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休闲·健康(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苏州太湖体育论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都市体育圈:背景、条件、意义和原则

王家宏1 任平2 陶玉流1 董新光1

(1.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2. 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意识、体育需求都在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体育锻炼,以达到增加身心健康、防治现代“文明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体育运动出现大众化和终身化的趋势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都市公众的健康需求发展将呈现休闲化、大众化和专项化三大趋势,与城市化、制造业一起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成为推动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迅速提高的主要杠杆。健身、旅游等休闲活动作为人们追求的新兴生活方式,已不再限于利用都市内部的零散化、点集式、短期化等体育资源,而越来越选择自然特色与健身项目结合、环绕都市形成空间一体化、大型化、跨地区、综合性的都市圈体育形态和体育结构的出场。

1 推动都市体育圈兴起的四大历史语境

1.1 第一语境

今天一个令人瞩目的重大事实是:全球化时代的性质、结构和趋向正在出现重大转折,发生着从“旧全球化时代”向“新全球化时代”的重大转变。比较这两种全球化时代的差异,是我们科学认识与把握都市体育圈的一个非常重要而深刻的基础。

新旧全球化时代的本性、结构与特点的差异表现在五个方面。

1.1.1 两者的产业轴心从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文明或知识文明。知本全球化正在取代资本全球化而成为主要形态。

1.1.2 在全球化结构构成内涵上,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两极结构为基础的“中心-边缘”发展格局转向“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变,以知识经济、后现代主义与全球互联网为标志,在金融资本之上建筑起新的知识资本帝国,成为后工业(后现代)化全球新霸主。生命科技等知识资本正在崛起成为所有生产要素中的主导和占支配地位的要素,呼唤健康产业步入历史前台。

1.1.3 全球化时代的内在张力发生重大转换。旧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化”主要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点、以大一统的抽象理性与殖民主义为工具来实现的“全球一体化”,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一个模式、一个范式、一个标准来剪裁全球的现代化进程,内在张力十分有限。反之,新全球化时代“一体化”与“多元化”并存格局,两极之间保持很大的张力。文化多元化趋势将与各种民族的和空间的结构形式结合,成为体育全球化和本土化保持张力的根源。

1.1.4 全球化的控制方式发生重大转换。在旧资本全球化时代,其主要控制方式是实体性的,即以民族国家为基点,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与武力征服等实体手段来建立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世界体系。反之,在新全球化时代,西方中心极对全球的控制方式主要是通过人才掠夺,或信息、科技、政治、文化及大众传媒等控制,造就全球“知识霸权”、“数字鸿沟”,“后殖民”与“新帝国”结构。体育文化和科技将成为全球性的争夺焦点之一。

1.1.5 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即从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现代主义精神的旧全球主义转向以后现代的多元化为特质的新全球主义。各民族都将在未来的发展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新全球化时代,生命科学的领头羊将引领体育-健康业出场而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之一。新全球化时代也使休闲产业、知识产业和健康产业成为新兴产业,并对全球经济和整个世界生活模式的走向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力。通过全球互联网、电视网等发达传媒,体育赛事成为全球性的事件,成为每天引导、构造和组成全球生活的重要要素。一些趋势表明:公众越来越倾向于对大规模的体育城市建设的认同。从零星的体育设施到一个能够容纳几乎所有各类公众平等参与的体育城市,将成为未来体育建设和结构重建的目标。

1.2 第二语境

《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1》指认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21世纪的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极和火车头。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成为中国东部最有增长后劲、发展迅猛的地区,现代化的先导区和示范区,因而成为国际资本密集投资的地区。未来20年间,这一地区将以其经济的高成长性和极化效应而成为世界发展的新重要支点。随着国际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落户长三角之后,受强劲的经济拉动和高度密集的富裕人群的健康需求推动,以环境舒适优美、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的环太湖就必定成为健康产业的投资商看重的地区。体育圈概念的提出,必定在今后20年中成为人们投资的主要理念。

1.3 第三语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提出,为都市体育圈的建设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在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首先提出并实施了奔小康战略;在党的十五大上,又提出了新世纪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十六大则更进一步明确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围绕小康社会问题,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构想一步步得以具体化。与此相联系的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任务也得到进一步的分解、落实。在奔小康阶段,以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形态由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到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跨越为奋斗目标。

“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有着丰富的内涵,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社会阶段,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日益满足的社会。在小康社会,体育将承载更多的社会价值。在建设小康社会思想指导下,我国的体育事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我国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这就意味着体育不单是“重竞技”、“抓金牌”,而且要把它当成普通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内容,把它作为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体育在现实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已经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小康社会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化的人才”,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就是“满足人民的体育需求,倡导文明、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推动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就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来说,体育对小康社会的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得它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平等参与性”和“规则约束性”,可以提高国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法律意识,促进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体育文化的繁荣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符合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都市体育圈建设对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因此也显而易见。

