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篇
一、少林拳渊源
少林拳源于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拳因寺而得名。一般把在少林寺练的拳法都称为少林拳,但究其渊源,实为“少林寺拳法”的简称。它是在中国古代健身术的基础上,博采各种武艺之精华而逐步形成的最有影响的一个拳派。是少林寺僧众、民间武师、军中将士数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少林寺历史久远,影响很大,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据各种文献记载,早在隋文帝时(581~604年),少林寺内的下层僧人就已经把民间武艺带入寺内习练并互相传教。隋末,少林寺方丈为了保护寺庙的安全,组建了护院武僧队,进行专门训练。
唐初,少林寺昙宗、志操、惠屈等13位僧人应李世民之召,参与征讨王世充。众僧兵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逼降了王世充,立了战功。李世民当了唐朝皇帝后,论功行赏,封官赐爵,扩建寺院,封昙宗为大将军,准许少林寺立兵练武。之后,少林寺武僧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严格训练。除了习练拳术器械之外,还加强气功、轻功、马战、步战的研练,并经常受朝庭调遣,参与征战。由于严格训练和南征北战,客观上促进了少林武术的发展。
少林寺武僧曾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导致义军和所谓“山贼”的攻击,纵火焚寺院。少林武僧在自卫抗暴、反清复明和抵御外来侵略者中做出过贡献。明嘉靖年间,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少林寺以月空为首的30多名武僧应召出征,用鲜血和生命为少林寺谱写了光荣的篇章。当时的少林武技偏重于棍术,棍法已达较高境地,而拳法还不完善,到了明末后期,重点转入习拳。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武术大发展时期。少林寺附近的民众练武之风兴盛,很多拳种流入寺内,少林寺也逐步成为全国会武之地,使它有机会博采众家之长,集武术精华于少林,少林武术得到了发扬光大,广为流传。清雍正年间,朝庭禁止民间习武,也没能阻止少林寺的练武活动。只是由公开转入暗地,公开的传习内容是八段锦、易筋经和其它一些导引功法。由于内外兼修,大大提高了少林拳技。
辛亥革命以后,很多爱国志士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纷纷学习少林拳,并在反清斗争中屡建功勋。
少林拳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一个理论充实、技术丰富的庞大的拳术体系。不仅在中国习者甚多,而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国家。最有影响的要算日本宗道臣,于1974年在日本香川创立了“少林拳法联盟”。宗道臣先生不遗余力地推广少林拳法,发展会员百万人。宗道臣去世后,由他的女儿宗由贵继任会长,继续为发展少林拳努力。
二、少林拳的特点与风格
少林拳作为拳种概念,它包括拳术与器械。经过千锤百炼发展起来的少林拳,具有如下特点与风格。
(一)注重技击
少林拳最大的特点是注重技击,立足实战。这与少林拳的发展相关。明朝以前,少林寺僧人为了护院和响应朝庭调遣,始终围绕着军事战斗需要发展武技。由于受兵法学的影响较深,技击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促进了多种攻防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套路短小精悍,严密紧凑,突出一个“打”字,反对花架子。身之收放,步之进退,手之出入起落,一气呵成,皆服从于“打”。
(二)套路直线往来
少林拳套路多为直线往来,起落、进退始终保持在一条线上进行运动。这也与技击有关。因为在实战中,与对手短兵相接时,主要是从正面或侧面进攻与防守,所以直线运动最为有效。因此,少林拳语有“拳打卧牛之地”和“拳打一条线”之说,这充分说明了少林拳不受场地限制,“卧牛之地”即可施展拳脚的威力。
(三)勇猛刚健
少林拳主刚,突出一个“硬”字。要求勇猛刚健,快速有力,“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在实战中,一旦有机可乘,则连珠炮发,强攻硬取。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少林拳在刚的前提下,又要求刚柔相济,快慢相兼,动静相宜,并做到拳谚所云“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出拳出掌,屈而不屈,直而不直。
