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都市生活
都市体育圈:概念、类型和特征
(1. 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2.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区域共同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其重要途径是建构都市圈。都市圈是中国城市化最有效率和效益、最切合实际的模式。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在未来15~20年内,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60%以上。[1]在我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上,体育事业的发展应当参考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二元动力机制,在市场的作用下形成都市体育圈的发展局面,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推动下实现都市体育圈的建设和良性发展。
1 都市体育圈的概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空间一体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而在探讨转型时期中国体育的改革或发展问题时,虽可以有多个切入点,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体育资源配置仍是其核心问题。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也促使我们在发展城市体育时必须按经济规律配置各种体育资源。都市体育圈作为城市体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的地域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城市化与城市体育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都市体育圈是指,在都市圈范围内,以体育为载体,依托环境资源建立的具有休闲、健身、娱乐、知识、参与等功能的体育场所、设施、条件等所组成的圈层结构,及其体育功能扩散和影响所及的区域范围。
都市体育圈的形成并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地域构造,而且是一种具有具体职能的社会实体。它的范围与都市势力圈相近,内容与日常生活圈、经济圈、工业圈等基本类似,其界限是与相邻城市势力的强弱对比关系的产物。
2 都市体育圈的类型
现代社会中,城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地域载体,因此都市体育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城市自身的时空特点和都市市民生活的地理学特征。
2.1 都市市民体育生活的地理学特征
2.1.1 市民生活的时间特征
都市市民生活的时间模式,按其性质可分为日常生活时间、周末生活时间和节(长)假的生活时间三种形态。[2]市民在这种生活形态中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不同,其可能进行的生活活动和体育活动内容也不尽相同。
2.1.1.1 日常生活:中国城市居民周平均每日工作(或学习)时间为5小时1分,个人生活必须时间10小时42分,家务劳动时间2小时21分,闲暇时间6小时6分钟。四类活动时间分别占总时间的21%、44%、10%、25%。[3]都市居民经常以余暇活动为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2.1.1.2 周末生活:周末生活时间指的是都市居民双休日的生活时间,可支配时间为2天,居民主要以休闲活动为主,参加一些体育单项俱乐部组织的体育活动,主要以娱乐身心和锻炼身体为主。
2.1.1.3 节假日:自从我国开始施行“五一”、“十一”、“春节”7天长假之后,都市居民可支配的时间达到了7天,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健身、旅游、度假、购物等为内容的“黄金周”。都市居民在“黄金周”里以体育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主要活动内容。
2.1.2 市民生活的空间特征
都市市民生活的空间模式,按其范围可分为社区生活空间、城市生活空间和都市圈生活空间三种形态(目前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都市市民在这三种形态中可利用的距离不同,其可能进行的生活活动和体育活动也有所区别。通常表现如下。
2.1.2.1 社区生活:活动半径在500~1000米左右。居民主要以日常活动为主,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心,或社区内的空地,或附近的学校等场所进行小运动量的体育健身锻炼为主。
2.1.2.2 城市生活:在空间上以40~60公里的距离为半径,都市居民的体育生活主要以健身锻炼为主,娱乐身心。
2.1.2.3 都市圈生活:以60~180公里的距离为半径。都市居民主要以体育旅游、休闲度假为生活内容。
2.2 都市体育圈的类型
2.2.1 日常、周末和一周体育圈
从都市市民体育生活的地理学特征来看,目前都市体育圈大体可分成三种类型。
2.2.1.1 日常体育圈
主要以社区体育中心、健身苑、健身点和社区附近的学校、企业等为活动场所形成的多层次体育设施、体育条件布局结构。由于住宅小区化以及相对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促使了微型社区体育模式的形成。首先,社区绿地建设使其成为社区体育的主要活动点,体育健身苑、健身点(以晨、晚练为主)结合绿地建设形成社区体育设施分布的特点。其次,生活设施配套建设使社区健身中心成为房产的卖点,促使社区体育中心模式的形成,使得居民出门500米左右有健身点,800米左右有健身苑,1000米左右有体育中心。另外,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使得学校、企业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相邻社区的体育资源相互开放。
2.2.1.2 周末体育圈
在时空上,市民利用公共交通或自备车,0.5小时可以到达市区体育设施,1小时以内可到达郊区体育设施。
周末体育圈的项目设置要和都市居民的生活及体育活动的特点相适应,在都市核心区应以小型、室内、商业型体育设施为主;都市边缘区位于都市外围,应以大、中、小型公共体育设施为主;乡村边缘区应以自然体育设施为主。
2.2.1.3 一周体育圈
