么隔膜,她只记得自己的丈夫多么蛮不讲理,但是她故意忘了那些幸福的时光和亲密的时刻。她坚持只看到丈夫身上有问题的地方,只注意到感情迟钝的时候,她甚至会可以歪曲自己丈夫脸上的表情,使自己认为他看起来显得尖酸刻薄、冷漠无情。
她陷入这种意识不能自拔,常常因此大发雷霆,无事生非。因为别人指了出来,她才知道自己突然爆发的怒气毫无道理。然而,愤怒,尤其是内心深处长期郁积的不公平感,使她觉得自己受到不公的对待,这是真实的,是完全有根据的。
而且,在她的潜意识里,她总觉得自己的婚姻会出现问题,最后她会被抛弃。她几乎是直觉地感到这样的事情一定会发生,所以还有什么必要努力维系感情的纽带呢?
当她这样看待自己的观念时,就不能摆脱这个结局,她不光造成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还投入大量的精力来使这种情况得以继续。
旁观者能够轻易的看出问题的本质所在——她习惯了把自己当作生活的受害者,她的潜意识不断的告诉自己她终将被抛弃,她陷入了受害者意识不能自拔。生活的受害者,这种观念像一张无形的网,越拉越紧,束缚住了她的幸福。
生活的周围存在很多这样的“受害人意识”。一个人可能这样说:“我的母亲几乎从来没有给过我温暖和关爱,我怎么还会爱别人呢?”一旦他给自己贴上了标签——“我没有能力去爱别人”,并且他有着过去的事实作为心安理得的借口,那么温暖和关爱,真的是离他远去了。
一个人也可能总这样说:“我的生活里没有成功,无论我做什么,遭遇的总是失败。我是被生活抛弃的,成功的幸运永远不会在我身上降临。”如此一来,他为自己的失败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更重要的是,他从此以消极悲观的受害人角度看待事物和人,陷入一个不幸的恶性循环。
受害人意识一旦形成,一种自我否定的观念和心理暗示将根深蒂固、刻骨铭心,并且难以克服。当我们同意了消极的结论,就容易把它看成事实,我们就真的成为了受害者。
“受害者”总放大别人的过失
菲德拉斯曾说:“上帝让我们挑着两个箩筐来到人间,前面的箩筐装的是别人的过失,后面的箩筐装的是自己的过失。”因此,我们都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别人的过失,而无法看清那些挑在身后属于自己的过失。
有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另一个村子的居民运送自家的农产品。那天的天气非常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希望赶紧完成运送任务,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
突然,农夫发现,前面有一只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眼看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农夫的小船。
“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农夫大声地向对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尽管农夫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
农夫被激怒了,他厉声斥责道:“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当农夫怒目审视对方小船时,他吃惊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厉声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指责周遭的人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埋怨他们总是成为绊脚石。可是何曾想到,我们指责和抱怨的对象,或许只是一只空船?无论别人做了什么,让你成为受害者,他也不会因为你的指责而改变航向,或者说这样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因为他人的过错而使自己长期陷入烦恼与悲伤,那我们就真的成为受到伤害的人。如果我们不拔出这颗钉子,时间和自我意识将日渐强化这种伤害。
当我们真的成为受害人之后,我们又乐此不疲的,不满足于已经强化的伤害,因为这样的伤害需要更大的心理安慰去弥补。往往我们的选择是放大别人的过失,传播我们的“受害人意识”,就像一种不断复制、传播的心理病毒,侵蚀着我们的幸福。
比如,一个不相信自己能够得到幸福的人,将始终以敌意的姿态对待生命中出现的人。他人的不好,是理所当然。他人的好,有可能被理解为居心叵测。他人的一丁点过错,便可以放大为受害者所有的苦难,被百般指责。如前文中提到的妇女,看不到自己的丈夫可爱之处,感受不到丈夫曾经真心关怀爱护她。当细微的过错产生,所有关于不幸的预言因此应验,但理由是他人的过错。
当“受害人”放大别人的过失时,迁怒于人的心态逐渐产生。“受害人”和他人,尤其是与他们亲密的人相处时,本性使他们容易迁怒于人,把怒火撒向最爱或是最关心自己的人。人们在心理失衡时,需要寻找一种东西来平衡,首当其冲的是身边的人和物。迁怒于人本是一种即时的应激反应,也是暂时的失控行为。可是在“受害人”的世界里,迁怒于人容易成为心情不佳、心理失衡时的一种常态反应,因为这是他们的思维方式。
不放大别人的过失,首先要意识到我们并不是受害者。我们没有受到自己的潜意识、过去的经历和社会的伤害。其次铭记“不迁怒,不贰过”,当糟糕的事情真的发生,想想自己需要在其中承担什么责任,如何通过与他人的沟通获得最好的效果。最后擦亮眼睛,看看有多少温暖和关爱、有多少幸福,曾经被自己忽略。
“受害者”常苛责环境
“受害者”总是习惯把发生糟糕事情的原因归咎为他物,旁人是一个目标,环境也往往成为重要的归责因素。
在中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已经持续很多年。尤其在2008年开始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某些行业如金融业、房地产业急转直下,涉及其他很多行业,经济形势逐步恶化。工作难找,毕业等于失业,这样的抱怨已经不绝于耳。很多人把攻击的靶头指向了环境,经济形势不佳、就业市场恶化,都是主要原因。
诚然,时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英雄,也可以在一定历史下破灭很多人的美梦。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一味苛责环境,是否能够使我们的情况有所转变?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人生本来就由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环境中不会永远存在蓝天,碧水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
另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每个人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惰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最后在一样的环境中,总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尽管面临很多难题,成功者制造可能,失败者坐以待毙。
可以预期:人类的生活总是向前而行,太阳每日都会升起。环境的“受害者”,归责于环境,心安理得的认同自己的失败,终将被主流的环境边缘化,走向失败的深渊。有一个有名的营销故事,给人以启发。
工厂由两位工头负责。一位称之为成功先生,另一位称之为失败先生。成功先生负责正面思想的生产,失败先生负责生产负面、自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