(四)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是少林拳整体动作的特点。所谓内,指的是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意气运行。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所谓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要求手到、眼到、身到、步到,并做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与外,形与神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整体,既要内外合一,又讲究形体规范,精神传意,思想与动作高度统一。
(五)拳禅一体
少林拳除套路演练、实战练习和硬功修炼外,还注重修禅。所谓“禅”,是指佛教的禅学,包括佛教信仰和禅定修习。修禅就是内功修炼和禅思体验(探究自身的奥秘,寻求解脱之道),是有意识地把拳禅结合修炼和运用,是少林拳别于其它拳种的一大特点,也是练就上成武功最好的方法。通过禅功修炼,可澄清心志,摒除不良嗜好,力戒暴怒。无论遇到任何挫折、污辱和嘲讽,都能坦然处之,忍辱救世;通过禅修,可以气运全身,通达四梢,贯通百节,做到拳谱所云“手足弹处气先到,血为气盾威力雄”的要求。而且通过特殊禅功修炼之后,可以轻身上腾,攀崖走壁,疾跑如飞。这是少林武功拳禅一体的最高境界。
三、少林拳的内容与分类
少林拳的内容丰富多采,可归纳为功法、套路、散打和气功四大类。
(一)功法
1.站桩功
少林站桩功以马步练习为主。主要锻炼腿部力量和下盘的稳固性。练习此功较为艰苦,需要坚强的毅力。初学时可背靠墙壁马步站立。待有一定腿力之后,离开墙壁继续练习。练到每次都能站5分钟以后,就可上梅花桩练习。(图1)
图1
2.梅花桩功
桩成梅花形,共5根,长2.5米,埋入地里1米,直径8厘米,平头。每根相距60厘米,中桩置于四桩中央。先用马步站桩,待腿部有一定稳劲后,可在桩上练习换步,熟练之后还可在桩上练拳。桩也可18根、36根,称为太平四正梅花桩。(图2)
图2
3.沙袋功
利用吊沙袋和卧沙袋,结合各种步型、步法攻击沙袋,练习拳、掌、肘、膝、足的功力。
4.插沙功
插沙功主要练习掌指的穿透力。初学时用一木桶盛绿豆,置于身前,然后站成马步或弓步,以意领气,聚力于指尖,将掌插入桶内的豆里,反复练习。随着功夫增加,可逐步渗入粗河沙,最后全部改用粗河沙,甚至铁沙。天长日久,其掌可坚硬如铁,达到插人五个洞、抓人一把肉的功力。(图3)
图3
5.木人桩功
取直径15厘米左右,长3米左右的圆木一根,1米埋入土中,离地35厘米处连接一弯形圆木,自上而下70厘米处横穿一圆木,直径均为5厘米左右,只露一头。人立木桩前,以手击上部,胯打中部,脚踢下部,练习手脚之技和全身之劲。(图4)
图4
6.鹰爪功
鹰爪功主要练习擒拿之爪力。习法甚多,有抓圆珠练习,有抓水中葫芦练习,最有效的方法是抓沙袋练习。自制2千克重的小沙袋,进行自抛自接、互相抛接练习。随着功夫增长,可逐步加重沙袋重量。功成之后,擒拿可伤筋挫骨,断脉阻络。(图5、6)
图5
图6
(二)套路
1.拳术套路
少林拳术勇猛刚健、刚中寓柔、朴实无华、利于实战。攻防兼备,以攻为主。招招势势,非攻即守,没有花架子。
传统的少林拳术套路有: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罗汉拳、罗汉十八手、炮拳、朝阳拳、梅花拳、七星拳、关东拳、关西拳、云阳拳、通背拳、少林长拳、柔拳、圆功拳、少林五拳、六合拳、金刚拳、长护心意门拳、猴拳、内功拳、青龙出海拳、五战拳(大战拳、脱战拳、短战拳、十字战拳、合战拳)、七星螳螂拳、翻子拳、鹰爪拳等等。
2.器械套路
(1)棍术套路:少林武术以棍术著称。套路短小精悍,突出攻防实用性。棍法密如雨,勇猛快速。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克敌制胜。
传统的少林棍术套路有:小夜叉棍、大夜叉棍、少林棍、梢子棍、风火棍、阴手棍、阳手棍、少林短棍、镇山棍、劈山棍、风魔棍、风波棍、单盘龙棍、双盘龙棍、三节棍、齐眉棍、穿梭棍、猴棍、六合棍、梅花棍、云阳棍、五虎擒羊棍、旗门棍、排棍、六合杆等等。
(2)刀术套路:刀是古代重要兵器之一,其中大刀被称为“百兵之帅”。刀术勇猛威武,刀法快速多变,是兵家不可缺少的兵器。