在时间上,车程1~3小时左右;在地域空间上处于都市圈的远郊区,是都市居民或游客利用长假进行体育健身、体育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场所。由于这一圈层自然资源丰富,所以也成为城市旅游度假的风景区。另一方面,由于这里人文痕迹稀少、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因此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野趣也成为这个圈层的主要特征。
由于地球村的不断扩大,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都市体育圈针对不同的对象也具备了不同的含义。例如,环太湖体育圈既是沪、杭、苏等省市的周末圈、生活圈,也是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短假圈,同时也是国内外都市市民的长假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市体育圈的类型划分应以同一都市体育圈内部为原则。
2.2.2 城市的近效和远效体育圈
从城市的时空结构来看,目前城市区域一般是由城市中心、城区、郊区等组成,同时,城区又是由不同的功能区组合而成。经济地理学家们在重点研究了城市的功能区分布后,认为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遵循一定的地域经济规律,且在典型的情况下,其分布应呈向心带状,形成“杜能环”。[4]1972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旅游系得盖恩教授提出了著名的“都市旅游环状模式”,较早地提出了市区和郊区休闲和旅游区的功能区位的概念。本研究认为都市体育圈也应呈环状模式,在地域上大体可分为都市中心体育圈、近郊体育圈和远郊体育圈三种类型。
2.2.2.1 都市中心体育圈
以都市圈核心城市及周边地区为中心,积极规划,加强大规模、高标准、国际化的体育公园建设,实施并完善体育圈内多功能的短距离、短时间的各项健身、旅游设施,设置或增添全民健身路径,强化服务功能,把都市中心体育圈建成体育健身、体育观光和商务娱乐圈。
2.2.2.2 近郊体育圈
从城区规模的发展规律来看,都市近郊区应比都市中心区拥有更多的体育休闲资源,并且配合郊区旅游资源形成都市近郊康体娱乐旅游圈。近郊体育圈主要应由公益性或半公益性城市健身绿地、综合性娱乐场馆、大型健身公园等组成,而且越来越成为都市居民利用工作日的休闲时间或周末时间进行健身、娱乐、休闲的近距离场所。从国外城市体育资源空间布局的经验来看,竞技性体育场馆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区和近郊区。前者主要从交通、信息、商业运作等角度考虑,后者主要从城市发展空间、地价、休闲娱乐等角度考虑。
2.2.2.3 远郊体育圈
在城镇或乡村带,人口相对于城区或近郊区来说比较少,但远郊的自然环境因受工业污染较少,因此,远郊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远郊体育圈也成为都市居民或游客利用周末或长假进行体育健身、体育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场所,并越来越成为山林文化及自然观光体育旅游度假圈。
3 都市体育圈的特征
3.1 内聚性特征
随着都市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就业、居住条件、资源消耗量、交通及环保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极有必要向周边地区转移发展。都市圈的这种辐射扩散的发展态势也必然会对周边地区的体育事业、体育产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都市体育圈的辐射和吸引,带动周围城市和乡村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联动发展,以形成一体化的生产和流通网络。
都市体育圈的内聚性是指都市体育圈内的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及圈外其他地区之间的吸引力与辐射程度,都市体育圈内的中心城市应具有较强的极化和扩散效应。这种极化作用不仅表现在体育健康休闲产业的资金融通、中枢管理、体育服务产品流通等服务活动的高度集聚;还表现在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用品生产和销售、体育旅游、体育信息、体育人才培训等系列体育产业的行业部门发展的高度集聚,并由此对周围地区体育产业的提升产生较强的吸纳和辐射效应。
考虑到城市中心区(增长极)地价及消费人群的特点,体育设施的布置应尽可能多地安排轻巧方便、占地少、多功能的经营性体育设施或场馆,体育项目以时尚休闲为主,以满足这一区域内的以白领职业群体为代表的较高收入群体的体育消费需求。而在非中心区应尽可能多地布置场地大、专项功能强的公益性体育设施。同时,在中心城区通过“扩散效应”推动向非中心城区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设施的空间发展也要沿着中心城区向非中心城区的方向逐步提高体育资源设施的级别和档次。
3.2 圈层状特征
就近拓展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连绵成片是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不断发展的结果,是都市区空间景观形态的基本特征。都市体育圈是都市体育空间规划的特定类型而不仅是城市体育功能性地域或者城市体育区的范畴,但都市体育圈往往形成于某个或某几个城市的核心区域,并且在单中心或多中心的体育圈内存在圈层结构。因此,都市体育圈内的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场所应围绕核心城市基本呈圈层状布局,并且等级规模体系应相对合理。而且,都市体育圈之间的发展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同一都市体育圈内各个城市、各个体育健身点间的分工与合作非常密切,并且产业结构呈现综合、多元和开放的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结构转换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3.3 依存性特征
城市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不仅是城市化进程的标志,也是城市竞争力的内在实体。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品质和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城市市民认同、聚集的内在磁力。[5]体育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已逐渐作为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并已融入城市文化之中。因此,都市体育圈的发展必须依存于都市文化和都市潜文化的特点。因为任何一种体育项目的开展和壮大,都需要一定的城市文化去支持和推动,没有与其相适应的都市文化去滋养和培植,都市体育将不可能长久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规划都市体育圈、布置体育资源时,一定要考虑都市文化的特点、背景及其对体育项目开展的影响。