1.4 第四语境

经济体制转型与体育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从1979年起改革开放,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在许多重要领域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

计划经济理论就是作为资本主义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对立面而产生的,社会主义在批判这种经济模式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它避免了低级竞争所带来的资源和其他的浪费。在实践上计划经济体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时逐步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主要任务,以粗放发展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地迅速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采取了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大量资源,依靠扩大外延再生产来发展经济的战略。与这套发展战略相适应,形成了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主要用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来对企业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随着时代主题转换为和平与发展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生产流通和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分工和专业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发展目标越来越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加复杂,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再加上与国外交流的扩大和加深,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大大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速,这一切使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面临着不能有效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适应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明显表现出动力不足、结构僵化、官僚主义盛行、效率低下的状况,造成了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社会资源巨大浪费,人民消费严重不足。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无法解决经济生活中大量的信息和动力问题,也难以调动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传统计划经济和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社会背景下,我国要想发展体育事业,参与国际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只有也只能由国家出面开展体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加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逐步实现,为我国体育及其体制改革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对应的单一公有制,对体育投入的主体必然是国家,也只能是国家,国家成为唯一的投资主体。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的引入,中国社会呈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我国这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深层次的变化,对体育投资主体也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将呈现出国家办体育为主,社会、企业、个人多种形式办体育的格局。都市体育圈的理论及其建设也是经济体制转型与体育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2 都市体育圈建设的基本条件

2.1 体育设施和体育条件

都市体育圈内至少应有一个或多个体育设施、体育条件发达并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城市,该中心城市应有较强的城市功能,对周边城镇和地区有较强的极化和扩散效应。这种极化作用不仅表现在体育健康休闲产业的资金融通、中枢管理、体育服务产品流通等服务活动的高度集聚,还表现在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用品生产和销售、体育旅游、体育信息、体育人才培训等系列体育产业的行业部门发展的高度集聚,并由此对周围地区体育产业的提升产生较强的吸纳和辐射效应。

2.2 体育人口

体育人口是群众体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发展体育人口是各个国家和城市开展群众性体育的重要目的之一。[1]尽管一些城市研究学者认为,人口不应成为一个硬性的指标,但有几点是公认的:一是都市必须是城市高度密集地区,至少有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周边城市要与中心城市产生形成通勤上的密切关系;人口密度高;城市在空间上的连绵尺度很大,集聚的人口数量多[2]。因此,都市体育圈所覆盖的周边城镇和地区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并与中心城市产生形成通勤上的密切关系,能够依托中心城市产生、形成体育健身、旅游、休闲等活动相互融合并呈一体化发展的关系。

2.3 体育基础设施和基础网络设施

都市体育圈内应具有一体化的体育基础设施和发达的体育圈基础网络设施,能够支撑都市体育圈内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共同繁荣。

都市体育圈内以密集的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组织网络作为支撑系统,并且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向外延伸。其中以交通运输网络、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网络、体育服务网络、体育信息网络、体育机构网络、体育旅游网络、城镇网络等的建设和完善为都市体育圈形成的重要特征。通过环形放射等便捷的交通干道网络提高的较高可达性、整体提升中心城市分散生长的能力及城镇群的整合效应。这就要求在对都市体育圈进行空间布局时,要考虑到针对城市发展中形成的集聚不同产业的功能区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从而形成适合其功能性网状分布特点的体育圈模式。

3 都市体育圈建设的意义

3.1 都市体育圈的建设,有利于中国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因为结构趋同必然意味着“重复建设”,而重复建设又往往和资源浪费、内耗竞争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一面。但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不可能只布局一座钢铁厂、乙烯厂和汽车厂,必要的重复建设肯定需要。因此,在如何对待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这个问题上,关键是一个空间界定问题,也就是应该把结构趋同限制在多大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在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主线是在以省(区)域经济为单位的背景下展开的。近几年来,结构趋同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开始延伸到主导产业选择这个更高层次上。[3]因此,在新形势下,都市体育圈作为社会体育的新型发展模式,对探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3.2 都市体育圈的建设,能够促进现代文明的传播,光大传统体育文化

城市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不仅是城市化进程的标志,也是城市竞争力的内在实体,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品质和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城市市民认同、聚集的内在磁力。[4]体育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已逐渐作为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并已融入城市文化之中,因此都市体育圈的发展必须依存于都市文化和都市潜文化的特点。任何一种体育项目的开展和壮大,都需要一定的城市文化去支持和推动,没有与其相适应的都市文化去滋养和培植,都市体育将不可能长久生存和发展。