传统少林刀术套路有:梅花单刀、少林单刀、奋勇单刀、古单刀、老单刀、七星单刀、六合单刀、马门单刀、燕尾单刀;六合双刀、滚堂双刀、少林双刀、梅花双刀;春秋大刀、纵朴刀、提护大刀、抱月刀、劈山刀、太祖卧龙刀、五虎少棍追风刀等等。
(3)剑术套路:剑在我国古兵器中被誉为“百兵之君”。除了作为格杀的兵器之外,还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以及文人学士的佩饰物。剑术矫健、优美、豪放、飘逸,历史悠久,流传较广。
传统的少林剑术套路有:达摩剑、乾坤剑、太乙剑、二堂剑、五堂剑、连环剑、青锋剑、行龙剑、青龙剑、梅花剑、九宫剑、龙形剑、飞龙剑、白猿剑、绨袍剑等等。
(4)枪术套路:古代把枪誉为“兵器之王”。练习少林枪术,要求身法灵活多变如秀猫,扎枪快猛如斗虎,枪出一线如射箭,压枪如按虎,挑枪如挑龙。
传统的少林枪术套路有:少林枪、五虎枪、夜战枪、提炉枪、提拦枪、拦门枪、金花双舌枪、梅花枪、梨花枪、十三枪、十八名枪、二十一名枪、二十四名枪、二十七名枪、三十一名枪、三十六枪、四十八名枪、八十四枪、六合枪、六门枪、六路花枪、连环枪、豹花枪等等。
(5)其他器械套路:少林武术器械丰富多彩,有长的、短的、硬的、软的,有带尖、带刺、带钩、带刃的。除上述棍、刀、剑、枪之外,还有:梅花单拐、梅花双拐、三股叉、虎头双钩、方便铲、月牙铲、方天画戟、双锤、双匕首、双斧、双鞭、鸡爪镰、日月乾坤圈、子午鸳鸯钺、绳标、流星锤、七节鞭、九节鞭、马牙刺、双锏、禅杖、大槊、风魔杖以及盾牌、弩等等。
3.对练套路
对练套路是按预先设计好的动作和顺序,两人或多人进行攻防实战练习。要求动作清晰、逼真、惊险,套路结构合理,编排新颖。
(1)徒手对练套路:六合拳对练、八步连环拳对练、罗汉拳对练、三合拳、咬手六合拳、开手六合拳、踢打六合拳、走马六合拳等等。
(2)器械对练套路:六合棍对练、棍穿枪、齐眉棍合枪、梢子棍合枪、三节棍进枪、三节棍破双枪、单刀对枪、双刀进枪、双刀破双枪、大刀封枪、草镰合枪、单拐进枪、双拐破枪、拐子合齐眉棍、虎头钩进枪、马牙刺合枪、峨嵋刺进枪、双匕首进枪、乌龟圈合枪、方便铲合枪、月牙铲破双枪、方天戟进枪、三股叉进枪、九节鞭对棍、少林剑对刺、二堂剑对刺、五堂剑对刺等等。
(3)徒手与器械对练套路:少林拳徒手可以与任何器械对练。徒手可以夺取任何兵器。有空手夺刀、空手夺枪、空手夺棍、空手夺匕首、空手夺双枪、空手夺双刀、空手夺剑……。
(三)散手
少林拳注重技击,立足实战。散手是将套路中攻防含义较强的动作抽出,结合战术进行实战应用。它不受套路前后连贯顺序的限制,在实战中灵活应用,以打败对方为目的。
(四)气功
少林气功是一种内静崩外的独特气功。以静深静,静中求动为宗旨。静者为内功,可以调神养性,防治疾病,祛病延年;动者为硬功,可以迸发虎劲,生发推出之力,用于实战如猛虎添翼。
少林气功有少林易筋经、小武功、混元一气功、阴阳气功、金刚气功以及硬气功和轻功等。
四、青少年学习少林拳应注意的事项
(一)注重武德,尊师爱友
武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时时处处“以武德润身”,已成为历代拳师传徒授艺的准则,鼓舞和教育了千百万武林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崇德尚武精神,在学好武技的同时,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学武者必须戒除赌博、嫖妓,狂忘自大、粗鲁下流、欺老凌弱、为非作歹、见危不救之举。要端正学武目的,为强身健体,正当防卫,为伸张正义,振兴武术而学。为此,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
尊敬老师和长辈,爱护朋友和学生,以礼相待,团结互助,谦逊好学,也是学习少林拳必须提高的美德。知识的积累,武技的提高,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和同道的热情帮助。爱护徒弟和学生,也是发扬武德的表现。正如武谚所云“爱徒如爱子,尊师如尊父”、“尊师要像长流水,爱徒要像鸟哺雏”。
少林拳的学习和提高,也是思想品德的修炼和升华,要在学艺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实事求是的品德和作风。
(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武技的学习和提高,非一日之功,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打好基础,逐步提高。不能贪多求快,急于求成。如练习沙袋功,所用的沙袋应先软后硬,先定步练习,再活步练习,由轻到重。练习的次数和组数,由少到多,逐步加量。在正确掌握动作要领和动作规格的前提下,练好基本功,打好基础,再练单招用法,组合练习,套路练习,多招应变练习。最后过渡到实战练习。