体育人口是群众体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发展体育人口是各个国家和城市开展群众性体育的重要目的之一。[6]由于都市的体育人口较高,且呈复杂态势,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人群对体育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所以都市体育圈项目的规划、发展还必须依存于都市居民的体育参与和体育消费的特点。除传统的无需消费的健身活动外,带有不同程度消费性的项目均可作为都市市民的选择。
3.4 网络化特征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城区内的产业重组不断促使城市空间布局重新调整。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使得越来越多功能相近、性质相同的企业或机构不断集中起来。[7]
都市体育圈内以密集的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组织网络作为支撑系统,并且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向外延伸。其中以交通运输网络、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网络、体育服务网络、体育信息网络、体育机构网络、体育旅游网络、城镇网络等的建设和完善为都市体育圈形成的重要特征。
通过环形放射等便捷的交通干道网络提高的较高可达性、整体提升中心城市分散生长的能力及城镇群的整合效应。这就要求在对都市体育圈进行空间布局时,要考虑到针对城市发展中形成的集聚不同产业的功能区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从而形成适合其功能性网状分布特点的体育圈模式。
3.5 投资、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特征
进行都市体育圈的建设,使体育健身、旅游、休闲项目得以开发和发展,这是一项自身效益大、带动作用强、社会效益广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处于由政府办向政府与社会合作或由社会单独办的转型期,体育产业、健康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组织形式、市场开拓等方面还缺乏经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逐渐介入到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国外体育产业、健康产业的先进管理理念、运作机制等也会逐渐介入中国都市体育圈的建设、发展之中。所以,都市体育圈的建设势必会出现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特征。
投资主体多元化主要体现为:一方面更多的外国资本将主动介入我国都市体育圈的开发建设中;另一方面,政府也会抓住机遇,积极招商引资,加快体育产业、健康产业、体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步伐;此外,在都市体育圈建设中,政府会进行规划指导,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实现社会融资。
经营主体多元化主要表现为:3.5.1 市场竞争要求打破现有的体育、旅游企业的条块分割、部门壁垒的现状,都市体育圈的建设势必会积极引导和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联合。3.5.2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体育和旅游等企业通过规范上市、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形式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改制为多元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在进行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的过程当中民间资本、社会资本也会采取改组、兼并、租赁、出售、承包等形式,形成都市体育圈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另外,从功能来看,都市体育圈还应具有生态型、健康型、生活型、经济型等特征。
4 结束语
都市体育圈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方兴未艾。都市体育圈的建设实际上是对都市体育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使其在各自的区域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都市体育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满足不同居民的体育需求,达到都市体育圈内区域功能一体化的效果。因此,对都市体育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城市体育发展的理论,也可以为城市整体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吕林. 都市圈理论与我国城市化进程[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4)
[2]李建国. 都市体育生活圈建设研究[J]. 体育科研,2004(1)
[3]王琪延.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0(4)
[4]杨吴扬,梁进杜. 高等经济地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申亮,岳利民,肖焕禹. 城市体育的新范式:都市体育圈——都市体育圈的发展规划及其空间布局模式的探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
[6]秦椿林,张春萍. 我国都市群众体育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
[7]叶立梅,陈新国. 北京的国际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调整[J]. 城市问题,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