3.3 都市体育圈的建设,可以扩大就业,增进健康,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构都市体育圈的理论模式,有利于弘扬体育精神,并能够加强文化交流,还能够扩大社会就业机会,充分整合体育、健康、旅游产业优势,连结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探索社会体育的产业化之路,最终促进健康,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消费者而言,可以满足小康社会中人们对于丰富多彩生活方式的追求,有利于疏解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压抑和紧张等现代文明病,促进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有利于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4 都市体育圈建设的基本原则

科学的理念、原则和规划是都市圈体育建设和发展成功的重要前提。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人口规模和密度的不同,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的基础规模和成长速度的不同,指导都市体育圈建设一些具体原则也必然有所差别。

4.1 都市体育圈本身的内容应该是一个系统,体现了多元化的人的需求,具有可持续性、可激发性、可利用性。

从空间结构来看,和一般都市圈的单中心、单核心相区别,都市体育圈应该是多中心的。因为都市体育圈的服务对象是相对的,就环太湖体育圈而言,对苏州人来说是日常体育圈,对上海人来说是周末体育圈,对北京、东北地区可能就是长假圈。所以,都市体育圈建设应该面向多个城市,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在资源配置上,应该调动全社会的体育资源进入体育圈。

在服务对象上,特别应具有平民性特征,但也要考虑市场需求,体现公平与效率,普适性与精英性相结合的原则。公平具有两个层次:4.1.1 基本公平,即大众参与的项目机会均等;4.1.2 比例公平,即根据消费支出的多少享受相应的服务。

在服务内容上,不应是单纯的体育服务内容,而是以体育或者说以体育运动项目为抓手和主线,其他设施相配套,延伸出来的宽广领域,应体现以体育为主的多元化特征。因此,都市体育圈的项目建设主线应以竞技体育为品牌、以群众体育为基础、以综合服务为优势。这也要求都市体育圈发展建设的背后需要有成熟的多元化产业的支撑。

此外,都市体育圈的规划应该是成长性的规划,而不是僵死的规划,应该分成几个不同的圈层分阶段建设。

4.2 有机整合城市关系。都市体育圈建设最本质的内涵就是城市关系的有机整合。城市关系整合通常通过四个方面来实现,4.2.1 快速交通网络的构建;4.2.2 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以及环境资源的共同利用保护和治理修复;4.2.3 合理产业分工的形成;4.2.4 城市功能的分工、协作和互补。这种整合不仅在单核型都市体育圈内部的核心城市与其周边城市之间是必须的;在多核型都市体育圈中,规模等级相同或接近的核心城市之间显得更为重要,而且,如果城市关系处理不好,在中国这类都市体育圈各城市之间往往矛盾最突出。

4.3 强化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原则,特别是那些行政区划不同,但规模等级相同或接近的城市,应就基础体育设施、体育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的、事关全局的、单一城市难以有效实施的问题建立协商机制。由于中国行政区划的特殊性,客观上给城市关系的有机整合形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建立一个常规的协商机制显得更加重要。这个机制可以采用成员制,即由各相关城市之间组成一个都市体育圈联合规划局,建立责任和利益的共担共享机制,就上述重大事宜进行协商和谈判,并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和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和表决;也可以建立类似于国外大都市地区联合规划局之类的常设机构,统一负责都市体育圈的重大体育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以及主导体育产业和体育产业区(带)的布局安排。

4.4 确立公交优先、公交为主、以普通公交与私人交通,以及快速轨道交通相结合的原则,并以此确定都市体育圈的范围。国际经验表明,都市圈内的通勤模式主要有两种:4.4.1 以高速公路加私人汽车的通勤模式,在这种通勤模式下,城市空间拓展的灵活性极大地提高,但同时会极大地增加环境负荷,土地占用量也很大。另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不远的将来许多家庭可能拥有一辆私人汽车,而如果作为通勤工具,一般一个家庭至少要拥有两部汽车,目前这在经济上的可行性还较小。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有条件发展都市体育圈的地区,都是人口高度密集、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的地区,占用土地太多的通勤方式显然不是最优方案。4.4.2 快速轨道交通,这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如果作为都市体育圈的通勤模式,对多数城市而言,是否能够达到商业盈利的规模,可能需要政府的长期补贴,未来中国的城市政府是否能够并愿意承担这项费用,将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还受制于许多其他因素。因此,对于都市体育圈发展而言,合理的选择是建立以普通公交为主的多元化通勤模式。这就决定了日常都市体育圈的建设不宜过大,最大半径不宜超过60公里。

参考文献

[1]秦椿林,张春萍. 我国都市群众体育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

[2]周克瑜.“都市圈”建设模式与中国空间经济组织创新[J]. 战略与管理,2000(2)

[3]史育龙,周一星. 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J]. 国外城市规划,1997(2)

[4]申亮,岳利民,肖焕禹. 城市体育的新范式:都市体育圈——都市体育圈的发展规划及其空间布局模式的探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