“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练好少林功夫,就要吃苦耐劳,舍得花时间和精力。滴水能穿石,只要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
(三)勇于实践,善于巧练
少林拳讲究实战,反对花拳绣腿。实战练习,免不了要拳打脚踢,跌扑滚翻。因此,一些学武者易产生惧怕心理,担心受伤。特别是一些女青年受武侠影视带有血腥味的渲染,对少林拳的实战敬而远之,不敢轻易参与。这是一种误解,只要习练得法,是可以避免伤害事故的。
习练少林功夫,不仅要苦练,还要善于巧练。要善于动脑,日有所悟,用心领悟拳理和技法要领,每天都要有战胜昨天的招法出现,才能战胜别人。
(四)因人而异,科学安排
学习少林拳技,要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的不同,安排不同的数量、密度、强度,不可强求一致。过度疲劳或情绪不快时不宜练功;妇女月经期只宜小练,练功时间也不宜过长;要科学地安排好起居饮食、学习工作和文体娱乐活动。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绪。
五、少林拳实战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
少林拳实战技能的形成,从初学到娴熟,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基本功阶段、套路阶段、内外结合阶段和实战阶段。
(一)基本功阶段
基本功的学习是少林拳最关键的一步,需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学习步型、步法、手型、手法、屈伸性腿法和直摆性腿法。熟练之后,再加练二起脚、旋风脚和扫转性腿法;上述两步练习数月之后,再加练跌扑滚翻动作,提高基本功的综合素质。
基本功阶段,由于动作还未形成动力定型,处于泛化阶段,所以常表现出动作不协调、不连贯、不准确,出现多余动作。因此,此阶段需特别注意动作姿势的正确性、方法的准确性。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千万马虎不得。“一步练错百步歪”,将会留下不可弥补的后患。基本功要天天练,每天至少1小时,1年后可转入下阶段练习。
(二)套路阶段
学习套路也要由易到难,先学习组合动作,再学习简单套路,苦练数月之后,再学习难度稍大一些的套路,然后再学习高难度套路,最后学习对练套路,由两人对练逐步过渡到多人对练,为实战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套路,最好请有深功的武术老师指导,以免走弯路。并且学完一个套路之后,要反复练习,反复纠错。熟练之后再学习下一个套路,不要贪多图快。
此阶段还要特别注意武术意识的培养。要按照武术的规律和动作要领进行严格的训练,才能练出“武味”来,决不能把武术练成体操或舞蹈。
(三)内外结合阶段
学完5~6个套路之后,再结合学习气功。学习的重点是站桩功、硬气功(排打功、沙袋功、木人桩功)和轻气功(身穿沙衣练功,小腿绑沙袋练跑跳等)。练习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攻防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做到以气催力,气、力、形合为一体;其次要注意力量与意念的配合,做到以意领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达到内外合一,意、气、力、形高度配合的境界。
(四)实战阶段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学习,已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基础和较高水平的技术。但还缺乏实战经验,还不能将所学的技术和战术应用到复杂多变的实战中去。因此,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实战练习。先进行两人的攻防实战练习。初练时,由轻到重,点到为止,练熟之后,再逐步加速加力。最后进行多人的攻防实战练习和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攻防实战练习。
总之,少林拳实战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过程,是学习、掌握和提高少林拳攻防实战的必由之路。上述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完整过程,不能截然分开。
六、少林拳实战技术提高的六个要素
要提高少林拳实战技术,就得经过数年的艰苦习练。在习练过程中,要注意相关素质的专门训练和综合训练,才能使功夫日臻成熟。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是各种素质全面提高的黄金时期。除抓紧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外,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也不能放松。如果方法得当,将会打下雄厚的武功基础。
(一)破除门户观念
门户之见,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陈规陋习。任何门派的武术,既有许多优秀的技术,也有不足之处。只有抛弃门户观念,广拜名师,虚心学习各派技术精华和理论知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使本门派拳技不断地得到创新和发展。技击大师霍元甲就是在博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无形无招的迷宗拳,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一代宗师李小龙也是广泛吸取了中外武术之精华后,才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截拳道。少林拳自古以来,都是善于吸取各家之长的典范。为了使少林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要不断进行科学的改革和创新。
(二)精心修炼个人绝招
所谓绝招,一是奇,二是精。奇,就是奇招异术。要像霍元甲、李小龙那样敢于标新立异,通过实践创造出对手一时难以破解的、而且适合自己发挥的、得心应手的怪招,这就是绝招。精,就是要精修精炼。俗话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熟能生巧。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选定数十招,反复精心修炼,天长日久,就会成为自己的绝招。古时有个形意拳大师,在木柱上缠绕了许多草绳,每天以崩拳击打,直到把木柱上的草绳全部打断,绝招也就练出来了。后来就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说。这都是精心修炼的结果,值得后人借鉴。
(三)注重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性等五大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和提高少林拳技的生理基础。
1.速度
速度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少林拳实战中的速度,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及周期性练习中的位移速度三种: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在实战中,场上情况千变万化,能否取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应速度的快慢。因此,平时要加强反应速度的训练,做到眼明、耳聪、心灵。步法的移动,身体的收放闪躲,都需快速;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时间的长短。在实战中,快速出击,发拳踢腿快如闪电,常常是取胜的重要因素。太极拳论中有“唯快不破”之说,说明快招是难以破解的。动作速度,可通过对梨球、弹球进行快速冲拳、踢腿的练习获得;位移速度,是指人体位置移动一定距离的时间,包括加速度和最高速度。这种速度在逃脱敌人追杀或追捕罪犯时最需要。可通过上坡跑、负重跑、加速跑的练习,提高位移速度素质。
2.力量
力量是肌肉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力量素质是提高少林武功技术的首要素质,同时也是其它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武术运动中的力称为劲力,是机械力和生物力的有机结合。劲力主要通过内功、硬气功修炼而获得。通过练习,要求达到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手起劲发,手到劲至。如猛虎伸爪不见爪,而物不能逃;蛟龙用力不见力,而山不能阻。
3.耐力
耐力也称耐久力,指人体在长时间内进行活动的能力。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可分为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和静力性耐力。在少林拳实战中,耐力也是取胜的重要因素。“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说法,是合乎实际的。尽管有千招万技,如果耐力差,也难以发挥。耐力训练的方法,分为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一般训练最有效的方法是田径训练中的中长跑;专项训练主要是负重练习和长时间的冲拳、推掌、踢腿等单个动作的重复练习(发展力量耐力)及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快速冲拳、推掌、踢腿等单个动作的重复练习(发展速度耐力)。按照动作规格和时间要求,进行超套练习,也是发展耐力素质的好方法。
4.柔韧性
柔韧性素质,由关节的灵活性、跨关节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等因素决定。少林拳技的高水平发挥,需要有较好的柔韧性素质。发展柔韧性素质,一般采用静力性拉长肌肉与结缔组织的方法,效果较好。提高腰、腿、肩的柔韧性,多采用抡臂、压肩、踢腿、压腿、涮腰、下腰、劈叉等方法。
5.灵敏性
灵敏素质,是运动技能和各种身体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在实战中,旋转动作之后的急停、起动或闪躲及进攻与防守动作的转换、战术的变化等都需要灵敏性。灵敏素质的训练,一般采用变化方向跑、蛇行跑、听口令做动作、看信号做动作等练习。
(四)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在实战中心理状态的稳定程度,心理素质制约着技术水平的发挥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在与强手对抗时,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心理素质往往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拳谚云“一胆、二力、三功夫”、“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说明了胆量在实战中的重要性。心理素质好,才能充分发挥技术,才能轻松取胜或转危为安。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通过专门的心理训练。其基本方法有自我暗示训练、放松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等。用这些方法对自我的心理施加影响,以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和注意力等心理活动,使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培养战术意识
战术,就是根据交战双方的综合情况制订出来的作战方案。交战前,要尽量了解对手各方面的临场战术。以下战术仅供参考。
1.以假乱真,诱敌深入
如果对手求胜心切,猛冲猛打,积极进攻,此时决不可死拼硬打,而应采用“以假乱真,诱敌深入”的战术。以佯攻为主,避实就虚,尽量消耗对方的体力。同时很快找出对方的破绽和薄弱环节,看好时机,转守为攻,打他个措手不及,以自己的绝招击败对手。
2.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如果对手比自己高大,必定手脚长,其优势是“一寸长,一寸强”,可远距离攻击。但身高的人下盘容易空虚,起动慢,转身不灵活,心理上容易产生轻敌麻痹思想。个子矮小的人,虽然力量、距离处于劣势,但行动敏捷,转身灵活,跳跃轻快,可采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以侧攻为主。通过闪躲,迅速转身、窜蹦跳跃,逢强则避,逢虚则入,贴近对手攻其不备,以短制长。
无论是身材高大者,还是身材矮小者,都各有利弊之处,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对手,充分发挥自己之长,攻击对方之短。
3.佯攻巧打,一点突破
“兵不厌诈”。在实战中,可采取声东击西、指上打下和各种虚假动作迷惑对方。使对方捉摸不定,难以应付;或故意漏出破绽,使对方上当,然后突然变招,看准对方的薄弱环节,一点突破,击败对方。
在实战中,要胆大心细,善于识别对方的虚实、真伪,以防上当被击。万一上当,不要慌乱,要及时调整心理,改变战术,沉着应战。
4.积极跑动,抢占有利位置
如果打擂,尽量抢占场地中央,不要站到场地边沿,以防被打下擂台。如果在户外遇到敌人围攻,一不能逞能硬拼,二不能胆怯求饶,而要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敌,沉着冷静,积极跑动,调开敌人,抢占有利位置,避免左右夹攻、前后受敌或四面围攻的被动局面。万一被敌人围困,千万不要慌张,而要边打边寻机,狠击弱小之敌,冲出重围,大声呼叫,寻求援助。
实战中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预先设计好的方案,不一定能付诸实践。因此,要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进行训练,培养多变的战术意识,才能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
(六)正确对待胜败,鼓励青出于蓝胜于蓝
胜败乃兵家常事。要正确对待胜败,胜不骄,败不馁。如果胜则骄傲,败则气馁,都会影响实战技术的提高。无论胜与败,都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失败的教训更应认真研究,要善于从自己或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很快找到破招和取胜的方法,才会在今后的实战中取得胜利。
青出于蓝胜于蓝,是体现事物向前发展的规律。作为师父,不要保守,要教好用好徒弟。保守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封建陋习,是停滞不前和倒退的表现。传统的招法是有穷尽的,只有变化的招法才是无穷的。因此,师父应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绝招和经验传授给徒弟,鼓励徒弟创造新的招法。作为徒弟,要虚心向师父求教,自己有了进步,是师父辛勤培育的结果,“徒弟技艺高,莫忘师父劳”。
七、少林拳实战中的时空技巧
实战中,进攻、防守、防守反击的时间和距离感觉,是施招成败的关键。
(一)时间感觉
时间感,是指在实战中,相互交错的瞬间变招的时间感觉。分以下三个方面讲述。
1.进攻时间感
掌握好进攻时机,迅速出招,是取胜的重要因素。当对方防守出现漏洞时,或对方还未反应前,毫不犹豫地快速出招,一般都能击中对方。最有利的进攻时机,是佯攻后的瞬间。当对方防守时,突然变招击打对方要害部位,使对方措手不及。例如,指上打下:我用拳佯攻对方头部,当对方上体后仰闪开,或出手防守头部,我速起腿攻其下盘。攻击时间的掌握相当关键,过早过迟都会影响进攻效果。过早起不到佯攻的作用,过迟对方容易发觉意图,使进攻失败。因此,要在实战训练中加强进攻时间感的培养。
2.防守时间感
无论采用何种防守技术,都应准确地掌握好防守时机。最佳的防守时机,是从防守动作开始到有效地接触对方或迅速闪开对方进攻这一瞬间。过早出手会上对方的当,出手过晚就会被击中。因此,必须恰到好处。
3.防守反击时间感
防守之后的反击能否奏效,关键也是时机。要在有效防守之后,当对方收招或第二次进攻前的瞬间,即“旧力略过,新力未生”之际迅速出招反击,效果最佳。
(二)距离感觉
距离感,是指在实战中,进攻与防守的空间距离感觉。空间距离感,直接影响着进攻与防守的成败和质量。距离的长短,靠步伐移动、身法变换、角度改变来调整。要想击中对方或有效防守,就要在瞬间变化中调整到有效距离。这就要求步法灵活、身法多变、角度适宜。距离不当,不要盲目进攻或防守,自耗体力。
下面是决定空间距离感的几个因素。
1.视觉判断
视觉对于空间距离的判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战中,能否迅速、准确地判断变化多端的空间距离,是进攻与防守成败的关键。外界环境的变化(如光线、风沙)、对方身材的高矮、自我心理素质等都会影响视觉判断的错误。因此,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反复练习视觉判断,从而提高视觉判断的准确性和速度。
2.反应速度
在实战中,双方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为了调节最佳距离,就必须迅速做出反应,确定进攻或防守的位置、距离。反应速度越快,应变的攻防动作也就越快。
3.移动速度
通过视觉判断,大脑做出快速反应,就应该迅速移动位置,调整好有效距离。如果大脑的反应速度虽然很快,已知道对方的意图和自已应该如何移动位置,但行动缓慢,还来不及移动位置,对方已变招了,就失去了最佳的进攻或防守时机。
训练移动速度的方法很多,一般通过听声音、看信号反复训练移动的速度。